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山达玛 > 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09-16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1-07-27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0-09-16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022022545.6 申请日 2020-09-16
公开/公告号 CN213803447U 公开/公告日 2021-07-27
授权日 2021-07-27 预估到期日 2030-09-16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C02F11/12B02C4/00B01D29/03 主分类号 C02F11/1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0
权利要求数量 1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山达玛 当前专利权人 山达玛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第一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东区学源街118号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邮编 310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浙江省杭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脱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包括反应箱,反应箱内设有滤板,反应箱底端设有底座,反应箱一侧设有浓缩机构,浓缩机构包括外筒体,外筒体内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套环,外筒体内设有内滤筒,内滤筒一端密封一端开口,外筒体外一侧设有管道,管道一端密封一端开口,管道内设有第一运送螺杆,内滤筒内设有第二运送螺杆,外筒体内设有第一转轴,反应箱一侧上端与管道顶部之间连通有溢流弯管;通过设置破碎机构,单齿辊转动并配合反应箱内与单齿辊的相对侧的压花,从而对单齿辊与反应箱之间的污泥进行破碎处理,从而将颗粒大、硬度大的污泥进行粉碎并达到可处理大小。
  • 摘要附图
    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7-27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包括反应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1)内设有滤板(14),所述滤板(14)与反应箱(1)固定连接并将反应箱(1)分隔为两个腔室,所述反应箱(1)底端设有底座(2),所述反应箱(1)底部四角落处均固定安装有立柱(3),所述立柱(3)底端均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反应箱(1)一侧设有浓缩机构,所述浓缩机构包括外筒体(4),所述外筒体(4)内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套环(6),所述套环(6)外圈与外筒体(4)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外筒体(4)内设有内滤筒(5),所述内滤筒(5)一端密封一端开口,所述内滤筒(5)两端分别贯穿两侧的套环(6),且所述内滤筒(5)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套环(6)内,所述外筒体(4)外一侧设有管道(7),所述管道(7)一端密封一端开口,所述管道(7)一端贯穿外筒体(4)并可转动的设置在内滤筒(5)的密封端,所述管道(7)与外筒体(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管道(7)与内滤筒(5)连通,所述管道(7)内设有第一运送螺杆(8),所述第一运送螺杆(8)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轴(47),所述连接轴(47)一端贯穿管道(7)的密封端并可转动的设置在反应箱(1)上,所述内滤筒(5)内设有第二运送螺杆(9),所述第二运送螺杆(9)一端与第一运送螺杆(8)固定连接,所述外筒体(4)内设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一端与第二运送螺杆(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0)另一端贯穿外筒体(4)并可转动的设置在外筒体(4)上,所述外筒体(4)外设有驱动机构,所述反应箱(1)一侧上端与管道(7)顶部之间连通有溢流弯管(11),所述外筒体(4)底部开有排水口(12),所述外筒体(4)底部一端连通有出料管(1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脱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河道污泥给环境带来很大危害,更主要的危害就是因为他的胶体性质造成的吸水性极强,很难自然干化。现有技术中通过对污泥进行脱水能有效消除恶臭、病菌等有害物质。污泥经过脱水,形成含水率极低的干硬泥饼,有害物质随着水分流出,且泥饼无粘性、表面干燥,不再有臭味,能够使污泥稳定化。
