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江苏大学 > 一种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专利详情

一种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7-07-25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8-01-05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9-12-31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7-07-25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710609281.4 申请日 2017-07-25
公开/公告号 CN107462531B 公开/公告日 2019-12-31
授权日 2019-12-31 预估到期日 2037-07-25
申请年 2017年 公开/公告年 2019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G01N21/31 主分类号 G01N21/31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4
权利要求数量 5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2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03487428A、CN104614370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4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当前专利权人 江阴智产汇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艳芳、牛湘衡、张文驰、齐飞、宋洪伟、潘建明、张锡凤 第一发明人 何艳芳
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 邮编 212013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7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镇江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集成化CoP/NF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然后以CoP/NF作为类过氧化物酶,催化TMB和过氧化氢溶液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显色物质TMBox,因TMBox能被尿酸选择性地还原成无色TMB,原显色反应产生的吸光度随尿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通过测定最终所得显色物质的吸光度,得到吸光度随尿酸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的曲线,根据此标准曲线来确定待测物的尿酸含量。本发明公开的分析方法既不需要过氧化物酶,也不需要尿酸氧化酶,实现了尿酸的无酶检测,检测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尿酸的检测范围为1~200μM,检测限低至1μM;对尿酸的响应灵敏,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实现对血清和尿液中尿酸的准确分析。
  • 摘要附图
    一种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11-23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专利权人由江阴智产汇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变更为江阴智产汇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地址由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澄江中路159号D501-3变更为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海港路18号506-1室
2 2021-09-03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1.08.20 专利权人由江苏大学变更为江阴智产汇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地址由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变更为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澄江中路159号D501-3
3 2019-12-31 授权
4 2018-01-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G01N 21/31 专利申请号: 201710609281.4 申请日: 2017.07.25
5 2017-12-12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首先绘制紫外吸收光谱标准工作曲线,然后通过工
作曲线来确定待测物的尿酸含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2.32 mL的醋酸盐缓冲液,依次加入480μL尿酸磷酸缓冲溶液、0.05 mL 8 mM的
TMB、0.15 mL 9.8 M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片0.5 cm×0.5 cm 的CoP/NF,然后将体系混合均匀;所述尿酸磷酸缓冲溶液的浓度为1μM、2μM、5μM、10μM、20μM、30μM、50μM、75μM、100μM、150μM或200μM,所述CoP/NF指磷化钴CoP纳米片阵列生长在泡沫镍NF表面而形成的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
2)将混合液在30℃水浴中反应4~36 min;
3)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混合溶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记录波长为652nm
