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及其传动方法专利详情

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及其传动方法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8-06-04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8-12-07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04-10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8-06-04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810563275.4 申请日 2018-06-04
公开/公告号 CN108799427B 公开/公告日 2020-04-10
授权日 2020-04-10 预估到期日 2038-06-04
申请年 2018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F16H7/08F16H7/18 主分类号 F16H7/08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6
权利要求数量 7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12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7956848A、CN106481757A、CN206871831U、CN105987136A、CN107042842A、FR2730780A1、JPH08266718A、GB1531135A、US6217427B1、GB440628A、DE3939593A1、US2006021858A1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4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专利权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 陈志平、汪赞、吴亚坤、林选翔、李哲威、何平 第一发明人 陈志平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 邮编 310018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6
申请人所在省 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浙江省杭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黄前泽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及其传动方法。钢带传动在已有产品中,钢带传动系统的钢带打滑、钢带跑偏、传动时间滞后等影响系统传动精度的问题一直存在。本发明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包括机架、主动钢带轮、从动钢带轮、莫比乌斯钢带、轮轴、驱动电机、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角位移传感器和张紧防跑偏机构。张紧防跑偏机构包括导轨和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滑台、步进电机、丝杠、滑块、张紧辊、电动推杆和张紧测距传感器。本发明的莫比乌斯钢带相对于普通钢带具有更强的防跑偏能力。本发明能够根据实际负载压力的大小变化,实时调节钢带的张紧力,既能够防止打滑,也将钢带轮轴受到的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摘要附图
    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及其传动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及其传动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及其传动方法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04-10 授权
2 2018-12-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16H 7/08 专利申请号: 201810563275.4 申请日: 2018.06.04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包括机架、主动钢带轮、从动钢带轮、莫比乌斯钢带、轮轴、驱动电机、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角位移传感器和张紧防跑偏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根轮轴分别支承在机架的两端;所述的驱动电机及两个角位移传感器均固定在机架上;两个角位移传感器的输入轴与两根轮轴的一端分别固定;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根轮轴的另一端固定;主动钢带轮、从动钢带轮与两根轮轴分别固定,并通过莫比乌斯钢带连接;所述的莫比乌斯钢带呈莫比乌斯带状;莫比乌斯钢带位于主动钢带轮、从动钢带轮上侧的部分为莫比乌斯钢带的工作部分;莫比乌斯钢带位于主动钢带轮、从动钢带轮下方的部分为莫比乌斯钢带的扭曲部分;莫比乌斯钢带与主动钢带轮、从动钢带轮接触的部分为莫比乌斯钢带的弯曲部分;
