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苏州飞能可再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专利详情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4-04-29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4-08-13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6-11-23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4-04-29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410178173.2 申请日 2014-04-29
公开/公告号 CN103925153B 公开/公告日 2016-11-23
授权日 2016-11-23 预估到期日 2034-04-29
申请年 2014年 公开/公告年 2016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F03D3/00F03D3/06F03D7/06 主分类号 F03D3/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9
权利要求数量 10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6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203847324U、CN102889171A、CN202148983U、CN202579030U、KR101230324B1、US20070201981A1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6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权利转移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苏州飞能可再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铜陵尚东高新科创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宏春、程钰、周宇、李锋 第一发明人 李宏春
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青澄路85号翡翠湖花园3幢1601室 邮编 215121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4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苏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周海斌、何朝旭
摘要
本发明涉及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包括固定塔架和支撑于塔架上的风轮;风轮包括旋转中心支撑于塔架的轮架、以及分布于轮架周边的叶片;叶片包括集流叶片和辅助叶片,集流叶片由一组并行排布且相互之间留有空隙的翼片构成,辅助叶片的朝外叶面呈凹形且朝内叶面呈凸形;轮架由一组周向均布水平延伸且上、下对应的辐条构成,上、下对应的辐条外端分别与集流叶片的上、下相应部位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上、下对应的辐条中部分别与辅助叶片的上、下相应部位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后,不仅可有效发挥集流叶片的风能利用性能,还能有效发挥低风速叶片的低速风能利用性能。
  • 摘要附图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2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1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5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3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4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6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7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10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9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8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12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13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11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14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16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15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