处的吸光度并绘制尿酸浓度-吸光度标准工作曲线;
4)将待测尿酸样品重复步骤1)-2),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通过标准工作曲线获得尿酸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盐缓冲液pH为
4,浓度为0.2 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尿酸磷酸缓冲溶液所用的磷酸盐缓冲液pH为8.5,浓度为0.1 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混合液在30℃水浴中反应35 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尿酸的可检测浓度范围为1~200μ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涉及尿酸的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成年人尿液中正常的尿酸浓度为149~446mmol/L,血清中为0.15~0.4mmol/L,尿酸是人体中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之一,大部分随尿液排出。当体内的尿酸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容易引发诸多疾病,如痛风性关节炎、继发性高血压、脑梗死、输尿管结石和肾脏疾病等,严重时可能会造成肾衰而危及生命。因此,人体血液和尿液中尿酸的准确检测成为相关疾病诊断和预防的重要手段。
[0003] 在临床实践中,尿酸的检测通常通过尿酸氧化酶与天然过氧化物酶的结合来实现。尿酸氧化酶首先将尿酸催化氧化成尿囊素,同时产生H2O2中间体,然后由天然过氧化物酶催化H2O2发生相关反应,再利用电化学方法或光学方法来进行检测。这种尿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方法为尿酸的检测提供了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现有技术包括:
[0004] 中国专利CN106404758A(一种检测尿液中尿酸含量范围的试纸)公开了一种利用显色反应检测尿液中尿酸浓度的试纸条。在试纸基材上粘附有酶显色剂(主要成分为尿酸酶和辣根过氧化氢酶、显色剂)、胆红素氧化酶、竹纤维,试纸的制备过程耗时,且由于酶和显色剂的使用,试纸需要低温避光保存。
[0005] 中国专利CN103267783A(一种检测过氧化氢、尿酸或尿酸酶的方法)公开了一种电化学检测尿酸的方法,利用尿酸酶氧化尿酸产生的过氧化氢与芳基硼化物反应,产生具有较高电化学活性的酚类化合物,从而通过电化学的方法检测酚类化合物,间接得到尿酸的含量。
[0006] 中国专利CN105424659A(利用氧化石墨烯-罗丹明-尿酸酶混合溶液检测尿酸的方法及该检测体系)公开了一种以氧化石墨烯-罗丹明-尿酸酶混合溶液为基液,利用荧光猝灭原理检测法检测尿酸含量的方法。
[0007] 然而,上述公开的检测方法有着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一种或多种天然酶参与,对检测过程的环境要求苛刻;成本相对较高,操作相对复杂,试剂保存条件要求高。因此,开发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用性强的尿酸检测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8]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公开了集成化CoP/NF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的制备方法。
[0009] 集成化CoP/NF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 1)将商品化泡沫镍剪成1cm2大小,先后用37%的盐酸浸泡30min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10min,然后60℃恒温干燥,得到纯净的泡沫镍;
[0011] 2)将摩尔比为1:1~7的硫酸钴和尿素溶解到30~150mL去离子水中,优选摩尔比为1:6.4,搅拌10~30min混合均匀,优选20min;
[0012] 3)将处理好的泡沫镍(30片)与上述溶液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在80~180℃下反应12~48h,优选120℃反应48h,得到Co(OH)2纳米片阵列修饰的泡沫镍复合物;
[0013] 4)用去离子水将上述复合物淋洗干净,60℃烘干,将干燥的Co(OH)2/NF片(6片)和300~800mg次磷酸钠分别放入两个临近的瓷舟内,所述瓷舟置于管式炉中,且装有次磷酸钠的瓷舟放在气流上游位置,在氮气气流中进行磷化,程序升温速率为2℃/min,在200~
500℃下保持0~2h,优选300℃下保持0.5h,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即可得到集成化CoP/NF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
[0014] 根据本发明所公开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集成化CoP/NF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含有包覆在多孔泡沫镍表面的CoP纳米片阵列结构。
[0015] 本发明上述公开的集成化CoP/NF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的制备方法及产物,申请人已在专利《集成化CoP纳米片阵列作为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的制备及应用》与本发明同日提交申请。
[0016]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公开了一种利用所制得的集成化CoP/NF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测定尿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以CoP/NF作为整体式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TMB和过氧化氢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显色物质TMBox。由于生成的TMBox能被尿酸选择性地还原成无色TMB,因此原显色反应产生的吸光度随尿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据此可测定溶液中尿酸的含量。
