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林钦 > 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专利详情

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9-10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4-08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1-09-10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122191639.0 申请日 2021-09-10
公开/公告号 CN216219620U 公开/公告日 2022-04-08
授权日 2022-04-08 预估到期日 2031-09-10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A01K67/02 主分类号 A01K67/0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4
权利要求数量 5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0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林钦 当前专利权人 林钦
发明人 林钦 第一发明人 林钦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大望路自编27号 邮编 510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广东省 申请人所在市 广东省广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属于水龟养殖技术领域。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内部底面左端对称固设有两个盒体,所述挡板右壁相对于盒体内部的位置固设有浮板,所述顶槽右壁相对于浮板的位置开设有贯通口,所述盒体右壁下端开设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右端固设有滤网,两个所述盒体内侧壁右端之间固设有两个拦截板,所述水箱内部底面相对于拦截板左侧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顶面两侧对称固设有两个拉板。本实用新型能达到自动控制出水量大小的效果,节省了大量用户更换水所需消耗的时间与力气,使得水龟养殖更加的简便,也提高了水龟的生存率。
  • 摘要附图
    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4-08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右侧设有水泵(2),所述水泵(2)输出端与输入端均连接有导管(3),位于左侧的所述导管(3)端部连接有注水管(4),所述水箱(1)左壁下端开设有出水口(5),所述出水口(5)右侧开口端固设有滤板(6),所述出水口(5)中部设有挡板(7),所述出水口(5)底面中部开设有板槽(8),所述出水口(5)顶面相对于挡板(7)的位置开设有顶槽(9),所述水箱(1)内部底面左端对称固设有两个盒体(10),所述挡板(7)右壁相对于盒体(10)内部的位置固设有浮板(11),所述顶槽(9)右壁相对于浮板(11)的位置开设有贯通口(12),所述盒体(10)右壁下端开设有入水口(13),所述入水口(13)右端固设有滤网(14),两个所述盒体(10)内侧壁右端之间固设有两个拦截板(15),所述水箱(1)内部底面相对于拦截板(15)左侧的位置开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内部设有收集盒(17),所述收集盒(17)顶面两侧对称固设有两个拉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内侧底面呈左低右高的斜面结构,所述注水管(4)左端呈树状图结构设置,所述注水管(4)左端贯穿水箱(1)右壁延伸至水箱(1)内部并与其内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下端与板槽(8)插接配合,所述挡板(7)与顶槽(9)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11)穿过贯通口(12)延伸至盒体(10)内部并与盒体(10)内部滑动配合,所述盒体(10)内部与出水口(5)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17)顶面为斜度与水箱(1)内侧底面斜度相同的斜面结构,所述拉板(18)为L型结构,所述拉板(18)外侧端底面与盒体(10)顶面内侧端紧密贴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龟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

背景技术

[0002] 水龟别名:黄喉拟水龟,石金钱龟,黄板龟,黄龟,香龟,属脊索动物门,指善于游泳、是指长时间在水里生活的龟,分布于越南、日本、中国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东部、南
部、海南、西至云南等地,常见于丘陵地带半山区的山间盆地或河流谷地的水域中,常于附
近的小灌丛或草丛中,黄喉拟水龟每年的4月底至9月底活动量大,最适环境温度为20℃~
30℃,在池中饲养,水位可超过龟壳高度的2倍或更高些,现有的人工饲养水龟大多采用玻
璃水池进行,工作人员需要时刻监督水质情况并经常对水池中的水进行更换,但人工养殖
水龟的水池通常较为沉重,因为时常的换水需要对水池进行来回的搬运,这样一来便极为
的费时费力,而因为对水面高度有所要求,故此用于养殖鱼类的自动换水鱼缸因为水位难
以控制的问题便不适用于水龟的养殖,再者,水龟的粪便通常会堆积在池底对水质产生污
染,在养殖过程中为了避免刚更换的水被粪便污染便需要手动清除,但水龟的粪便不会固
定在一处排出,这就大大提高了捞出的难度,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2.技术方案
[0006] 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右侧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出端与输入端均连接有导管,位于左侧的所述导管端部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水箱左壁下端开设有
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右侧开口端固设有滤板,所述出水口中部设有挡板,所述出水口底面中
部开设有板槽,所述出水口顶面相对于挡板的位置开设有顶槽,所述水箱内部底面左端对
称固设有两个盒体,所述挡板右壁相对于盒体内部的位置固设有浮板,所述顶槽右壁相对
于浮板的位置开设有贯通口,所述盒体右壁下端开设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右端固设有滤
网,两个所述盒体内侧壁右端之间固设有两个拦截板,所述水箱内部底面相对于拦截板左
侧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顶面两侧对称固设有两个拉
板。
[0007] 优选地,所述水箱内侧底面呈左低右高的斜面结构,所述注水管左端呈树状图结构设置,所述注水管左端贯穿水箱右壁延伸至水箱内部并与其内部相连通。
[0008] 优选地,所述挡板下端与板槽插接配合,所述挡板与顶槽滑动配合。
[0009] 优选地,所述浮板穿过贯通口延伸至盒体内部并与盒体内部滑动配合,所述盒体内部与出水口相连通。
[0010] 优选地,所述收集盒顶面为斜度与水箱内侧底面斜度相同的斜面结构,所述拉板为L型结构,所述拉板外侧端底面与盒体顶面内侧端紧密贴合。
[0011] 3.有益效果
[0012]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3] 1.本实用新型设有挡板与浮板,用户在将水龟放置在本装置中养殖时,可利用水泵将外部水源源源不断的像水箱内部灌入,水在被灌入水箱中后会在其内部底面的斜面导
向下朝左侧流动,两侧的水流会穿过入水口进入盒体内部,随着水面的升高其产生的浮力
会将浮板沿着盒体内部向上抬起,两个浮板左端固设有的挡板便会沿着顶槽向上移动,这
时出水口便会开放多余的水就穿过滤板并从出水口流出本装置,以此即可对本装置内的水
位高度进行限制,防止水位过高溺死水龟,且在水位下降和上升过程中挡板的位置会随之
改变到最合适的位置,达到自动控制出水量大小的效果,节省了大量用户更换水所需消耗
的时间与力气,使得水龟养殖更加的简便,也提高了水龟的生存率。
[0014] 2.本实用新型设有拦截板与收集盒,在水流沿着斜面向左侧流淌的同时会把水箱内水龟排泄的粪便也一同带到水箱内部左侧的位置,在滤板的拦截下粪便会堆积在收集盒
中,用户只需定时利用拉板从凹槽内拉出收集盒即可快捷的对水龟粪便进行捞取,防止粪
便长期浸泡影响水质,也降低了本装置的清洁难度,另外,两个盒体之间固设有两个拦截
板,通过这一设计可阻拦水龟向收集盒爬去,避免水龟进入收集盒中导致用户难以对收集
盒进行清理的问题发生。