所述的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包括两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莫比乌斯钢带位于两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之间;两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的检测头均朝向莫比乌斯钢带的工作部分;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共有两个;其中一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设置在莫比乌斯钢带对应主动钢带轮的弯曲部分与莫比乌斯钢带工作部分的连接处;另一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设置在莫比乌斯钢带对应从动钢带轮的弯曲部分与莫比乌斯钢带工作部分的连接处;
所述的张紧防跑偏机构包括导轨和辅助组件;所述的导轨与机架固定,且位于莫比乌斯钢带的下方;所述的辅助组件包括滑台、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第三步进电机、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三丝杠、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第三张紧辊、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和张紧测距传感器;所述的滑台上开设有三个滑槽;所述的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三丝杠分别支承在三个滑槽内,且由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第三步进电机分别驱动;第二丝杠位于第一丝杠与第三丝杠之间;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与三个滑槽分别构成滑动副,且与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三丝杠分别构成螺旋副;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的外壳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分别固定;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第三张紧辊均呈圆筒状,且与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的外壳分别构成转动副;三个张紧测距传感器与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的推出杆外端分别固定;
辅助组件共有三个,其中一个辅助组件内第二张紧辊的轴线位于主动钢带轮、从动钢带轮轴线的对称面内,该辅助组件作为张紧测距辅助组件;其余两个辅助组件作为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张紧测距辅助组件位于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之间;张紧测距辅助组件内的滑台与导轨固定;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滑台与导轨构成滑动副,且由两个进给驱动组件分别进行驱动;
莫比乌斯钢带钢带的长度L、宽度h、厚度δ满足以下三条不等式:
其中,0.8N·m≤T≤10N·m;G为莫比乌斯钢带的剪切模量;r1为主动钢带轮的半径;r2为从动钢带轮的半径,r2=r1;k1为包角系数,0.8≤k1≤1;s为带宽安全系数,s>1.1;dg为一个辅助组件中第一张紧辊、第三张紧辊的轴线在垂直主动钢带轮3轴线的一个平面内投影的距离; 为莫比乌斯钢带在主动钢带轮上的理想包角; 