17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19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18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21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22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20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24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25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23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26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28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27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29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30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31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34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32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33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35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37图36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38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39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40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42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 说明书附图:图41
    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10-20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0.09.27 专利权人由苏州飞能可再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铜陵尚东高新科创有限公司 地址由215121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青澄路85号翡翠湖花园3幢1601室变更为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花园路192号一层
2 2016-11-23 授权
3 2014-08-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03D 3/00 专利申请号: 201410178173.2 申请日: 2014.04.29
4 2014-07-16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包括确定垂向旋转轴线的固定塔架和支撑于塔架上的风轮,所述风轮与塔架构成轴向约束的水平转动副;所述风轮包括旋转中心支撑于所述塔架的轮架、以及分布于所述轮架周边的叶片;其特征是,所述叶片包括一组交替间隔分布的集流叶片和辅助叶片;所述集流叶片和辅助叶片分别为垂向延伸的流线形截面叶片,所述集流叶片由一组并行排布且相互之间留有空隙的翼片构成;所述轮架包括一组周向均布水平延伸且上、下对应的辐条,所述轮架的辐条分别构成一旋转中心支撑于塔架的传动框、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经支撑件与相邻的连接框或传动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框、连接框辐条的外端分别与所述集流叶片的上、下相应部位直接固定连接、或者与固连于集流叶片的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框、连接框辐条的中部分别与所述辅助叶片的上、下相应部位直接固定连接、或者与固连于辅助叶片的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其特征是,所述轮架采用第一结构:
所述传动框中部呈正多边形、并设有桁架;所述桁架由第一法兰和均布于第一法兰周向且沿径向延伸的承重臂构成,所述承重臂末端分别与传动框中部正多边形各顶点、或者正多边形各边的中部固连;当所述桁架承重臂末端分别与传动框中部正多边形各边的中部固连时,所述传动框中部正多边形相邻两边之间还设有与承重臂固连的连杆;所述第一法兰形成传动框的旋转中心,并与塔架顶端构成轴向约束的水平转动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其特征是,所述风轮还包括与塔架顶端转动连接、且轴线沿垂向布置的主轴或者负载的动力输入轴,所述第一法兰与主轴或者与动力输入轴同轴固连;所述集流叶片各翼片朝外的翼面呈凹形且朝内的翼面呈凸形,相邻翼片之间的空隙呈曲线形;所述辅助叶片的朝外叶面呈凹形且朝内叶面呈凸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其特征是,所述轮架采用第二结构:
