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陈玉洁 >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专利详情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0    0

实质审查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1-07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1-11-23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1-01-07
基本信息
有效性 实质审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110020334.5 申请日 2021-01-07
公开/公告号 CN112845674A 公开/公告日 2021-05-28
授权日 预估到期日 2041-01-07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21D1/00B21C51/00B21C5/00H01M50/531H01M10/058H01M10/04H01M10/052 主分类号 B21D1/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A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4
权利要求数量 5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1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99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陈玉洁 当前专利权人 陈玉洁
发明人 陈玉洁 第一发明人 陈玉洁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 邮编 510275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广东省 申请人所在市 广东省广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涉及锂电池制造领域,是由裸电芯单元、折极耳单元和柔性整形单元组成的,所述裸电芯单元包括裸电芯A、裸电芯B、正极极耳、负极极耳、负极转接片、裸电芯C、裸电芯D、顶盖和正极转接片;所述折极耳单元包括左折极耳单元、顶盖固定板和右折极耳单元;本发明采用两个正极CCD和两个负极CCD获取极耳外侧轮廓,确定柔性整形气囊模块需要前进的距离,气囊膨胀后呈椭圆形对极耳外侧进行柔性整形,解决了锂电池制造工艺中的极耳外侧冗余,极耳插入极片导致电芯内部短路的技术难题。
  • 摘要附图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0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1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2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3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4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5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 说明书附图:图16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11-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21D 1/00 专利申请号: 202110020334.5 申请日: 2021.01.07
2 2021-05-28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其特征是:是由裸电芯单元、折极耳单元和柔性整形单元组成的,所述裸电芯单元包括裸电芯A、裸电芯B、正极极耳、负极极耳、负极转接片、裸电芯C、裸电芯D、顶盖和正极转接片;所述折极耳单元包括左折极耳单元、顶盖固定板和右折极耳单元;所述右折极耳单元包括负极CCD、一号联轴器、翻折伺服电机、翻折板、转轴、支撑轴端和正极CCD;所述翻折板包括方形孔、支撑杆、侧立板、底板和吸盘;所述转轴包括圆形轴端和方形转轴;所述柔性整形单元包括一号柔性整形单元、二号柔性整形单元、三号柔性整形单元和四号柔性整形单元;所述一号柔性整形单元包括一号安装板、二号安装板、螺母滑块、直线导轨、整形伺服电机、二号联轴器、丝杠和柔性整形气囊模块;所述柔性整形气囊模块包括电磁阀、通气块、进气口、出气口、气囊、一号通气板、二号通气板、三号通气板和四号通气板;所述裸电芯单元放置于折极耳单元上,所述柔性整形单元安装于折极耳单元的翻折板背部;
所述裸电芯B放置于裸电芯A上面,裸电芯A和裸电芯B的正极极耳焊接于正极转接片上,所述裸电芯A和裸电芯B的负极极耳焊接于负极转接片上,所述裸电芯C放置于裸电芯D上面,裸电芯C和裸电芯D的正极极耳焊接于正极转接片上,所述裸电芯C和裸电芯D的负极极耳焊接于负极转接片上,所述正极转接片焊接于顶盖上,所述负极转接片焊接于顶盖上,折极耳合心前,所述裸电芯A和裸电芯B、裸电芯C和裸电芯D放置于翻折板上,所述顶盖固定于顶盖固定板上;
所述左折极耳单元安装于顶盖固定板左侧,所述右折极耳单元安装于顶盖固定板右侧,所述左折极耳单元和右折极耳单元具有相同的结构部件;
所述负极CCD安装于顶盖固定板侧部,所述翻折伺服电机固定于顶盖固定板的延伸板,所述翻折伺服电机通过一号联轴器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与翻折板连接,所述转轴的圆形轴端转动连接支撑轴端,所述支撑轴端设置于顶盖固定板两端,所述正极CCD安装于顶盖固定板上;所述转轴的方形转轴安装于翻折板的方形孔内,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侧立板,所述左右两侧支撑杆中间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用于固定裸电芯单元;
所述一号柔性整形单元安装于左折极耳单元背部,用于整形裸电芯A和裸电芯B的正极极耳外侧,所述二号柔性整形单元安装于左折极耳单元背部,用于整形裸电芯A和裸电芯B的负极极耳外侧,所述三号柔性整形单元安装于右折极耳单元背部,用于整形裸电芯C和裸电芯D的正极极耳外侧,所述四号柔性整形单元安装于右折极耳单元背部,用于整形裸电芯C和裸电芯D的负极极耳外侧,所述一号柔性整形单元、二号柔性整形单元、三号柔性整形单元和四号柔性整形单元具有相同的结构部件;