为莫比乌斯钢带在从动钢带轮上的理想包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所有辅助组件内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第三张紧辊均与莫比乌斯钢带接触,且对莫比乌斯钢带没有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给驱动组件包括进给电机和进给轮;所述的进给电机与对应进给驱动组件内的滑台固定;进给轮与进给电机的输出轴接触,且与机架滚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位移传感器采用编码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轴线方向与两根轮轴的轴线垂直,且与两根轮轴的轴线所成平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莫比乌斯钢带的扭曲部分穿过同一辅助组件内的第二张紧辊、第一张紧辊之间,且穿过同一辅助组件内的第二张紧辊、第三张紧辊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的传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张紧测距辅助组件内第二张紧辊向挤压莫比乌斯钢带的方向移动
其中,F0为预设的预紧力;E为莫比乌斯钢带的弹性模量;
步骤二、对n个张紧测距传感器依次进行编号,n=9;n个张紧测距传感器检测自身到莫比乌斯钢带1工作部分的距离;第1个张紧测距传感器至第n个张紧测距传感器到莫比乌斯钢带1工作部分的距离依次为db1,db2,db3,...,dbn;第1个张紧测距传感器至第n个张紧测距传感器与主动钢带轮3轴线的水平距离依次为x1,x2,x3,...,xn;建立二维数组A{[x1,db1],[x2,db2],…,[xn,dbn]};将二维数组A内的n组元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依次进行描点,得到n个离散点;根据最小二乘法,将n个离散点拟合成曲线Lbelt:y=a(x4-2lx3+xl3),确定a的取值;
计算特征压力值Fa=24EIal;其中,l为主动钢带轮轴线与从动钢带轮轴线的间距;I为莫比乌斯钢带横截面的截面惯性矩;
计算莫比乌斯钢带所受的实际压力 其中,Fc为莫比乌斯钢带所受的
张紧力;A为莫比乌斯钢带的横截面面积;
若F′a若F′a>kamaxFa,则张紧测距辅助组件内第二张紧辊向松开莫比乌斯钢带的方向移动,并重复计算新的特征压力值Fa,直至kaminFa≤F′a≤kamaxFa;
步骤三、两个角位移传感器分别检测主动钢带轮的转速n1、从动钢带轮的转速n2,并计算莫比乌斯钢带的传动效率η=n2/n1×100%;进入步骤四;
步骤四、若η<η0,则第二张紧辊向挤压莫比乌斯钢带1的方向移动0.01mm,等待Δt时间后执行步骤三;95%≤η0≤98%,Δt=kt/n1,3≤kt≤10;
若η≥η0,则进入步骤五;
步骤五、计算新的张紧力 ds为张紧测距辅助组件内第二张
紧辊相对于初始状态的位移量;
步骤六、计算主动钢带轮上莫比乌斯钢带的跑偏量 a1、a1′为主动钢带轮处
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内两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计算从动钢带轮上莫比乌斯钢带的跑偏量Δz2; a2、a2′为从动钢带轮处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内两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若Δz1≤zmax且Δz2≤zmax,则直接进入步骤九,否则进入步骤七;
步骤七、降低主动钢带轮的转速,使得莫比乌斯钢带的运行速度低于0.1m/s;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及第三滑块均向远离莫比乌斯钢带的方向移动至极限位置;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滑台分别移动至导轨的两端;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均推出,使得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的推出杆外端端面高于莫比乌斯钢带的工作部分;
之后,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及第三滑块均向靠近莫比乌斯钢带的方向移动;重复计算主动钢带轮上莫比乌斯钢带的跑偏量Δz1,从动钢带轮上莫比乌斯钢带的跑偏量Δz2,直至 且 后,进入步骤八;
步骤八、主动钢带轮的转速恢复至工作转速;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均缩回;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滑台复位;
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第一滑块、第三滑块向靠近第二滑块的方向移动,第二滑块向靠近第一滑块、第三滑块的方向移动,直至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第三张紧辊均与莫比乌斯钢带的扭曲部分接触;进入步骤九;