[0003] 现有一种螺旋压榨脱水机的螺杆安装在由滤网组成的圆筒中,从脱水原料的入口至出口方向螺杆本体直径逐渐变粗,随着螺杆叶片之间的容积逐渐变小,脱水原料也逐渐被压缩。通过压缩使脱水原料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滤液通过滤网的网孔被排出,流向脱水机下方的滤液收集槽后排至机器外部,由于颗粒大、硬度大的污泥一方面由于体积大无法由螺杆末端排出,另一方面,颗粒大、硬度大的污泥无法完全压缩;由于污泥中颗粒大、硬度大的污泥未经过过滤而直接进入脱水机中会对机器正常运转、脱水质量以及泥饼成型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螺旋压榨脱水机不具备过滤颗粒大、硬度大的污泥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设计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内设有滤板,所述滤板与反应箱固定连接并将反应箱分隔为两个腔室,所述反应箱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反应箱底部四角落处均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底端均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反应箱一侧设有浓缩机构,所述浓缩机构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内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套环,所述套环外圈与外筒体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外筒体内设有内滤筒,所述内滤筒一端密封一端开口,所述内滤筒两端分别贯穿两侧的套环,且所述内滤筒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套环内,所述外筒体外一侧设有管道,所述管道一端密封一端开口,所述管道一端贯穿外筒体并可转动的设置在内滤筒的密封端,所述管道与外筒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管道与内滤筒连通,所述管道内设有第一运送螺杆,所述第一运送螺杆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贯穿管道的密封端并可转动的设置在反应箱上,所述内滤筒内设有第二运送螺杆,所述第二运送螺杆一端与第一运送螺杆固定连接,所述外筒体内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第二运送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贯穿外筒体并可转动的设置在外筒体上,所述外筒体外设有驱动机构,所述反应箱一侧上端与管道顶部之间连通有溢流弯管,所述外筒体底部开有排水口,所述外筒体底部一端连通有出料管。
[0007] 优选的,所述滤板未与溢流弯管连通的腔室内设有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单齿辊,所述单齿辊位于滤板一侧上端,所述单齿辊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反应箱内侧,所述反应箱内与单齿辊的相对侧设有压花。
[0008] 优选的,所述外筒体底端设有脱水机构,所述脱水机构包括下滤筒,所述下滤筒一端密封一端开口,所述下滤筒顶部一端与出料管的底端连通,所述下滤筒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设有第二收集盒,所述外筒体底端设有第一收集盒,所述第一收集盒位于排水口正下方,所述第一收集盒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端均固定安装在下滤筒顶部,所述下滤筒内设有第三运送螺杆,所述第三运送螺杆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下滤筒的密封端,所述第三运送螺杆在下滤筒的密封端至开口端方向上的本体直径逐渐变粗,所述第三运送螺杆一端延伸至下滤筒外,所述第三运送螺杆外端套设有背压环,所述背压环朝向下滤筒一端延伸至朝向下滤筒内,所述背压环在朝向下滤筒一端至远离下滤筒一端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变粗,所述背压环与下滤筒之间留有环形间隙,位于一侧的所述支撑座上固定安装有L形板,所述L形板与背压环之间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端固定安装在L形板上,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背压环上,所述L形板上放置有第三收集盒,所述第三收集盒位于环形间隙下方。
[0009]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反应箱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反应箱并与单齿辊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箱外侧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贯穿反应箱并与单齿辊固定连接,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板块,所述板块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立柱上,所述板块上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贯穿板块,所述第三转轴一端和第二转轴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两个所述第一链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传动,所述第三转轴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L形板上可转动的安装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一端顺序贯穿L形板、第三运送螺杆和下滤筒,所述四转轴与第三运送螺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四转轴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下滤筒外侧上端可转动设置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五转轴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两个所述第二链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传动,所述外筒体顶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外筒体上开设有弧形口,所述内滤筒外套设有齿圈,所述齿圈与内滤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设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块上,所述第六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贯穿弧形口并与齿圈啮合,所述第六转轴贯穿一侧的支撑块,所述第六转轴的端部和第一转轴和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三链轮,两个所述第三链轮之间通过第三链条传动。
