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林杉秀 >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04-03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12-29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0-04-03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020479192.X 申请日 2020-04-03
公开/公告号 CN212248665U 公开/公告日 2020-12-29
授权日 2020-12-29 预估到期日 2030-04-03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2023-05-03
分类号 E04B1/00E04B1/98E04H9/02 主分类号 E04B1/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林杉秀 当前专利权人 林杉秀
发明人 林杉秀 第一发明人 林杉秀
地址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宝莲路18号 邮编 3627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福建省 申请人所在市 福建省泉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其包括承重块,所述承重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通过两个销轴分别与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的顶端通过销轴分别与两个第三滑块的下表面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滑块的相对面分别与弧形钢板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该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通过设置弧形钢板、第二支杆和拉伸弹簧,随后弧形钢板发生形变,通过滑杆拉动拉伸弹簧,使得弧形钢板弹性增强,固定伸缩杆伸到极限,使得将弧形钢板死死拉住,防止形变过大,顶住两侧的压力,使得对防震缝两侧建筑物进行进一步的防护,大大提升了房屋的安全性。
  • 摘要附图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12-29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包括承重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块(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通过两个销轴分别与第一活动杆(8)和第二活动杆(9)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8)和第二活动杆(9)的顶端通过销轴分别与两个第三滑块(26)的下表面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滑块(26)的相对面分别与弧形钢板(6)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钢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23);
所述通孔(23)内滑动连接有滑杆(22),所述第三滑块(26)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16)内,所述第三滑槽(16)开设在固定块(7)的右侧面,所述固定块(7)的左侧面与第一固定板(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钢板(6)的上表面通过两个销轴与第一支杆(10)和第二支杆(11)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杆(10)的顶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滑块(12)的右侧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2)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4)内,所述第一滑槽(14)开设在第一固定板(3)的右侧面,所述第二支杆(11)的顶端通过销轴与第二滑块(13)的左侧面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滑块(13)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15)中,所述第二滑槽(15)开设在第二固定板(4)的左侧面,所述第二滑槽(15)内壁的上表面与第二弹性伸缩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杆(18)的底端与第二滑块(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左侧面和第二固定板(4)的右侧面分别与两个墙体(5)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2)的顶端与支撑块(2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22)的底端与连接板(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块(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压缩弹簧(2)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压缩弹簧(2)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3)的右侧面和第二固定板(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1)的下表面与拉伸弹簧(20)和固定伸缩杆(19)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弹簧(20)和固定伸缩杆(19)的底端与承重块(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槽(16)内壁的上表面与第三弹性伸缩杆(2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伸缩杆(25)的底端与第三滑块(2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4)内壁的上表面与第一弹性伸缩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17)的底端与第一滑块(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防震缝是指地震区设计房屋时,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坏,应用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部分。为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的间隙。在地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对建筑造成的影响。防震缝广泛存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中;建筑抗震规范规定,当设伸缩缝及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房屋建筑防震缝设置完成后,建筑施工仅仅采用简单的覆盖处理措施,对防震缝两侧建筑物未进行进一步的防护,致使地震作用下,两侧建筑物容易碰撞受损,影响结构安全。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解决了对防震缝两侧建筑物未进行进一步的防护,致使地震作用下,两侧建筑物容易碰撞受损,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
[0005] (二)技术方案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包括承重块,所述承重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通过两个销轴分别与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的顶端通过销轴分别与两个第三滑块的下表面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滑块的相对面分别与弧形钢板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钢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
[0007] 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三滑槽开设在固定块的右侧面,所述固定块的左侧面与第一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钢板的上表面通过两个销轴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滑块的右侧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第一固定板的右侧面,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通过销轴与第二滑块的左侧面活动连接。