步骤九、重复执行步骤一至八。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钢带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及其传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已有产品中,钢带传动系统的钢带打滑、钢带跑偏、传动时间滞后等影响系统传动精度的问题一直存在,特别是在长距离钢带传动中,这些问题更加凸显。针对钢带打滑和传动时间滞后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钢带张紧力来进行解决;在保证钢带在带轮上不打滑的基础上,取尽可能小的张紧力。针对钢带跑偏的问题,可以通过给钢带制定强制的运行轨道,或者通过调整带轮轴线从而改变钢带边缘的张力束进而引导钢带运动方向等方法来进行解决
[0003] 钢带跑偏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爬坡”效应(《钢带精密摩擦传动试验台的设计》(曹频等,机械传动,2009,33(04):42-44+79+135-136))进行解决,但在实际应用场合,由于带轮的尺寸比实验台中的带轮尺寸要大,“爬坡”效应会显著降低,且由于实现“爬坡”所需用到的腰鼓轮的制造要求要比普通钢带轮的高,实际应用不多。为实现高精度的钢带传动,需要在机构和传动方法方面进一步进行创新或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及其传动方法。
[0005] 本发明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包括机架、主动钢带轮、从动钢带轮、莫比乌斯钢带、轮轴、驱动电机、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角位移传感器和张紧防跑偏机构。两根轮轴分别支承在机架的两端。所述的驱动电机及两个角位移传感器均固定在机架上。两个角位移传感器的输入轴与两根轮轴的一端分别固定。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根轮轴的另一端固定。主动钢带轮、从动钢带轮与两根轮轴分别固定,并通过莫比乌斯钢带连接。所述的莫比乌斯钢带呈莫比乌斯带状。莫比乌斯钢带位于主动钢带轮、从动钢带轮上侧的部分为莫比乌斯钢带的工作部分。莫比乌斯钢带位于主动钢带轮、从动钢带轮下方的部分为莫比乌斯钢带的扭曲部分。莫比乌斯钢带与主动钢带轮、从动钢带轮接触的部分为莫比乌斯钢带的弯曲部分。
[0006] 所述的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包括两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莫比乌斯钢带位于两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之间。两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的检测头均朝向莫比乌斯钢带的工作部分。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共有两个。其中一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设置在莫比乌斯钢带对应主动钢带轮的弯曲部分与莫比乌斯钢带工作部分的连接处。另一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设置在莫比乌斯钢带对应从动钢带轮的弯曲部分与莫比乌斯钢带工作部分的连接处。
[0007] 所述的张紧防跑偏机构包括导轨和辅助组件。所述的导轨与机架固定,且位于莫比乌斯钢带的下方。所述的辅助组件包括滑台、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第三步进电机、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三丝杠、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第三张紧辊、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和张紧测距传感器。所述的滑台上开设有三个滑槽。所述的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三丝杠分别支承在三个滑槽内,且由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第三步进电机分别驱动。第二丝杠位于第一丝杠与第三丝杠之间。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与三个滑槽分别构成滑动副,且与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三丝杠分别构成螺旋副。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的外壳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分别固定。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第三张紧辊均呈圆筒状,且与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的外壳分别构成转动副。三个张紧测距传感器与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的推出杆外端分别固定。