所述传动框中部呈正多边形、并设有桁架;所述桁架由两上下排布且同轴的第二、第三法兰,以及分别均布于第二、第三法兰周向且沿径向延伸的承重臂和加强臂构成,所述承重臂和加强臂的末端分别与传动框中部正多边形各顶点固连;对应的承重臂和加强臂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支筋;所述第二、第三法兰形成传动框的旋转中心,并与塔架顶端构成轴向约束的水平转动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其特征是,所述风轮还包括与塔架顶端转动连接、且轴线沿垂向布置的主轴或者负载的动力输入轴,所述第二、第三法兰分别与主轴或者动力输入轴同轴固连;所述集流叶片各翼片朝外的翼面呈凹形且朝内的翼面呈凸形,相邻翼片之间的空隙呈曲线形;所述辅助叶片的朝外叶面呈凹形且朝内叶面呈凸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具有流线形外边缘的板件,所述板件的板面与集流叶片端面固连,所述板件朝传动框或连接框延伸有突出耳,所述突出耳与传动框、连接框辐条的外端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具有流线形外边缘的箍环,所述箍环内边缘箍于集流叶片周向,所述箍环外边缘朝传动框或连接框延伸有突出耳,所述突出耳与传动框、连接框辐条的外端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为具有两外端和一转角端的“V”形件,所述“V”形件的两外端分别与辅助叶片的朝内叶面或叶片端面固连,所述“V”形件的转角端与传动框、连接框辐条的中部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二固定件为一端与传动框或连接框的辐条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辅助叶片朝内叶面固连的直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定件朝向传动框或连接框的一侧与传动框或连接框辐条之间设有用以转动叶片角度的伸缩式控制器,或者,所述第二固定件靠近叶片的部位与传动框或连接框辐条之间设有用以转动叶片角度的伸缩式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为弹性部件,或者,所述控制器为受控端外接控制设备的电动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其特征是,所述传动框中部与连接框中部呈形状相同且各对应边相互平行的正多边形;所述传动框中部正多边形各顶点与连接框中部正多边形各顶点之间经支撑件固连;所述支撑件包括固连传动框、连接框中部正多边形各对应顶点的直杆,所述直杆与顶点的两侧边之间还设有斜撑;或者,所述支撑件为具有四个末端的“X”形件,所述“X”形件上部两端、下部两端分别与传动框或连接框的两相邻顶点固连,且所述“X”形件位于传动框和连接框的同一侧;或者,所述支撑件为固连传动框、连接框中部正多边形各对应顶点的直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其特征是,所述传动框中部正多边形外侧的相邻辐条之间还设有连筋;所述连接框中部正多边形的相邻辐条之间还设有连杆,或者,所述连接框中部正多边形外侧的相邻辐条之间还设有连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框有至少两个、并与传动框形成至少两层辐条,每层辐条分别安装有对应的叶片,相邻两层辐条上安装的叶片交错分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垂直轴风力机,尤其是一种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属于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据申请人了解,目前市场上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组中,所用风力机绝大多数为风轮转轴水平放置的水平轴涡轮式风力机,属于高风速风力机范畴,其中低风速性能差,在年均风速 米/秒的地区运行经济效益不佳。此外,这类风力机运行噪音大、会产生次声波,不适合在都市和社区中使用,而且还会危害鸟类的生存环境。
[0003] 此外,还有垂直轴风力机,此类风力机的特点是无风向性要求、噪音小、不产生次声波。与水平轴风力机相比,垂直轴风力机可利用二维翼型叶片,既能利用叶片的升力、又能利用叶片的推力(也称阻力);其风轮各叶片在风力机运行时不同时出力,而是依次接替轮换出力,叶片荷载周期性变化(垂直轴叶片转动一周,攻角经历360°变化,只有攻角在约±20°范围内叶片才能出力、在其他角度范围处于失速状态而不能出力)。垂直轴风力机的这些特点有利有弊,利用优点、抑制缺点是研发适用于年均风速 米/秒地区和都市人居环境的垂直轴风力机技术的关键。
[0004] 垂直轴风力机所用叶片有三类翼型:第一类是推力型叶片,采用该类叶片的风轮易自起转,但是该类叶片的风能利用系数Cpmax≤0.15且转速低,无法适用于高效的风力发电机;第二类是升力型的对称翼型叶片,该类叶片的翼型为NACA00xy(x=1或2;y=0,1,…,8或9),其Cpmax高,某些叶片的Cpmax能达到0.45,但采用该类叶片的风轮无法自起转;第三类是升力型的吸力面为凸形、压力面有凹形的翼型叶片,该类叶片数量众多,其Cpmax在0.20—0.30之间,采用该类叶片的风轮能自起转,但起转力矩低于第一类叶片、且Cpmax对应的转速低于第二类叶片。