[0010]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破碎机构,单齿辊转动并配合反应箱内与单齿辊的相对侧的压花,从而对单齿辊与反应箱之间的污泥进行破碎处理,从而将颗粒大、硬度大的污泥进行粉碎并达到可处理大小,通过设置滤板可对未有效粉碎的大颗粒污泥进行过滤,从而大颗粒、硬度大的污泥留存在反应箱内,避免大颗粒、硬度大的污泥进入设备内对设备的正常运转、脱水质量以及泥饼成型造成的不利影响。

实施方案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 实施例1:
[0021] 参照图1‑7,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包括反应箱1,反应箱1内设有滤板14,滤板14与反应箱1固定连接并将反应箱1分隔为两个腔室,反应箱1底端设有底座2,反应箱1底部四角落处均固定安装有立柱3,立柱3底端均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反应箱1一侧设有浓缩机构,浓缩机构包括外筒体4,外筒体4内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套环6,套环6外圈与外筒体4的内圈固定连接,外筒体4内设有内滤筒5,内滤筒5一端密封一端开口,内滤筒5两端分别贯穿两侧的套环6,且内滤筒5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套环6内,外筒体4外一侧设有管道7,管道7一端密封一端开口,管道7一端贯穿外筒体4并可转动的设置在内滤筒5的密封端,管道7与外筒体4之间固定连接,管道7与内滤筒5连通,管道7内设有第一运送螺杆8,第一运送螺杆8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轴47,连接轴47一端贯穿管道7的密封端并可转动的设置在反应箱1上,内滤筒5内设有第二运送螺杆9,第二运送螺杆9一端与第一运送螺杆8固定连接,外筒体4内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一端与第二运送螺杆9固定连接,第一转轴10另一端贯穿外筒体4并可转动的设置在外筒体4上,外筒体4外设有驱动机构,反应箱1一侧上端与管道7顶部之间连通有溢流弯管11,外筒体4底部开有排水口12,外筒体4底部一端连通有出料管13,底座2底部设有减震垫,减缓装置工作时产生的震动,第一运送螺杆8和第二运送螺杆9外表面均设有锌镀层,可增强第一运送螺杆8和第二运送螺杆9的耐锈蚀性能,滤板14未与溢流弯管11连通的腔室内设有破碎机构,破碎机构包括单齿辊15,单齿辊15位于滤板14一侧上端,单齿辊15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反应箱1内侧,反应箱1内与单齿辊15的相对侧设有压花。
[0022] 装置工作前先将污泥与絮凝剂加入反应箱1内,污泥与絮凝剂均由单齿辊15与反应箱1之间加入反应箱1内,通过设置破碎机构,单齿辊15转动并配合反应箱1内与单齿辊15的相对侧的压花,从而对单齿辊15与反应箱1之间的污泥进行破碎处理,从而将颗粒大、硬度大的污泥进行粉碎并达到可处理大小,同时污泥经絮凝剂絮凝后并配合单齿辊15转动的搅拌效果,形成一定强度的絮团,通过设置滤板14,含有大量自由水的固液混合物经滤板14并由溢流弯管11进入管道7内,考虑破碎机构粉碎的不完全性,滤板14可对未有效粉碎的大颗粒污泥进行过滤,从而大颗粒、硬度大的污泥留存在反应箱1内,避免大颗粒、硬度大的污泥进入设备内对设备的正常运转、脱水质量以及泥饼成型造成的不利影响。
[0023] 进入管道7内的污泥经过第一运送螺杆8运送至内滤筒5内,污泥经过内滤筒5进行过滤并将部分水滤出至外筒体4内,外筒体4内的水再由排水口12排出,污泥再通过第二运送螺杆9运送排出内滤筒5并落入外筒体4,外筒体4内的污泥由出料管13排出。
[0024] 实施例2:
[0025] 参照图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筒体4底端设有脱水机构,脱水机构包括下滤筒16,下滤筒16一端密封一端开口,下滤筒16顶部一端与出料管13的底端连通,下滤筒16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座17,两个支撑座17之间设有第二收集盒21,外筒体4底端设有第一收集盒18,第一收集盒18位于排水口12正下方,第一收集盒18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9,支撑板19底端均固定安装在下滤筒16顶部,下滤筒16内设有第三运送螺杆20,第三运送螺杆20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下滤筒16的密封端,第三运送螺杆20在下滤筒16的密封端至开口端方向上的本体直径逐渐变粗,第三运送螺杆20一端延伸至下滤筒16外,第三运送螺杆20外端套设有背压环23,背压环23朝向下滤筒16一端延伸至朝向下滤筒16内,背压环23在朝向下滤筒16一端至远离下滤筒16一端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变粗,背压环23与下滤筒16之间留有环形间隙24,位于一侧的支撑座17上固定安装有L形板22,L形板22与背压环23之间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液压缸25,液压缸25一端固定安装在L形板22上,液压缸2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背压环23上,L形板22上放置有第三收集盒26,第三收集盒26位于环形间隙24下方。