[0008] 辅助组件共有三个,其中一个辅助组件内第二张紧辊的轴线位于主动钢带轮、从动钢带轮轴线的对称面内,该辅助组件作为张紧测距辅助组件。其余两个辅助组件作为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张紧测距辅助组件位于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之间。张紧测距辅助组件内的滑台与导轨固定。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滑台与导轨构成滑动副,且由两个进给驱动组件分别进行驱动。
[0009] 莫比乌斯钢带钢带的长度L、宽度h、厚度δ满足以下三条不等式:
[0010]
[0011]
[0012]
[0013] 其中,0.8N·m≤T≤10N·m;G为莫比乌斯钢带的剪切模量;r1为主动钢带轮的半径;r2为从动钢带轮的半径,r2=r1;k1为包角系数,0.8≤k1≤1;s为带宽安全系数,s>1.1;dg为一个辅助组件中第一张紧辊、第三张紧辊的轴线在垂直主动钢带轮3轴线的一个平面内投影的距离; 为莫比乌斯钢带在主动钢带轮上的理想包角; 为莫比乌斯钢带在从动钢带轮上的理想包角;
[0014] 进一步地,初始状态下,所有辅助组件内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第三张紧辊均与莫比乌斯钢带接触,且对莫比乌斯钢带没有压力。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给驱动组件包括进给电机和进给轮。所述的进给电机与对应进给驱动组件内的滑台固定。进给轮与进给电机的输出轴接触,且与机架滚动接触。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的角位移传感器采用编码器。
[0017]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的轴线方向与两根轮轴的轴线垂直,且与两根轮轴的轴线所成平面平行。
[0018] 进一步地,所述莫比乌斯钢带的扭曲部分穿过同一辅助组件内的第二张紧辊、第一张紧辊之间,且穿过同一辅助组件内的第二张紧辊、第三张紧辊之间。
[0019] 该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的传动方法具体如下:
[0020] 步骤一、张紧测距辅助组件内第二张紧辊向挤压莫比乌斯钢带的方向移动其中,F0为预设的预紧力;E为莫比乌斯钢带的弹性模量。
[0021] 步骤二、对n个张紧测距传感器依次进行编号,n=9。n个张紧测距传感器检测自身到莫比乌斯钢带1工作部分的距离。第1个张紧测距传感器至第n个张紧测距传感器到莫比乌斯钢带1工作部分的距离依次为db1,db2,db3,...,dbn。第1个张紧测距传感器至第n个张紧测距传感器与主动钢带轮3轴线的水平距离依次为x1,x2,x3,...,xn。建立二维数组A{[x1,db1],[x2,db2],…,[xn,dbn]}。将二维数组A内的n组元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依次进行描点,得到n个离散点。根据最小二乘法,将n个离散点拟合成曲线Lbelt:y=a(x4-2lx3+xl3),确定a的取值。
[0022] 计算特征压力值Fa=24EIal。其中,l为主动钢带轮轴线与从动钢带轮轴线的间距;I为莫比乌斯钢带横截面的截面惯性矩。
[0023] 计算莫比乌斯钢带所受的实际压力 其中,Fc为莫比乌斯钢带所受的张紧力;A为莫比乌斯钢带的横截面面积;
[0024] 若kaminFa≤F'a≤kamaxFa,则直接进入步骤三,1.5≤kamin≤2.5,5≤kamax≤10。
[0025] 若F'a
[0026] 若F'a>kamaxFa,则张紧测距辅助组件内第二张紧辊向松开莫比乌斯钢带的方向移动,并重复计算新的特征压力值Fa,直至kaminFa≤F'a≤kamaxFa。
[0027] 步骤三、两个角位移传感器分别检测主动钢带轮的转速n1、从动钢带轮的转速n2,并计算莫比乌斯钢带的传动效率η=n2/n1×100%。进入步骤四。
[0028] 步骤四、若η<η0,则第二张紧辊向挤压莫比乌斯钢带1的方向移动0.01mm,等待Δt时间后执行步骤三。95%≤η0≤98%,Δt=kt/n1,3≤kt≤10。
[0029] 若η≥η0,则进入步骤五。
[0030] 步骤五、计算新的张紧力 ds为张紧测距辅助组件内第二张紧辊相对于初始状态的位移量。
[0031] 步骤六、计算主动钢带轮上莫比乌斯钢带的跑偏量 a1、a1′为主动钢带轮处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内两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计算从动钢带轮上莫比乌斯钢带的跑偏量Δz2; a2、a2′为从动钢带轮处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内两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若Δz1≤zmax且Δz2≤zmax,则直接进入步骤九,否则进入步骤七。