[0005] 目前,利用升力型翼型叶片的垂直轴风力机,基本上采用Darrieus技术的“Φ”风轮或“H”风轮,这两种风轮的共有特征为主轴长度≥风轮高度,因而这两种风轮重心偏高,为了保证整个风轮的稳定性,要求风轮主轴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度,导致主轴重量很重。其中,“Φ”风轮由“跳绳曲线”形的前述第二类叶片构成(通常采用薄翼型叶片),叶片两端直接连接于主轴(若要解决“Φ”风轮自起转,可将“S”形的前述第一类叶片也连接于主轴)。“Φ”风轮采用的叶片要有足够的柔性,其Cpmax对应的尖速比λ较高,导致“Φ”风轮的中低风速性能差。“H”风轮大多数由前述第三类叶片通过悬臂连接于主轴而成,为抑制叶片震颤,要求悬臂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度,导致悬臂重量很重;同时,第三类叶片Cpmax对应的最佳叶片宽度(也称弦长)比前述第二类叶片要大50-60%,相应地,叶片重量也要重80-100%。受制于此,在相同高度下,“H”风轮的重量比“Φ”风轮要重1-2倍,其离心载荷更大,对主轴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更高。
[0006] 由此可见,降低重心并减轻重量、增大高Cpmax翼型的起转力矩是设计高效风力机的两个技术突破点,特别是提高风力机中低风速性能的突破点。
[0007] 本发明发明人于2010年4月4日申请的、专利号201010162074.7、授权公告号CN102213180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垂直轴(也称立轴)风力发电机组的风机。然而,该技术方案尚存在以下主要不利之处:(1)层间支撑部件过于臃肿,对气流干扰较大,影响叶片的风能利用性能;(2)层间支撑结构不够优化,导致其单位重量内的强度和刚度较低,要达到预期的强度和刚度仍需要较大的重量,不利于减轻风轮重量(;3)风轮的轮架与主轴之间的承接结构强度较差,然而为提高强度势必会增加风轮重量,这一问题导致风轮无法大型化(;4)无法实现风力机功率控制。亟需研制出单位重量内强度较高的层间支撑结构和承接结构,从而在达到预期强度的同时不会增加风轮重量、甚至减轻风轮重量;同时研制出能实现功率控制的结构,通过功率控制来扩大风力机运行的风速范围,提高发电量。
[0008] 本发明申请人于2012年5月17日申请的、申请号201210152431.0、申请公布号CN10266123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效利用风能的多翼集流叶片,属于集流叶片,能充分利用伯努利效应,对流经翼间域的流体产生集流效应,提高叶片的风能利用性能。而目前也亟需研制出能有效发挥该类叶片风能利用性能的垂直轴风力机。
[0009] 此外,本发明发明人于2004年12月20日申请的、专利号200410073422.8、授权公告号CN100392240C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低速风能产生动力的风机翼片,属于低风速叶片,能有效利用较低风速的风能。目前同样亟需研制出能有效发挥该类叶片低速风能利用性能的垂直轴风力机。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采用集流叶片和能提高起转力矩的低风速叶片进行配合,能有效发挥这两类叶片的风能利用性能。
[0011]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基本技术方案如下:
[0012] 一种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包括确定垂向旋转轴线的固定塔架和支撑于塔架上的风轮,所述风轮与塔架构成轴向约束的水平转动副;所述风轮包括旋转中心支撑于所述塔架的轮架、以及分布于所述轮架周边的叶片;其特征是,所述叶片包括一组交替间隔分布的集流叶片和辅助叶片;所述集流叶片和辅助叶片分别为垂向延伸的流线形截面叶片,所述集流叶片由一组并行排布且相互之间留有空隙的翼片构成;所述轮架包括一组周向均布水平延伸且上、下对应的辐条,所述轮架的辐条分别构成一旋转中心支撑于塔架的传动框、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经支撑件与相邻的连接框或传动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框、连接框辐条的外端分别与所述集流叶片的上、下相应部位直接固定连接、或者与固连于集流叶片的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框、连接框辐条的中部分别与所述辅助叶片的上、下相应部位直接固定连接、或者与固连于辅助叶片的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
[0013] 集流叶片位于辐条外端、辅助叶片位于辐条中部,这样可使两种叶片有机组合,形成相互促进发挥风能利用性能的效果。
[0014] 申请人经深入实践研究发现,采用上述结构将集流叶片和辅助叶片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于轮架时,可有效地发挥集流叶片和辅助叶片的风能利用性能;尤其在采用转动连接方式时,一方面在风力驱动风轮旋转的同时,集流叶片在风力作用下自动绕转动连接点转动一定角度,使风能够最大程度地进入集流叶片内的空隙,从而充分发挥集流叶片的风能利用性能;另一方面,上述结构的辅助叶片属于低风速叶片,能有效利用较低风速的风能,在风力驱动风轮旋转的同时,辅助叶片也会在风力作用下自动绕转动连接点转动一定角度,不但能更好地利用低风速风能,并使集流叶片在低风速下也能利用风能,而且能提高风轮起转力矩、并降低高风速时风轮转动力矩,提高风力机的风能利用效率。此外,上述结构可有效降低风轮重心,减少风轮重量。
[0015] 优选地,所述轮架采用第一结构:
[0016] 所述传动框中部呈正多边形、并设有桁架;所述桁架由第一法兰和均布于第一法兰周向且沿径向延伸的承重臂构成,所述承重臂末端分别与传动框中部正多边形各顶点、或者正多边形各边的中部固连;当所述桁架承重臂末端分别与传动框中部正多边形各边的中部固连时,所述传动框中部正多边形相邻两边之间还设有与承重臂固连的连杆;所述第一法兰形成传动框的旋转中心,并与塔架顶端构成轴向约束的水平转动副。