[0008] 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中,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第二固定板的左侧面,所述第二滑槽内壁的上表面与第二弹性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伸缩杆的底端与第二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面和第二固定板的右侧面分别与两个墙体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杆的顶端与支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底端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承重块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压缩弹簧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压缩弹簧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的右侧面和第二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拉伸弹簧和固定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弹簧和固定伸缩杆的底端与承重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滑槽内壁的上表面与第三弹性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伸缩杆的底端与第三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滑槽内壁的上表面与第一弹性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的底端与第一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4] (三)有益效果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 1、该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通过设置弧形钢板、固定块、第一活动杆、第二支杆和拉伸弹簧,在地震时,楼房压动使得两个压缩弹簧首先被不断压下,随后弧形钢板发生形变,弧形钢板向外弯曲到一定弧度,支撑块将其固定,通过滑杆拉动拉伸弹簧,使得弧形钢板弹性增强,随后弯曲到临界值的时候,固定伸缩杆伸到极限,使得将弧形钢板死死拉住,防止形变过大,顶住两侧的压力,使得对防震缝两侧建筑物进行进一步的防护,大大提升了房屋的安全性。
[0017] 2、该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滑槽、第一弹性伸缩杆、第二支杆、第三弹性伸缩杆和第二活动杆,在受到挤压时,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都会滑动,并挤压第一弹性伸缩杆、第二弹性伸缩杆和第三弹性伸缩杆,使得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对承重块提供弹性支撑,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对弧形钢板提供一个具有弹性的支撑力,能够在弧形钢板发生弯曲时防止弧度过大,且当固定伸缩杆伸到极限时,支撑块将弧形钢板的中间固定,防止继续弯曲,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能将支撑块的两侧固定,进一步提升弧形钢板的抗压能力。
[0018] 3、该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通过设置拉伸弹簧,能在弧形钢板弯曲时,增强其弹性,通过设置固定伸缩杆,能随着拉伸弹簧的伸长而伸长,且当拉伸弹簧到一个拉伸的阈值后,固定伸缩杆就无法继续伸长,起到一个从弹性限位到刚性限位的变化,防止拉伸弹簧和弧形钢板受到不可逆破坏。

实施方案

[002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5]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包括承重块1,承重块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通过两个销轴分别与第一活动杆8和第二活动杆9的底端活动连接,承重块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压缩弹簧2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压缩弹簧2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3的右侧面和第二固定板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压缩弹簧2,能起到弹性支撑的作用,能吸收大量的震动和晃动,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3,能增大与墙面的接触面积,使得受力点较广,使得支撑的效果更好,第一活动杆8和第二活动杆9的顶端通过销轴分别与两个第三滑块26的下表面活动连接,两个第三滑块26的相对面分别与弧形钢板6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弧形钢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23。
[0026] 通孔23内滑动连接有滑杆22,滑杆22的顶端与支撑块24的底端固定连接,滑杆22的底端与连接板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滑杆22,能在弧形钢板6内进行滑动,且能将拉伸弹簧20的拉力传递到弧形钢板6上,通过设置连接板21,能将拉伸弹簧20和固定伸缩杆19的力连接起来,第三滑块26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16内,第三滑槽16开设在固定块7的右侧面,固定块7的左侧面与第一固定板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板21的下表面与拉伸弹簧20和固定伸缩杆19的顶端固定连接,拉伸弹簧20和固定伸缩杆19的底端与承重块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拉伸弹簧20,能对弧形钢板6提供一个拉力,能够增强弧形钢板6的支撑性,通过设置固定伸缩杆19,能防止弧形钢板6和拉伸弹簧20超过其金属疲劳极限,弧形钢板6的上表面通过两个销轴与第一支杆10和第二支杆11的底端活动连接,第一支杆10的顶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滑块12的右侧面活动连接,第三滑槽16内壁的上表面与第三弹性伸缩杆25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三弹性伸缩杆25的底端与第三滑块2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三弹性伸缩杆25,能起到对承重块1进行支撑的作用,且能将形变的力卸掉,能有效保护结构的完整性,通过设置第三滑块26,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很好的连接弧形钢板6,第一滑块12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4内,第一滑槽14开设在第一固定板3的右侧面,第一滑槽14内壁的上表面与第一弹性伸缩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伸缩杆17的底端与第一滑块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伸缩杆17,第一弹性伸缩杆17的弹性能通过第一活动杆8对弧形钢板6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在弧形钢板6形变时提供弹性支撑,在第一弹性伸缩杆17无法收缩时能防止弧形钢板6继续弯曲的作用,第二支杆11的顶端通过销轴与第二滑块13的左侧面活动连接。
[0027] 第二滑块13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15中,第二滑槽15开设在第二固定板4的左侧面,第二滑槽15内壁的上表面与第二弹性伸缩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伸缩杆18的底端与第二滑块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3的左侧面和第二固定板4的右侧面分别与两个墙体5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002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0029] S1、在工作人员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建筑墙体5上,当发生地震时,两个墙体5压动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使得其压动两个压缩弹簧2,两个压缩弹簧2支撑的同时,因受到挤压,第一活动杆8和第二活动杆9带动第三滑块26滑动并在第三弹性伸缩杆25的作用下,将形变的力卸去,随后在两个第三滑块26滑动的同时,带动弧形钢板6也发生活动;
[0030] S2、根据外界压强,在第三滑块26滑动的同时弧形钢板6也发生了弯曲,在弧形钢板6弯曲到一定程度时,触碰到支撑块24,使得支撑块24带动滑杆22拉动连接板21,连接板21拉动拉伸弹簧20和固定伸缩杆19,使得弧形钢板6在接下来的弯曲中受到拉伸弹簧20的拉力,且弧形钢板6弯曲时带动第一活动杆8和第二活动杆9将第一滑块12和第二滑块13移动,使得第一滑块12和第二滑块13在第一弹性伸缩杆17和第二弹性伸缩杆18的作用下给弧形钢板6提供支撑力;
[0031] S3、在弧形钢板6和压缩弹簧2到达其金属疲劳极限时,固定伸缩杆19到达最长,第一弹性伸缩杆17、第二弹性伸缩杆18和第三弹性伸缩杆25无法进一步收缩,使得弹性转变为刚性支撑,弧形钢板6在滑杆22和支撑块24作用下无法弯曲,并且在第一活动杆8和第二活动杆9的支撑下进一步保持现有弧度,两个第一活动杆8和第二活动杆9因第三伸缩杆无法收缩,导致第三滑块26无法活动,形成支架结构,将承重块1牢牢支撑。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3]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弧形钢板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1承重块、2压缩弹簧、3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墙体、6弧形钢板、7固定块、8第一活动杆、9第二活动杆、10第一支杆、11第二支杆、12第一滑块、13第二滑块、14第一滑槽、15第二滑槽、16第三滑槽、17第一弹性伸缩杆、18第二弹性伸缩杆、19固定伸缩杆、20拉伸弹簧、21连接板、22滑杆、23通孔、24支撑块、25第三弹性伸缩杆、26第三滑块。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