[0032] 步骤七、降低主动钢带轮的转速,使得莫比乌斯钢带的运行速度低于0.1m/s。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及第三滑块均向远离莫比乌斯钢带的方向移动至极限位置。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滑台分别移动至导轨的两端。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均推出,使得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的推出杆外端端面高于莫比乌斯钢带的工作部分。
[0033] 之后,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及第三滑块均向靠近莫比乌斯钢带的方向移动。重复计算主动钢带轮上莫比乌斯钢带的跑偏量Δz1,从动钢带轮上莫比乌斯钢带的跑偏量Δz2,直至 且 后,进入步骤八。
[0034] 步骤八、主动钢带轮的转速恢复至工作转速。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均缩回。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滑台复位。
[0035] 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第一滑块、第三滑块向靠近第二滑块的方向移动,第二滑块向靠近第一滑块、第三滑块的方向移动,直至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第三张紧辊均与莫比乌斯钢带的扭曲部分接触。进入步骤九。
[0036] 步骤九、重复执行步骤一至八。
[0037]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38] 1、本发明的莫比乌斯钢带相对于普通钢带具有更强的防跑偏能力。
[0039] 2、本发明集钢带张紧装置和防跑偏装置于一体,使得钢带传动系统零部件结构形式更加简单统一,从而便于更换和维修。
[0040] 3、本发明能够根据实际负载压力的大小变化,实时调节钢带的张紧力,既能够防止打滑,也将钢带轮轴受到的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0041] 4、本发明张紧防跑偏机构是沿轮轴轴线的方向进行张紧调节,而不是常规的沿垂直轮轴轴线的方向进行张紧调节,能够在空间更加狭窄的空间内进行张紧调节。
[0042] 5、本发明的莫比乌斯钢带仅有一个侧面,相较于普通钢带,检查长期工作后的钢带的表面缺陷变得更加容易,而不用分外表面(工作面)和内表面(非工作面)分别进行检查,减少了相对复杂的内表面缺陷的检查工作。
[0043] 6、本发明的莫比乌斯钢带仅有一个侧面,相较于普通钢带,钢带表面清理工作变得更加容易,能够有效防止灰尘、砂砾及其它杂质在非工作面的积累导致的钢带运行蠕动或卡阻。

实施方案

[004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47] 如图1所示,一种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包括机架、主动钢带轮3、从动钢带轮8、莫比乌斯钢带1、轮轴、驱动电机、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角位移传感器5和张紧防跑偏机构。角位移传感器5采用编码器。两根轮轴分别支承在机架的两端。驱动电机及两个角位移传感器5均固定在机架上。两个角位移传感器5的输入轴与两根轮轴的一端分别通过联轴器4固定。
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根轮轴的另一端固定。主动钢带轮3、从动钢带轮8与两根轮轴分别固定,并通过莫比乌斯钢带1连接。莫比乌斯钢带1呈莫比乌斯带状。将一根条形钢带第一条端面边缘与第三条端面边缘接触,第二条端面边缘与第四条端面边缘接触。第一端面边缘与第三端面边缘分别位于条形钢带的两个侧面上,且分别位于条形钢带的两端端面上。第二端面边缘与第四端面边缘分别位于条形钢带的两个侧面上,且分别位于条形钢带的两端端面上。使得莫比乌斯钢带1只有一个连接的侧曲面。莫比乌斯钢带1位于主动钢带轮3、从动钢带轮8上侧的部分平直设置(即横截面呈矩形,侧面为平面),为莫比乌斯钢带1的工作部分。莫比乌斯钢带1位于主动钢带轮3、从动钢带轮8下方的部分为莫比乌斯钢带1的扭曲部分。莫比乌斯钢带1与主动钢带轮3、从动钢带轮8接触的部分为莫比乌斯钢带1的弯曲部分。
[0048] 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包括两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莫比乌斯钢带1位于两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之间。两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的检测头同轴设置,且分别朝向莫比乌斯钢带1工作部分的两条边缘。防跑偏测距传感器能够检测自身与莫比乌斯钢带1工作部分边缘处的间距。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共有两个。其中一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设置在莫比乌斯钢带1对应主动钢带轮3的弯曲部分与莫比乌斯钢带1工作部分的连接处。另一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设置在莫比乌斯钢带1对应从动钢带轮8的弯曲部分与莫比乌斯钢带1工作部分的连接处。