[0017] 更优选地,所述风轮还包括与塔架顶端转动连接、且轴线沿垂向布置的主轴或者负载的动力输入轴,所述第一法兰与主轴或者与动力输入轴同轴固连;所述集流叶片各翼片朝外的翼面呈凹形且朝内的翼面呈凸形,相邻翼片之间的空隙呈曲线形;所述辅助叶片的朝外叶面呈凹形且朝内叶面呈凸形。
[0018] 采用第一结构可利用负载的动力输入轴从而省去了风轮的主轴,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重心和减轻风轮重量、又降低了成本。同时,采用该结构的传动框后,其桁架作为轮架与负载动力输入轴之间的承接结构,其单位重量内的强度较高,在达到预期强度的同时不会增加风轮重量、甚至能减轻风轮重量,从而使风轮能有效大型化。此外,第一结构也可用于与塔架顶端主轴连接的风轮。
[0019] 优选地,所述轮架采用第二结构:
[0020] 所述传动框中部呈正多边形、并设有桁架;所述桁架由两上下排布且同轴的第二、第三法兰,以及分别均布于第二、第三法兰周向且沿径向延伸的承重臂和加强臂构成,所述承重臂和加强臂的末端分别与传动框中部正多边形各顶点固连;对应的承重臂和加强臂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支筋;所述第二、第三法兰形成传动框的旋转中心,并与塔架顶端构成轴向约束的水平转动副。
[0021] 更优选地,所述风轮还包括与塔架顶端转动连接、且轴线沿垂向布置的主轴或者负载的动力输入轴,所述第二、第三法兰分别与主轴或者动力输入轴同轴固连;所述集流叶片各翼片朝外的翼面呈凹形且朝内的翼面呈凸形,相邻翼片之间的空隙呈曲线形;所述辅助叶片的朝外叶面呈凹形且朝内叶面呈凸形。
[0022] 第二结构中,桁架作为轮架与主轴之间的承接结构,其单位重量内的强度较高,在达到预期强度的同时不会增加风轮重量、甚至能减轻风轮重量,从而使风轮能有效大型化。同时,采用第二结构后,风轮受力均匀性良好,更利于风轮转动。此外,第二结构也可用于与塔架顶端负载动力输入轴连接的风轮。
[0023]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具有流线形外边缘的板件,所述板件的板面与集流叶片端面固连,所述板件朝传动框或连接框延伸有突出耳,所述突出耳与传动框、连接框辐条的外端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具有流线形外边缘的箍环,所述箍环内边缘箍于集流叶片周向,所述箍环外边缘朝传动框或连接框延伸有突出耳,所述突出耳与传动框、连接框辐条的外端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为具有两外端和一转角端的“V”形件,所述“V”形件的两外端分别与辅助叶片的朝内叶面或叶片端面固连,所述“V”形件的转角端与传动框、连接框辐条的中部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二固定件为一端与传动框或连接框的辐条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辅助叶片朝内叶面固连的直板。
[0024] 这样固定件本身不会影响集流叶片、辅助叶片对风能的利用,而且在转动连接时有利于集流叶片、辅助叶片顺畅地进行转动,能更好地发挥集流叶片的风能利用性能和辅助叶片的低风速风能利用性能。
[0025] 为实现风力机功率控制,本发明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26]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朝向传动框或连接框的一侧与传动框或连接框辐条之间设有用以转动叶片角度的伸缩式控制器,或者,所述第二固定件靠近叶片的部位与传动框或连接框辐条之间设有用以转动叶片角度的伸缩式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为弹性部件,或者,所述控制器为受控端外接控制设备的电动控制器。
[0027] 当控制器为弹性部件时则能以叶片离心力与弹性力之间的作用力平衡的方式实施风力机功率控制;当控制器为电动控制器时则能以电动控制的方式实施风力机功率控制。实施风力机功率控制后,可扩大风力机的风速适用范围。
[0028] 为简化支撑结构,避免干扰气流、影响叶片的风能利用性能;同时,为提高支撑结构单位重量内的强度和刚度,以利减轻风轮重量,本发明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29] 所述传动框中部与连接框中部呈形状相同且各对应边相互平行的正多边形;所述传动框中部正多边形各顶点与连接框中部正多边形各顶点之间经支撑件固连;所述支撑件包括固连传动框、连接框中部正多边形各对应顶点的直杆,所述直杆与顶点的两侧边之间还设有斜撑;或者,所述支撑件为具有四个末端的“X”形件,所述“X”形件上部两端、下部两端分别与传动框或连接框的两相邻顶点固连,且所述“X”形件位于传动框和连接框的同一侧;或者,所述支撑件为固连传动框、连接框中部正多边形各对应顶点的直杆。
[0030] 申请人经深入实践研究发现,采用上述优选结构后,不仅能避免干扰气流,还能在满足预期刚度和强度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减轻风轮重量。
[0031] 优选地,所述传动框中部正多边形外侧的相邻辐条之间还设有连筋,起到加固作用;所述连接框中部正多边形的相邻辐条之间还设有连杆;或者,所述连接框中部正多边形外侧的相邻辐条之间还设有连杆,起到加固作用。
[0032] 优选地,所述连接框有至少两个、并与传动框形成至少两层辐条,每层辐条分别安装有对应的叶片,相邻两层辐条上安装的叶片交错分布。
[0033] 这样既能提高叶片最佳攻角的迎风概率,使风轮更易起转,又能以分段的形式降低叶片长度,从而降低叶片的制造、运输和安装成本。