[0017] 一种尿酸的无酶比色检测方法,首先绘制紫外吸收光谱标准工作曲线,然后通过工作曲线来确定待测物的尿酸含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8] 1)取2.32mL的醋酸盐缓冲液,依次加入480μL尿酸磷酸缓冲溶液、0.05mL 8mM的TMB、0.15mL 9.8M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片CoP/NF(0.5cm×0.5cm),然后将体系混合均匀;所述尿酸磷酸缓冲溶液的浓度为1μM、2μM、5μM、10μM、20μM、30μM、50μM、75μM、100μM、150μM或200μM;
[0019] 2)将混合液在30℃水浴中反应4~36min,优选35min;
[0020] 3)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混合溶液紫外吸收光谱,记录波长为652nm处的吸光度并绘制尿酸浓度-吸光度标准工作曲线;
[0021] 4)将待测尿酸样品重复步骤1)-2),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通过标准工作曲线获得尿酸浓度。
[0022] 本发明较优实施例中,所述醋酸盐缓冲液pH为4(0.2M)。
[0023] 本发明较优实施例中,所述尿酸磷酸缓冲溶液所用的磷酸盐缓冲液pH为8.5(0.1M)。
[0024] 本发明较优实施例中,所述待测尿酸的可检测浓度范围为1~200μM。
[0025]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类过氧化物酶”是指具有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材料。具体地,本发明的类过氧化物酶以过氧化氢作为电子受体,通过氧化相应底物生成有色物质,用于比色检测。
[0026]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TMB”是化合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的缩写名称,二者可互换使用。
[0027]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CoP/NF”是指CoP纳米片阵列生长在泡沫镍(NF)表面而形成的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二者可互换使用。
[0028]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Co(OH)2/NF”是指Co(OH)2纳米片阵列生长在泡沫镍(NF)表面而形成的整体式复合物,二者可互换使用。
[0029] 有益效果
[0030] 本发明首次公开了H2O2+TMB+CoP/NF体系用于尿酸的比色检测;利用H2O2+TMB+CoP/NF体系比色检测尿酸,既不需要过氧化物酶,也不需要尿酸氧化酶,实现了尿酸的无酶检测,检测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采用H2O2+TMB+CoP/NF体系检测尿酸,检测限低至1μM,可检测范围宽至1~200μM;利用H2O2+TMB+CoP/NF体系检测尿酸,对实际样品的测量结果准确,对尿酸的响应灵敏,可实现对血清和尿液中尿酸的检测。

实施方案

[003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39] 实施例1
[0040] 集成化CoP纳米片阵列作为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1] 1)将商品化泡沫镍剪成1cm×1cm的正方形,先后用37%的盐酸浸泡30min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10min,然后移至6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得到纯净的泡沫镍;
[0042] 2)将1.4055g硫酸钴和0.3g尿素溶解到30mL去离子水中,通过在室温下搅拌10min混合均匀;
[0043] 3)将处理好的泡沫镍(30片)与上述溶液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在80℃下反应12h,得到Co(OH)2纳米片阵列修饰的泡沫镍复合物;
[0044] 4)用去离子水将上述复合物淋洗干净后,将其置于60℃烘箱中烘干。将干燥的Co(OH)2/NF片(6片)和300mg次磷酸钠分别放入两个临近的瓷舟内(瓷舟置于管式炉中,且装有次磷酸钠的瓷舟放在气流上游位置),在氮气气流中进行磷化,程序升温速率为2℃/min,在200℃下保持2h。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即可得到CoP/NF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
[0045] 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其底物反应的应用实验:
[0046] 1)取2.9mL 0.2M的醋酸盐缓冲液(pH为4),依次向其中加入0.05mL 8mM的TMB、0.05mL 9.8M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片CoP/NF(1cm×1cm),然后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
[0047] 2)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混合溶液反应36min之内在652nm处的吸光度。
[0048] 实施例2
[0049] 集成化CoP纳米片阵列作为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0] 1)将商品化泡沫镍剪成1cm×1cm的正方形,先后用37%的盐酸浸泡30min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10min,然后移至6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得到纯净的泡沫镍;
[0051] 2)将1.4055g硫酸钴和0.9g尿素溶解到60mL去离子水中,通过在室温下搅拌20min混合均匀;