[0049] 如图1和2所示,张紧防跑偏机构包括导轨6和辅助组件7。导轨与机架固定,且位于莫比乌斯钢带1的下方。导轨的轴线方向与两根轮轴的轴线垂直,且与两根轮轴的轴线所成平面平行。
[0050] 辅助组件7包括滑台7-51、第一步进电机7-61、第二步进电机7-62、第三步进电机7-63、第一丝杠7-41、第二丝杠7-42、第三丝杠7-43、第一滑块7-31、第二滑块7-32、第三滑块7-33、第一张紧辊7-21、第二张紧辊7-22、第三张紧辊7-23、第一电动推杆7-11、第二电动推杆7-12、第三电动推杆7-13和张紧测距传感器7-01。滑台7-51上开设有三个互相平行且间距相等的滑槽。第一丝杠7-41、第二丝杠7-42、第三丝杠7-43分别支承在三个滑槽内,且由第一步进电机7-61、第二步进电机7-62、第三步进电机7-63分别驱动。第二丝杠7-42位于第一丝杠7-41与第三丝杠7-43之间。第一滑块7-31、第二滑块7-32、第三滑块7-33与三个滑槽分别构成滑动副,且与第一丝杠7-41、第二丝杠7-42、第三丝杠7-43分别构成螺旋副。第一电动推杆7-11、第二电动推杆7-12、第三电动推杆7-13的外壳与第一滑块7-31、第二滑块
7-32、第三滑块7-33的顶部分别固定。第一张紧辊7-21、第二张紧辊7-22、第三张紧辊7-23均呈圆筒状,且与第一电动推杆7-11、第二电动推杆7-12、第三电动推杆7-13的外壳分别构成转动副。三个张紧测距传感器7-01与第一电动推杆7-11、第二电动推杆7-12和第三电动推杆7-13的推出杆外端分别固定,检测头的朝向与两根轮轴的轴线所成平面平行垂直。莫比乌斯钢带1的扭曲部分穿过第二张紧辊7-22、第一张紧辊7-21之间,且穿过第二张紧辊7-
22、第三张紧辊7-23之间。
[0051] 辅助组件共有三个,其中一个辅助组件内第二张紧辊7-22的轴线位于主动钢带轮3、从动钢带轮8轴线的对称面内,该辅助组件作为张紧测距辅助组件。其余两个辅助组件作为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张紧测距辅助组件位于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之间。张紧测距辅助组件内第一电动推杆7-11、第二电动推杆7-12、第三电动推杆7-13均处于缩回状态。张紧测距辅助组件内的滑台7-51与导轨6的正中位置固定。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滑台7-51与导轨6构成滑动副,且由两个进给驱动组件分别进行驱动。进给驱动组件包括进给电机和进给轮。进给电机与对应进给驱动组件内的滑台固定。进给轮与进给电机的输出轴接触,且与机架滚动接触。
[0052] 莫比乌斯钢带1钢带的长度L、宽度h、厚度δ满足以下三条不等式:
[0053]
[0054]
[0055]
[0056] 其中,T为莫比乌斯钢带1扭曲部分所受扭矩的上限,0.8N·m≤T≤10N·m,本实施例中T取1N·m;G为莫比乌斯钢带1的剪切模量,本实施例中莫比乌斯钢带1采用Q235钢,故G=8×1010Pa;r1为主动钢带轮3的半径;r2为从动钢带轮8的半径,r2=r1;k1为包角系数,0.8≤k1≤1;s为带宽安全系数,s>1.1;dg为一个辅助组件中第一张紧辊、第三张紧辊的轴线在垂直主动钢带轮3轴线的一个平面内投影的距离(即第一张紧辊的轴线与第三张紧辊的轴线沿导轨轴线方向的距离); 为莫比乌斯钢带1在主动钢带轮3上的理想包角; 为莫比乌斯钢带1在从动钢带轮8上的理想包角;
[0057] 初始状态下,所有辅助组件内第一张紧辊7-21、第二张紧辊7-22、第三张紧辊7-23均与莫比乌斯钢带1接触,且对莫比乌斯钢带1没有压力。
[0058] 莫比乌斯钢带1相对于普通钢带具有更强的防跑偏能力,其原因如下:
[0059] 将莫比乌斯钢带1沿宽度方向分隔为宽度相等的两条半钢带。由于莫比乌斯钢带1的扭曲部分扭转了180°。故一条半钢带与主动钢带轮3、从动钢带轮8的接触面积不同。将两条半钢带分为第一半钢带和第二半钢带。使得第一半钢带、主动钢带轮3的接触面积小于第二半钢带、主动钢带轮3的接触面积,第一半钢带、从动钢带轮8的接触面积大于第二半钢带、从动钢带轮8的接触面积。
[0060] 可见,当发生振动时,第一半钢带、主动钢带轮3的摩擦力减小量小于第二半钢带、主动钢带轮3的摩擦力减小量,第一半钢带、从动钢带轮8的摩擦力减小量大于第二半钢带、从动钢带轮8的摩擦力减小量。莫比乌斯钢带1具有向摩擦力减小量大的一侧滑移的趋势。由此可得,当发生振动时,莫比乌斯钢带1在主动钢带轮3、从动钢带轮8上滑移趋势的方向相反。相反的滑移趋势能够互相遏制,进而避免了莫比乌斯钢带1的滑移。
[0061] 该高精度钢带传动装置的传动方法具体如下:
[0062] 步骤一、莫比乌斯钢带1的预紧。张紧测距辅助组件内第二张紧辊向挤压莫比乌斯钢带1的方向移动
[0063] 其中,F0为预设的预紧力,取值为2300N;E为莫比乌斯钢带1的弹性模量,本实施例11
中莫比乌斯钢带1采用Q235钢,故E=2×10 Pa。