[003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5] (1)通过组配集流叶片和低风速叶片,优化叶片与轮架的连接结构、轮架本身结构、以及叶片固定件结构,确保集流叶片的风能利用性能和低风速叶片的低速风能利用性能可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能降低风轮重心并减轻风轮重量。
[0036] (2)通过设置并优化桁架结构,使承接结构单位重量内的强度较高,从而有利于风轮大型化。
[0037] (3)通过优化支撑结构,不仅能避免干扰气流,还能通过提高支撑结构单位重量内的强度和刚度来进一步减轻风轮重量。
[0038] (4)通过分段、交错安装叶片,提高了叶片最佳攻角的迎风概率而更容易起转风轮,并降低叶片的制造、运输和安装成本。

实施方案

[0056]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0057] 实施例1
[0058] 本实施例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如图1所示,包括确定垂向旋转轴线的固定塔架1和支撑于塔架1上的风轮2,风轮2与塔架1构成轴向约束的水平转动副;风轮2包括旋转中心支撑于塔架1的轮架3、以及分布于轮架3周边的叶片;叶片包括一组交替间隔分布的集流叶片4和辅助叶片4-1;集流叶片4和辅助叶片4-1分别为垂向延伸的流线形截面叶片;如图11至图13所示,集流叶片4由一组并行排布且相互之间留有空隙的翼片5构成;如图4所示,辅助叶片4-1的朝外叶面呈凹形且朝内叶面呈凸形;轮架3由一组周向均布水平延伸且上、下对应的辐条构成,上、下对应的辐条外端分别与集流叶片4的上、下相应部位转动连接,上、下对应的辐条中部分别与辅助叶片4-1的上、下相应部位转动连接。
[0059]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轮架3的辐条分别构成一旋转中心支撑于塔架1的传动框6、以及一个连接框7,连接框7经支撑件11与相邻的传动框6固定连接;传动框6、连接框7辐条的外端分别与固连于集流叶片4的第一固定件8转动连接;如图11至图13所示,集流叶片4各翼片5朝外的翼面呈凹形且朝内的翼面呈凸形,相邻翼片5之间的空隙呈曲线形;传动框6、连接框7辐条的中部分别与固连于辅助叶片4-1的第二固定件14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的是一个连接框7与一个传动框6形成的单层结构,还可在此基础上设置更多与已有连接框固连的连接框、或者设置与已有传动框固连的连接框,形成两层以上的结构。
[0060] 如图3、图5所示,第一固定件8为具有流线形外边缘的箍环,箍环内边缘箍于集流叶片4周向,箍环外边缘朝传动框6或连接框7延伸有突出耳8-1,突出耳8-1与传动框6、连接框7辐条的外端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9所示,第一固定件8还可以为具有流线形外边缘的板件,板件的板面与集流叶片4端面固连,板件朝传动框6或连接框7延伸有突出耳8-1,突出耳8-1与传动框6、连接框7辐条的外端转动连接。
[0061] 如图4、图6所示,第二固定件14为具有两外端14-1和一转角端14-2的“V”形件,“V”形件的两外端14-1分别与辅助叶片4-1的朝内叶面固连,“V”形件的转角端14-2与传动框6、连接框7辐条的中部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V”形件的两外端14-1也可分别与辅助叶片4-1的叶片端面固连。
[0062] 如图2、图8所示,塔架1顶端与负载的动力输入轴13转动连接,动力输入轴13的轴线沿垂向布置;传动框6中部设有形成旋转中心的第一法兰10-6,第一法兰10-6与动力输入轴13固定连接;第一法兰与塔架顶端构成轴向约束的水平转动副。
[0063] 具体而言,传动框6中部呈正多边形、并设有桁架10;桁架10包括第一法兰10-6,第一法兰10-6与动力输入轴13固定连接,第一法兰10-6周向均布有径向延伸的承重臂10-3,承重臂10-3末端分别与传动框6中部正多边形各边的中部固连,传动框6中部正多边形相邻两边之间还设有与承重臂10-3末端固连的连杆10-7。需要说明的是,承重臂10-3末端也可分别与传动框6中部正多边形各顶点固连。
[0064] 如图8至图10所示,传动框6中部与连接框7中部呈形状相同且各对应边相互平行的正多边形(本实施例为正三角形);连接框7中部正多边形的相邻辐条之间还设有连杆7-2;传动框6中部正多边形各顶点与连接框7中部正多边形各顶点之间由支撑件11固连;支撑件11包括固连传动框6、连接框7中部正多边形各对应顶点的直杆11-1,直杆11-1与顶点的两侧边之间还设有斜撑11-2。
[0065]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固定件也可与传动框、连接框辐条的外端固定连接,从而使集流叶片、辅助叶片与轮架辐条固定连接。
[0066] 实施例2
[0067] 本实施例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如图40所示,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
[0068] (1)连接框有两个、并与传动框形成两层辐条,每层辐条分别安装有对应的集流叶片4、辅助叶片4-1,相邻两层辐条上安装的集流叶片4或辅助叶片4-1交错分布。
[0069] (2)第一固定件8如图5、图39所示;第二固定件14如图6所示。
[0070] (3)如图37所示,支撑件11为具有四个末端的“X”形件,“X”形件上部两端、下部两端分别与传动框或连接框的两相邻顶点固连,且“X”形件位于传动框和连接框的同一侧。
[0071] (4)传动框结构如图19所示,连接框结构如图35所示。
[0072] 实施例3
[0073] 本实施例集流叶片组配型低重心高效垂直轴风力机如图41、图42所示,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