[0026] 驱动机构包括电机27,电机27固定安装在反应箱1上,电机27的输出端贯穿反应箱1并与单齿辊15固定连接,反应箱1外侧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二转轴28,第二转轴28贯穿反应箱1并与单齿辊15固定连接,位于同侧的两个立柱3之间设有板块29,板块29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立柱3上,板块29上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三转轴30,第三转轴30贯穿板块29,第三转轴
30一端和第二转轴28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31,两个第一链轮31之间通过第一链条
32传动,第三转轴30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33,L形板22上可转动的安装有第四转轴
34,第四转轴34一端顺序贯穿L形板22、第三运送螺杆20和下滤筒16,四转轴34与第三运送螺杆20之间固定连接,第四转轴34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35,第二锥齿轮35与第一锥齿轮33啮合,第四转轴34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36,下滤筒16外侧上端可转动设置有第五转轴37,第五转轴37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38,第二齿轮38与第一齿轮36啮合,第一转轴10和第五转轴37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39,两个第二链轮39之间通过第二链条40传动,外筒体4顶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41,外筒体4上开设有弧形口42,内滤筒5外套设有齿圈43,齿圈43与内滤筒5固定连接,两个支撑块41之间设有第六转轴44,第六转轴44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块41上,第六转轴44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48,第三齿轮48贯穿弧形口42并与齿圈43啮合,第六转轴44贯穿一侧的支撑块41,第六转轴44的端部和第一转轴10和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三链轮45,两个第三链轮45之间通过第三链条46传动。
[0027] 工作原理:启动电机27带动单齿辊15转动进行污泥初步粉碎,同时搅拌污泥与絮凝剂的混合物,单齿辊15、第二转轴28和第二转轴28端部的第一链轮31一体设置,两个第一链轮31之间通过第一链条32传动,第三转轴30端部的第一链轮31转动,从而第三转轴30另一端的第一锥齿轮33转动,第一锥齿轮33带动第二锥齿轮35转动,第二锥齿轮35、第四转轴34、第三运送螺杆20、第一齿轮36一体设置,第一齿轮36转动并带动第二齿轮38,第二齿轮
38、第五转轴37和下端的第二链轮39一体设置,从而第一齿轮36换向传动至下端的第二链轮39,上下端的第二链轮39通过第二链条40传动,上端的第二链轮39、第一转轴10、下端的第三链轮45、第二运送螺杆9一体设置,从而第二运送螺杆9转动,第二运送螺杆9、第一运送螺杆8、连接轴47一体设置,从而第二运送螺杆9、第一运送螺杆8同步转动并运送管道7和内滤筒5内污泥,同时,下端的第三链轮45通过第三链条46带动上端的第三链轮45转动,上端的第三链轮45、第六转轴44、第三齿轮48一体设置,第三齿轮48转动并带动齿圈43转动,齿圈43、内滤筒5一体设置,从而内滤筒5转动,污泥在内滤筒5内通过第二运送螺杆9的推动下向前运动,且由于重力作用进行自由脱水,再通过内滤筒5的转动且转动方向与第二运送螺杆9的螺旋转向相反,从而使污泥在内滤筒5内不断翻滚,把絮团内部自由水不断的滤出,从而实现污泥的浓缩,浓缩的主要目的是使污泥初步减容,缩小后续处理设备的容量,滤出的水分由第一收集盒18收集,浓缩后的污泥经第二运送螺杆9推送至出料管13落入下滤筒16内,浓缩的污泥进入下滤筒16后,污泥在具有锥度的第三运送螺杆20的运送下使污泥产生体积上压缩,从而使污泥中的水分通过下滤筒16迅速被分离出去,而固体物在不断压缩的作用下含水率逐渐下降,同时运送至下滤筒16出口端的污泥由环形间隙24排出,污泥受到背压环23的挤压进一步脱水压缩成为泥饼,可通过启动液压缸25调节背压环23伸入下滤筒
16内的深度来调节环形间隙24的间隙大小,从而调节压缩强度和脱水率,最后污泥在第三运送螺杆20的输送作用下排出至第三收集盒26内,污泥中的水分通过第二收集盒21收纳。
[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的剖视图一。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的剖视图二。
[0014]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的剖视图三。
[0015]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的剖视图四。
[0016]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的图5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7]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污泥脱水装置的侧视图。
[0018] 图中:反应箱1、底座2、立柱3、外筒体4、内滤筒5、套环6、管道7、第一运送螺杆8、第二运送螺杆9、第一转轴10、溢流弯管11、排水口12、出料管13、滤板14、单齿辊15、下滤筒16、支撑座17、第一收集盒18、支撑板19、第三运送螺杆20、第二收集盒21、L形板22、背压环23、环形间隙24、液压缸25、第三收集盒26、电机27、第二转轴28、板块29、第三转轴30、第一链轮31、第一链条32、第一锥齿轮33、第四转轴34、第二锥齿轮35、第一齿轮36、第五转轴37、第二齿轮38、第二链轮39、第二链条40、支撑块41、弧形口42、齿圈43、第六转轴44、第三链轮45、第三链条46、连接轴47、第三齿轮48。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