[0064] 步骤二、莫比乌斯钢带1张紧力的实时调整。驱动电机转动,莫比乌斯带1开始运行。对n个张紧测距传感器依次进行编号,n=9。n个张紧测距传感器检测自身到莫比乌斯钢带1工作部分的距离。第1个张紧测距传感器至第n个张紧测距传感器到莫比乌斯钢带1工作部分的距离依次为db1,db2,db3,...,dbn。第1个张紧测距传感器至第n个张紧测距传感器与主动钢带轮3轴线的水平距离依次为x1,x2,x3,...,xn。建立二维数组A{[x1,db1],[x2,db2],…,[xn,dbn]}。将二维数组A内的n组元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依次进行描点(张紧测距传感器到莫比乌斯钢带1工作部分的距离为纵坐标;张紧测距传感器与主动钢带轮3轴线的水平距离为横坐标),得到n个离散点。
[0065] 根据最小二乘法,将n个离散点拟合成曲线Lbelt:y=a(x4-2lx3+xl3),即确定a的取值,使得无论b取任何值,下式恒成立。
[0066]
[0067] 其中,l是主动钢带轮3轴线与从动钢带轮8轴线的间距。
[0068] 计算特征压力值Fa=24EIal,其中,I为莫比乌斯钢带1横截面的截面惯性矩。莫比乌斯钢带1在无张紧力状态下,工作部分弯曲成符合曲线Lbelt的形状时所受的压力值即为特征压力值。
[0069] 计算莫比乌斯钢带1所受的实际压力 其中,Fc为莫比乌斯钢带1所受的张紧力(第一次计算F'a时,Fc=F0);A为莫比乌斯钢带1的横截面面积;ym为莫比乌斯钢带1工作部分位于主动钢带轮3、从动钢带轮8对称面处的挠度;
[0070] 若kaminFa≤F'a≤kamaxFa,则直接进入步骤三,1.5≤kamin≤2.5,5≤kamax≤10。
[0071] 若F'a
[0072] 若F'a>kamaxFa,则认为此时的张紧力过大,需要减小预紧力,张紧测距辅助组件内第二张紧辊向松开莫比乌斯钢带1的方向移动,并重复拟合曲线Lbelt,根据新的曲线Lbelt的a值计算新的特征压力值Fa,直至kaminFa≤F'a≤kamaxFa。
[0073] 步骤三、莫比乌斯钢带1传动效率检测与控制。两个角位移传感器5分别检测主动钢带轮3的转速n1、从动钢带轮8的转速n2,并实时计算莫比乌斯钢带1的传动效率η=n2/n1×100%。进入步骤四。
[0074] 步骤四、为保证钢带传动的精度,要求η始终大于传动效率预设值η0。若η<η0,则第二张紧辊向挤压莫比乌斯钢带1的方向移动0.01mm,等待Δt时间后重复执行步骤三。95%≤η0≤98%,Δt=kt/n1,3≤kt≤10。
[0075] 若η≥η0,则进入步骤五。
[0076] 步骤五、计算新的张紧力 ds为张紧测距辅助组件内第二张紧辊移动后相对于初始状态的位移量(即步骤一、二、四中张紧测距辅助组件内第二张紧辊位移量的叠加)。
[0077] 步骤六、莫比乌斯钢带1的跑偏纠正。
[0078] 计算主动钢带轮3上莫比乌斯钢带1的跑偏量 a1、a1′为主动钢带轮3处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内两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2检测到的与莫比乌斯钢带1的距离。计算从动钢带轮8上莫比乌斯钢带1的跑偏量Δz2; a2、a2′为从动钢带轮8处防跑偏测距传感器组内两个防跑偏测距传感器2检测到的与莫比乌斯钢带1的距离。若Δz1≤zmax且Δz2≤zmax,则直接进入步骤九,否则进入步骤七。
[0079] 步骤七、降低主动钢带轮3的转速,使得莫比乌斯钢带1的运行速度低于0.1m/s。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及第三滑块均向远离莫比乌斯钢带1的方向移动至极限位置。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滑台分别移动至导轨的两端。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第一电动推杆7-11、第二电动推杆7-12、第三电动推杆7-13均推出,使得第一电动推杆7-11、第二电动推杆7-12、第三电动推杆7-13的推出杆外端端面高于莫比乌斯钢带1的工作部分。
[0080] 之后,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及第三滑块均向靠近莫比乌斯钢带1的方向移动。重复计算主动钢带轮3上莫比乌斯钢带1的跑偏量Δz1,从动钢带轮8上莫比乌斯钢带1的跑偏量Δz2,直至 且 后,进入步骤八。
[0081] 步骤九、主动钢带轮3的转速恢复至工作转速。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第一电动推杆7-11、第二电动推杆7-12、第三电动推杆7-13均缩回。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滑台复位。
[0082] 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第一滑块、第三滑块向靠近第二滑块的方向移动,第二滑块向靠近第一滑块、第三滑块的方向移动,直至两个限位测距辅助组件内的第一张紧辊7-21、第二张紧辊7-22、第三张紧辊7-23均与莫比乌斯钢带1的扭曲部分接触。进入步骤九。
[0083] 步骤九、重复执行步骤一至八。

附图说明

[0044]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5] 图2为本发明中辅助组件的立体图。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