实施方案
[0018]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0019] 一种方便定位的钢管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工作平台1上安装有支撑组件2与两个夹紧组件3,夹紧组件3分布在支撑组件2的两端,工作平台1的上方安装有上支架4,上支架4上安装有前滑动轨道7与后滑动轨道8,前滑动轨道7与后滑动轨道8之间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打孔组件5,打孔组件5位于支撑组件2的正上方,工作平台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6。其中,控制器6与支撑组件2、夹紧组件3与打孔组件5电性连接,使用时,将钢管放置在夹持组件上,夹持组件对钢管进行夹持固定,在控制器6上设定打孔组件5的初始位置,并控制打孔组件5对钢管进行打孔,支撑组件2在钢管进行打孔作业时对钢管进行支撑,需要打其余的孔时,控制器6控制打孔组件5在前滑动轨道7与后滑动轨道8之间滑动并定位,进行其余的孔的加工;夹紧组件3以及支撑组件2的设置保证了打孔时对钢管的固定,防止了打孔作业时钢管的晃动,滑动设置的打孔组件5便于对孔洞的定位,提高了孔洞之间的定位精度。
[0020] 支撑组件2包括第一底座5321,第一底座5321安装在工作平台1的侧面,工作平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2,凹槽22的内部安装有导轨23,第一底座5321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24,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丝杆25,丝杆25的一端贯穿凹槽22的一端与凹槽22的另一端贯穿,丝杆25上设有滑动块26,滑动块26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导轨23内,滑动块26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撑气缸27,支撑气缸27的活动端设有支撑板28,支撑板28的上方设有位置传感器29。其中,位置传感器29用于检测上方打孔组件5的位置,当位置传感器29检测不到上方是打孔组件5时,控制器6控制第一电机24工作,第一电机24带动丝杆25转动,丝杆25带动滑动块26沿导轨23移动,当位置传感器29检测到上方的打孔组件5时,第一电机24停止转动,此时支撑板28位于打孔组件5的下方,支撑气缸27工作,支撑气缸
27带动支撑板28上升,支撑板28对钢管进行支撑,此设置防止了打孔作业时钢管的晃动,保证了打孔的精度。
[0021] 夹紧组件3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固定板包括底板31与立板32,底板31的外侧安装有下V型块33,底板31的内侧安装有提升气缸34,立板32的上部安装有与底板31平行的支撑杆35,立板32的端部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提拉杆36,支撑杆35的端部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号横杆37与一号竖杆38,一号横杆37的端部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二号竖杆39与三号竖杆310,一号竖杆38与二号竖杆39的下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上V型块311,上V型块311位于下V型块33的上方,三号竖杆310的上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一号滑块312,提升气缸34的输出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二号滑块313,一号滑块312与二号滑块313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提拉杆36上。其中,操作人员将钢管放置在下V型块33上,提升气缸34下拉,提升气缸34带动二号滑块313下移,二号滑块313带动提拉杆36向下转动,提拉杆36带动一号滑块312向下移动,一号横杆37、一号竖杆38、二号竖杆39与上V型块311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一号滑块312带动三号竖杆310向下移动,三号竖杆310带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动作,上V型块311向下V型块33移动,对钢管进行夹紧。
[0022] 打孔组件5包括滑动板51,滑动板51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前滑动轨道7与后滑动轨道8之间,滑动板51的中部的上方安装有钻孔气缸52,钻孔气缸52的活动端安装有底座53,底座53的下方安装有第二电机54,第二电机5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钻头55,滑动板51的一侧安装有行走电机56,行走电机56的输出端安装有行走齿轮57,滑动板51的另一侧安装有行走编码器58,行走编码器58的转动轴上安装有定位齿轮59。其中,打孔组件5需要移动时,行走电机56工作,行走电机56带动行走齿轮57转动,行走齿轮57通过与行走齿条81相啮合带动滑动板51移动,滑动板51上的钻头55随之移动,滑动板51移动时,带动行走编码器58移动,行走编码器58通过定位齿轮59与定位链条71的啮合传动对滑动板51的移动位置进行记录,当滑动板51移动到位后,钻孔气缸52带动底座53向下移动,底座53下的钻头55随之移动,同时第二电机54带动钻头55旋转,对钢管进行打孔。
[0023] 前滑动轨道7上安装有定位链条71,后滑动轨道8上安装有行走齿条81,行走齿轮57与行走齿条81相啮合,定位齿轮59与定位链条71相啮合。
[0024] 工作原理是:
[0025] 操作人员将钢管放置在下V型块33上,提升气缸34下拉,提升气缸34带动二号滑块313下移,二号滑块313带动提拉杆36向下转动,提拉杆36带动一号滑块312向下移动,一号横杆37、一号竖杆38、二号竖杆39与上V型块311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一号滑块312带动三号竖杆310向下移动,三号竖杆310带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动作,上V型块311向下V型块33移动,对钢管进行夹紧;
[0026] 通过控制器6控制打孔组件5移动到第一个需打孔的位置,位置传感器29没有检测到上方打孔组件5的位置,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6,控制器6控制第一电机24工作,第一电机24带动丝杆25转动,丝杆25带动滑动块26沿导轨23移动,当位置传感器29检测到上方的打孔组件5时,第一电机24停止转动,此时支撑板28位于打孔组件5的下方,支撑气缸27工作,支撑气缸27带动支撑板28上升,支撑板28对钢管进行支撑,钻孔气缸52带动底座53向下移动,底座53下的钻头55随之移动,同时第二电机54带动钻头55旋转,对钢管进行打孔;
[0027] 当第一个孔打完后,控制器6控制行走电机56工作,行走电机56带动行走齿轮57转动,行走齿轮57通过与行走齿条81相啮合带动滑动板51移动,滑动板51上的钻头55随之移动,滑动板51移动时,带动行走编码器58移动,行走编码器58通过定位齿轮59与定位链条71的啮合传动对滑动板51的移动位置进行记录,当滑动板51移动到位后行走编码器58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器6,行走电机56停止工作,控制器6控制钻头55对钢管进行打孔。
[0028]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