[0074] (1)第一固定件8朝向传动框或连接框的一侧与传动框或连接框辐条之间设有用以转动叶片角度的伸缩式控制器12;控制器12为弹性部件,或者,控制器12为受控端外接控制设备的电动控制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件14靠近叶片的部位与传动框或连接框辐条之间也可设有用以转动叶片角度的伸缩式控制器12。
[0075] (2)如图36所示,支撑件11为固连传动框、连接框中部正多边形各对应顶点的直杆。
[0076] 具体而言,控制器12可为弹性部件,在施加或撤销外力时,其长度能变化或回复;当某一风速使风力机转速变化时,叶片离心力随之变化,且叶片以固定件8与传动框6或连接框7的转动连接点为轴心转动一定角度,使控制器12伸长或缩短,从而改变气流对叶片的作用,该作用又导致风力机转速和叶片离心力的负反馈变化,这时控制器12的弹性力使控制器12的长度、风力机转速和叶片离心力均再次产生负反馈变化,并使叶片向相反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在这样的循环中,各变量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小,直至动态平衡建立、叶片不再转动为止。
[0077] 这样,一方面可即时反馈且成本低,也即从开始变化到开始控制的反馈是由弹性材料瞬时进行的,另一方面控制可靠性高且免维护。
[0078] 此外,控制器12也可采用受控端外接控制设备的电动控制器,但是,在电动控制时,一方面从开始变化到开始控制的反馈中存在响应时间延迟,响应时间越短则电动控制的成本越高,另一方面要提高可靠性只能采用高成本电气元件,且需定期维护。
[0079]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
[0080] (1)风轮还可采用有主轴结构,如图38、图23、图26所示:风轮2还包括与塔架1顶端转动连接、且轴线沿垂向布置的主轴9;传动框6中部呈正多边形、并设有桁架10;桁架10包括两上下排布且同轴的第二、第三法兰10-1、10-2,第二、第三法兰10-1、10-2分别设于主轴9周向并与主轴9固连,第二、第三法兰10-1、10-2分别周向均布有径向延伸的承重臂10-3和加强臂10-4,承重臂10-3和加强臂10-4的末端分别与传动框6中部正多边形各顶点固连;对应的承重臂10-3和加强臂10-4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支筋10-5;第二、第三法兰10-1、10-2形成传动框6的旋转中心,并与塔架顶端构成轴向约束的水平转动副。桁架10的支筋10-5、承重臂10-3、加强臂10-4之间形成多个三角形支撑结构。
[0081] (2)传动框6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传动框6中部可呈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
[0082] 部分用于实施例1的示例如图14至图22所示,其中,图19、图21、图22中,传动框6中部呈正六边形。
[0083] 部分用于有主轴结构的示例如图23至图25所示,其中,图25中桁架10的相邻承重臂10-3之间还设有连杆10-8,图26中传动框6中部正多边形外侧的相邻辐条之间还设有连筋6-1。此外,如图26至图28所示,用于有主轴结构的桁架10中,支筋10-5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0084] (3)连接框7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连接框7中部可呈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部分示例如图29至图35所示,其中,图35中连接框7中部呈正六边形,图31和图33中连接框7中部正多边形外侧的相邻辐条之间还设有连杆7-1。
[0085] (4)第二固定件还可采用以下结构:第二固定件为一端与传动框或连接框的辐条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辅助叶片朝内叶面固连的直板(图中未示)。
[0086] 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003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2、图3、图4分别为图1的A、B、C区域放大图。
[0041] 图5、图6分别为图3、图4中的固定件结构图。
[0042] 图7为图1实施例轮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8为图1实施例传动框和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9、图10分别为图1实施例连接框、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11至图13为可用于图1实施例的集流叶片结构示意图。
[0046] 图14至图22为本发明可用于实施例1的其它传动框示意图。
[0047] 图23至图25为本发明可用于有主轴结构的传动框示意图。
[0048] 图26至图28分别为图23至图25中的桁架结构示意图。
[0049] 图29至图35为本发明可用的其它连接框示意图。
[0050] 图36至图37为本发明可用的其它支撑件示意图。
[0051] 图38为本发明风轮有主轴结构的示意图。
[0052] 图39为图1实施例第一固定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53] 图40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54] 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图42为图41的D区域放大图。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