[0052] 3)将处理好的泡沫镍(30片)与上述溶液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在150℃下反应24h,得到Co(OH)2纳米片阵列修饰的泡沫镍复合物;
[0053] 4)用去离子水将上述复合物淋洗干净后,将其置于60℃烘箱中烘干。将干燥的Co(OH)2/NF片(6片)和450mg次磷酸钠分别放入两个临近的瓷舟内(瓷舟置于管式炉中,且装有次磷酸钠的瓷舟放在气流上游位置),在氮气气流中进行磷化,程序升温速率为2℃/min,在400℃下保持1h。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即可得到CoP/NF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
[0054] 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其底物反应的应用实验:
[0055] 1)取2.9mL 0.2M的醋酸盐缓冲液(pH为4),依次向其中加入0.05mL 8mM的TMB、0.05mL 9.8M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片CoP/NF(1cm×1cm),然后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
[0056] 2)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混合溶液反应36min之内在652nm处的吸光度。
[0057] 实施例3
[0058] 集成化CoP纳米片阵列作为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9] 1)将商品化泡沫镍剪成1cm×1cm的正方形,先后用37%的盐酸浸泡30min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10min,然后移至6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得到纯净的泡沫镍;
[0060] 2)将1.4055g硫酸钴和1.9g尿素溶解到100mL去离子水中,通过在室温下搅拌20min混合均匀;
[0061] 3)将处理好的泡沫镍(30片)与上述溶液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在120℃下反应48h,得到Co(OH)2纳米片阵列修饰的泡沫镍复合物;
[0062] 4)用去离子水将上述复合物淋洗干净后,将其置于60℃烘箱中烘干。将干燥的Co(OH)2/NF片(6片)和600mg次磷酸钠分别放入两个临近的瓷舟内(瓷舟置于管式炉中,且装有次磷酸钠的瓷舟放在气流上游位置),在氮气气流中进行磷化,程序升温速率为2℃/min,在300℃下保持0.5h。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即可得到CoP/NF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
[0063] 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其底物反应的应用实验:
[0064] 1)取2.9mL 0.2M的醋酸盐缓冲液(pH为4),依次向其中加入0.05mL 8mM的TMB、0.05mL 9.8M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片CoP/NF(1cm×1cm),然后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
[0065] 2)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混合溶液反应36min之内在652nm处的吸光度。
[0066] 实施例4
[0067] 集成化CoP纳米片阵列作为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8] 1)将商品化泡沫镍剪成1cm×1cm的正方形,先后用37%的盐酸浸泡30min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10min,然后移至6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得到纯净的泡沫镍;
[0069] 2)将1.4055g硫酸钴和2.1g尿素溶解到150mL去离子水中,通过在室温下搅拌30min混合均匀;
[0070] 3)将处理好的泡沫镍(30片)与上述溶液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在180℃下反应36h,得到Co(OH)2纳米片阵列修饰的泡沫镍复合物;
[0071] 4)用去离子水将上述复合物淋洗干净后,将其置于60℃烘箱中烘干。将干燥的Co(OH)2/NF片(6片)和800mg次磷酸钠分别放入两个临近的瓷舟内(瓷舟置于管式炉中,且装有次磷酸钠的瓷舟放在气流上游位置),在氮气气流中进行磷化,程序升温速率为2℃/min,在500℃下保持0h。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即可得到CoP/NF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
[0072] 整体式类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其底物反应的应用实验:
[0073] 1)取2.9mL 0.2M的醋酸盐缓冲液(pH为4),依次向其中加入0.05mL 8mM的TMB、0.05mL 9.8M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片CoP/NF(1cm×1cm),然后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
[0074] 2)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混合溶液反应36min之内在652nm处的吸光度。
[0075] 对以上四个实施例所得的紫外-可见光谱对比可得,实施例3制备的CoP/NF酶活性最好。
[0076] 实施例5
[0077] CoP/NF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其底物反应的实验