实施方案

[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
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
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
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2]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 一种自动换水水龟养殖池,包括水箱1,水箱1右侧设有水泵2,水泵2输出端与输入端均连接有导管3,位于左侧的导管3端部连接有注水管4,水箱1左壁下端开设有出水口5,
出水口5右侧开口端固设有滤板6,出水口5中部设有挡板7,出水口5底面中部开设有板槽8,
出水口5顶面相对于挡板7的位置开设有顶槽9,水箱1内部底面左端对称固设有两个盒体
10,挡板7右壁相对于盒体10内部的位置固设有浮板11,顶槽9右壁相对于浮板11的位置开
设有贯通口12,盒体10右壁下端开设有入水口13,入水口13右端固设有滤网14,两个盒体10
内侧壁右端之间固设有两个拦截板15,水箱1内部底面相对于拦截板15左侧的位置开设有
凹槽16,凹槽16内部设有收集盒17,收集盒17顶面两侧对称固设有两个拉板18。
[0024] 具体的,水箱1内侧底面呈左低右高的斜面结构,注水管4左端呈树状图结构设置,注水管4左端贯穿水箱1右壁延伸至水箱1内部并与其内部相连通。
[0025] 进一步的,挡板7下端与板槽8插接配合,挡板7与顶槽9滑动配合。
[0026] 更进一步的,浮板11穿过贯通口12延伸至盒体10内部并与盒体10内部滑动配合,盒体10内部与出水口5相连通,用户在将水龟放置在本装置中养殖时,可利用水泵2将外部
水源源源不断的像水箱1内部灌入,水在被灌入水箱1中后会在其内部底面的斜面导向下朝
左侧流动,两侧的水流会穿过入水口13进入盒体10内部,随着水面的升高其产生的浮力会
将浮板11沿着盒体10内部向上抬起,两个浮板11左端固设有的挡板7便会沿着顶槽9向上移
动,这时出水口5便会开放多余的水就穿过滤板6并从出水口5流出本装置,以此即可对本装
置内的水位高度进行限制,防止水位过高溺死水龟,且在水位下降和上升过程中挡板7的位
置会随之改变到最合适的位置,达到自动控制出水量大小的效果。
[0027] 再进一步的,收集盒17顶面为斜度与水箱1内侧底面斜度相同的斜面结构,拉板18为L型结构,拉板18外侧端底面与盒体10顶面内侧端紧密贴合,在水流沿着斜面向左侧流淌
的同时会把水箱1内水龟排泄的粪便也一同带到水箱1内部左侧的位置,在滤板6的拦截下
粪便会堆积在收集盒17中,用户只需定时利用拉板18从凹槽16内拉出收集盒17即可快捷的
对水龟粪便进行捞取。
[0028] 工作原理:用户在将水龟放置在本装置中养殖时,可利用水泵2将外部水源源源不断的像水箱1内部灌入,水在被灌入水箱1中后会在其内部底面的斜面导向下朝左侧流动,
两侧的水流会穿过入水口13进入盒体10内部,随着水面的升高其产生的浮力会将浮板11沿
着盒体10内部向上抬起,两个浮板11左端固设有的挡板7便会沿着顶槽9向上移动,这时出
水口5便会开放多余的水就穿过滤板6并从出水口5流出本装置,以此即可对本装置内的水
位高度进行限制,防止水位过高溺死水龟,且在水位下降和上升过程中挡板7的位置会随之
改变到最合适的位置,达到自动控制出水量大小的效果,在水流沿着斜面向左侧流淌的同
时会把水箱1内水龟排泄的粪便也一同带到水箱1内部左侧的位置,在滤板6的拦截下粪便
会堆积在收集盒17中,用户只需定时利用拉板18从凹槽16内拉出收集盒17即可快捷的对水
龟粪便进行捞取。
[002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
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
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浮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标号说明:1、水箱;2、水泵;3、导管;4、注水管;5、出水口;6、滤板;7、挡板;8、板槽;9、顶槽;10、盒体;11、浮板;12、贯通口;13、入水口;14、滤网;15、拦截板;16、凹槽;17、收集盒;18、拉板。
专利联系人(活跃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