[0078] 1)体系一:取2.9mL 0.2M的醋酸盐缓冲液(pH为4),依次向其中加入0.05mL 8mM的TMB、0.05mL 9.8M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片CoP/NF(1cm×1cm),然后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体系二:取2.95mL 0.2M的醋酸盐缓冲液(pH为4),依次向其中加入0.05mL 9.8M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片CoP/NF(1cm×1cm),然后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体系三:取2.95mL 0.2M的醋酸盐缓冲液(pH为4),依次向其中加入0.05mL 8mM的TMB和1片CoP/NF(1cm×1cm),然后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体系四:取2.9mL 0.2M的醋酸盐缓冲液(pH为4),依次向其中加入0.05mL 8mM的TMB和0.05mL 9.8M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
[0079] 2)将步骤1)中各体系所得混合液分别在30℃水浴中反应35min;
[0080] 3)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混合溶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0081]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图1的四条光谱是四个反应体系对应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由图可见H2O2+CoP/NF、TMB+CoP/NF和H2O2+TMB三个体系几乎没有吸收峰,只有H2O2+TMB+CoP/NF体系有明显吸收峰且在TMB的特征峰652nm处峰形很好。
[0082] 实施例6
[0083] CoP/NF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其底物反应的条件优化试验
[0084] 实施例6A反应时间对利用CoP/NF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其底物反应的影响
[0085] 1)取2.9mL 0.2M的醋酸盐缓冲液(pH为4),依次向其中加入0.05mL 8mM的TMB、0.05mL 9.8M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片CoP/NF(0.5cm×0.5cm),然后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
[0086] 2)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混合溶液反应36min之内在652nm处的吸光度。
[0087] 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反应溶液在652nm处的吸光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本实验中,反应时间为35min时其吸光度已经达到饱和且满足检测的需要,故选用反应时间为35min作为最优条件。
[0088] 实施例6B CoP/NF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其底物反应对过氧化氢浓度的响应
[0089] 1)取2.9mL 0.2M的醋酸盐缓冲液(pH为4),依次向其中加入TMB(0.13mM)、过氧化氢溶液和1片CoP/NF(0.5cm×0.5cm),然后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只改变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6mM、33mM、100mM、160mM、320mM、490mM或640mM);
[0090] 2)将步骤1)中所得混合液在30℃水浴中反应35min;
[0091] 3)用干净的镊子夹取出CoP/NF,停止反应;
[0092] 4)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混合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0093] 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当过氧化氢浓度为490mM时混合溶液的吸光度最大,故选用490mM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最优条件。
[0094] 实施例7
[0095] 利用H2O2+TMB+CoP/NF体系比色测定尿酸的原理探索实验
[0096] 根据实施例3所选择的条件,利用CoP/NF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其底物反应,发明人探索了尿酸使显色底物褪色的现象,具体步骤如下:
[0097] 实施例7A
[0098] 1)取2.87mL 0.2M的醋酸盐缓冲液(pH为4),依次向其中加入0.05mL 8mM的TMB、0.05mL 9.8M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片CoP/NF(0.5cm×0.5cm),然后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
[0099] 2)将步骤1)中所得混合液在30℃水浴中反应10min;
[0100] 3)用干净的镊子夹取出CoP/NF,停止反应;
[0101] 4)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混合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0102] 5)在步骤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03mL 5mM的尿酸并混合均匀;
[0103] 6)将步骤5)中所得混合液在30℃水浴中反应10min;
[0104] 7)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步骤6)的混合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0105] 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A可以看出,不加尿酸时体系显蓝色,而当显色反应的同时加入尿酸时,溶液的显色反应不明显,其原理如图4B所示。由此推测发生此现象的原因为:(1)羟基自由基与尿酸发生反应;(2)CoP/NF的活性被尿酸抑制;(3)氧化态的TMB被尿酸还原了。对此,做了以下实施例进一步验证。
[0106] 实施例7B
[0107] 1)取2.87mL 0.2M的醋酸盐缓冲液(pH为4),依次向其中加入0.03mL 5mM的尿酸、0.05mL 8mM的TMB、0.05mL 9.8M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片CoP/NF(0.5cm×0.5cm),然后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
[0108] 2)将步骤1)中所得混合液在30℃水浴中反应10min;
[0109] 3)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步骤2)的混合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0110] 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图5A中当显色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尿酸,有色物质会褪色,而没有加入尿酸的体系反应相同的时间,其蓝色很明显,其原理如图5B所示。由此可证明,尿酸使氧化态的TMB褪色,导致加入尿酸的体系颜色比无尿酸的体系浅。
[0111] 实施例8
[0112] 利用H2O2+TMB+CoP/NF体系比色测定尿酸
[0113] 1)取2.32mL0.2M的醋酸盐缓冲液(pH为4),依次加入480μL尿酸溶液、0.05mL8mM的TMB、0.15mL 9.8M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片CoP/NF(0.5cm×0.5cm),然后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所述混合溶液中只改变加入尿酸磷酸缓冲溶液的浓度为1μM、2μM、5μM、10μM、20μM、30μM、50μM、75μM、100μM、150μM或200μM;
[0114] 2)将步骤1)中所得混合液在30℃水浴中反应35min;
[0115] 3)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混合溶液紫外吸收光谱。
[0116] 利用本发明的比色方法对于尿酸检测的结果如图6所示。其中,图6A说明随着尿酸浓度的增加,溶液的吸光度逐渐减小;由图6B可以看出,该方法对于尿酸的可检测范围为1μM到200μM,有优良的可视化检测效果(如该图插图所示)。
[0117] 实施例9
[0118] 利用H2O2+TMB+CoP/NF体系比色测定尿酸的选择性
[0119] 1)取2.32mL0.2M的醋酸盐缓冲液(pH为4),依次加入0.8mM的尿酸(或0.8mM的抗坏血酸、或8mM的尿素、或8mM的甘油三酯、或8mM的胆固醇或8mM的葡萄糖)、0.13mM的TMB、490mM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片CoP/NF(0.5cm×0.5cm),然后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
[0120] 2)将步骤1)中所得混合液在30℃水浴中反应35min;
[0121] 3)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混合溶液紫外吸收光谱。
[0122] 结果如图7所示。图7是用H2O2+TMB+CoP/NF体系检测尿酸时其检测选择性的柱形图,柱形图从左到右依次为尿酸、抗坏血酸、尿素、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葡萄糖。从图7中可以看出代表尿酸的柱高要比其它高出许多,说明该传感器可以高选择性地完成尿酸的比色检测。
[0123] 实施例10
[0124] 利用H2O2+TMB+CoP/NF体系比色测定人血清中的尿酸
[0125] 1)取2.7mL0.2M的醋酸盐缓冲液(pH为4),依次加入100μL的血清(分别来自三个不同样品)、0.13mM的TMB、490mM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片CoP/NF(0.5cm×0.5cm),然后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
[0126] 2)将步骤1)中所得混合液在30℃水浴中反应35min;
[0127] 3)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混合溶液紫外吸收光谱。
[0128] 其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0129] 表1本方法对血清尿酸的检测结果与临床检测结果的对比
[0130]
[0131] 由上表可知,H2O2+TMB+CoP/NF体系对血清中尿酸的检测与临床检测结果相近。
[0132] 实施例11
[0133] 利用H2O2+TMB+CoP/NF体系比色测定人尿液中的尿酸的回收率实验
[0134] 1)将所得尿液样品用0.1M的磷酸盐缓冲液(pH为8.5)稀释2.67倍,待用;
[0135] 2)取2.7mL0.2M的醋酸盐缓冲液(pH为4),依次加入100μL的步骤1)所得尿液(分别来自二个不同样品)、0.13mM的TMB、490mM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片CoP/NF(0.5cm×0.5cm),然后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
[0136] 3)将步骤1)中所得混合液在30℃水浴中反应35min;
[0137] 4)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混合溶液紫外吸收光谱。
[0138] 其测定结果如下表2所示:
[0139] 表2本方法对尿液尿酸的检测结果
[0140]
[0141] 由上表可知,H2O2+TMB+CoP/NF体系对实际尿液样品中所含尿酸含量的变化响应灵敏。
[01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不同反应体系反应35min时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0032] 图2为反应时间对H2O2+TMB+CoP/NF体系在652nm处的吸光度的响应线;
[0033] 图3为H2O2+TMB+CoP/NF体系内过氧化氢浓度优化图;
[0034] 图4为用H2O2+TMB+CoP/NF体系检测尿酸的原理探讨一;
[0035] 图5为用H2O2+TMB+CoP/NF体系检测尿酸的原理探讨二;
[0036] 图6为用H2O2+TMB+CoP/NF体系检测尿酸的光谱图(A)和标准曲线图(B);
[0037] 图7为用H2O2+TMB+CoP/NF体系检测尿酸的选择性。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