所述一号安装板安装于翻折板背部,所述二号安装板安装于一号安装板侧面,所述整形伺服电机安装于二号安装板下部,所述整形伺服电机通过二号联轴器与丝杠连接,所述螺母滑块与丝杠连接,所述螺母滑块上部与直线导轨连接,所述直线导轨安装于二号安装板下部,所述柔性整形气囊模块固定于螺母滑块上;
所述电磁阀安装于通气块右侧,所述通气块底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一号通气板、二号通气板、三号通气板和四号通气板从下往上依次安装于通气块左侧,所述一号通气板、二号通气板、三号通气板和四号通气板端部均设置有气囊,且内部设置有通气通道,通道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其特征是:折极耳合心后,所述正极CCD正对于正极极耳侧部,用于捕获正极极耳外侧轮廓曲线,所述负极CCD正对于负极极耳侧部,用于捕获负极极耳外侧轮廓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一号通气板、二号通气板、三号通气板和四号通气板长度依次降低,递减梯度5~15mm,针对不同型号电芯具体设定,用于拟合折极耳后的极耳外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一号通气板、二号通气板、三号通气板和四号通气板端部的气囊在充气膨胀后呈椭圆形,用于拟合折极耳后的极耳外轮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的整形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折极耳合心
所述左折极耳单元的翻折伺服电机通过一号联轴器驱动转轴顺时针旋转,所述右折极耳单元的翻折伺服电机通过一号联轴器驱动转轴逆时针旋转,因此左折极耳单元的翻折板和右折极耳单元的翻折板慢慢靠拢,直至裸电芯B和裸电芯C贴合在一起,完成折极耳合心过程;
2)极耳外侧轮廓获取
所述两个正极CCD和两个负极CCD同时拍照,正极CCD获取正极极耳外侧轮廓,负极CCD获取负极极耳外侧轮廓,完成极耳外侧轮廓获取过程;
3)柔性整形
控制中心根据极耳外侧轮廓信息,确定柔性整形气囊模块需要前进的距离,所述整形伺服电机通过丝杠驱动螺母滑块往前移动,进而驱动柔性整形气囊模块慢慢靠近极耳外侧,到达设定距离后停止运动,所述电磁阀工作,切换通气块的进气口开始充气,所述一号通气板、二号通气板、三号通气板和四号通气板端部的气囊慢慢膨胀,对极耳外侧进行柔性整形,完成柔性整形过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行业也飞速发展。目前在动力电池领域,主要分为硬壳动力电池和软包动力电池,其中硬壳动力电池占主要市场;硬壳动力电池主要由配对裸电芯、顶盖、铝壳和电解液组成,其中配对裸电芯通常有2JR和4JR,JR代表1个裸电芯,4JR配对是将4个裸电芯的正/负极极耳分别通过转接片超声波焊接连接在一起,转接片再通过激光焊接与顶盖连接在一起,然后再折极耳合心,为了防止折极耳合心后极耳内侧冗余插入极片内部导致的内短路问题,工艺上要求在折极耳合心前在极耳上面贴一层PET膜,即蓝胶,整形极耳内侧。
[0003] 但是目前的问题是,配对裸电芯折极耳合心后,极耳外侧冗余,极耳插入极片内部导致电芯内部短路,进而引起电动汽车低电压或者起火事件,给客户、公司以及新能源事业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亟需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来解决目前配对裸电芯折极耳合心之后,极耳外侧冗余,极耳插入极片内部导致电芯内部短路的难题,而目前这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市场上是没有的。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克服现有锂电池制程中配对裸电芯折极耳合心之后,极耳外侧冗余,极耳插入极片内部导致电芯内部短路的难题,本发明采用两个正极CCD和两个负极CCD获取极耳外侧轮廓,确定柔性整形气囊模块需要前进的距离,气囊膨胀后呈椭圆形对极耳外侧进行柔性整形,解决了锂电池制造工艺中的极耳外侧冗余,极耳插入极片导致电芯内部短路的技术难题。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是由裸电芯单元、折极耳单元和柔性整形单元组成的,所述裸电芯单元包括裸电芯A、裸电芯B、正极极耳、负极极耳、负极转接片、裸电芯C、裸电芯D、顶盖和正极转接片;所述折极耳单元包括左折极耳单元、顶盖固定板和右折极耳单元;所述右折极耳单元包括负极CCD、一号联轴器、翻折伺服电机、翻折板、转轴、支撑轴端和正极CCD;所述翻折板包括方形孔、支撑杆、侧立板、底板和吸盘;所述转轴包括圆形轴端和方形转轴;所述柔性整形单元包括一号柔性整形单元、二号柔性整形单元、三号柔性整形单元和四号柔性整形单元;所述一号柔性整形单元包括一号安装板、二号安装板、螺母滑块、直线导轨、整形伺服电机、二号联轴器、丝杠和柔性整形气囊模块;所述柔性整形气囊模块包括电磁阀、通气块、进气口、出气口、气囊、一号通气板、二号通气板、三号通气板和四号通气板;其特征是:所述裸电芯单元放置于折极耳单元上,所述柔性整形单元安装于折极耳单元的翻折板背部;
[0007] 所述裸电芯B放置于裸电芯A上面,裸电芯A和裸电芯B的正极极耳焊接于正极转接片上,所述裸电芯A和裸电芯B的负极极耳焊接于负极转接片上,所述裸电芯C放置于裸电芯D上面,裸电芯C和裸电芯D的正极极耳焊接于正极转接片上,所述裸电芯C和裸电芯D的负极极耳焊接于负极转接片上,所述正极转接片焊接于顶盖上,所述负极转接片焊接于顶盖上,折极耳合心前,所述裸电芯A和裸电芯B、裸电芯C和裸电芯D放置于翻折板上,所述顶盖固定于顶盖固定板上;
[0008] 所述左折极耳单元安装于顶盖固定板左侧,所述右折极耳单元安装于顶盖固定板右侧,所述左折极耳单元和右折极耳单元具有相同的结构部件;
[0009] 所述负极CCD安装于顶盖固定板侧部,所述翻折伺服电机固定于顶盖固定板的延伸板,所述翻折伺服电机通过一号联轴器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与翻折板连接,所述转轴的圆形轴端转动连接支撑轴端,所述支撑轴端设置于顶盖固定板两端,所述正极CCD安装于顶盖固定板上;所述转轴的方形转轴安装于翻折板的方形孔内,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侧立板,所述左右两侧支撑杆中间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用于固定裸电芯单元;
[0010] 所述一号柔性整形单元安装于左折极耳单元背部,用于整形裸电芯A和裸电芯B的正极极耳外侧,所述二号柔性整形单元安装于左折极耳单元背部,用于整形裸电芯A和裸电芯B的负极极耳外侧,所述三号柔性整形单元安装于右折极耳单元背部,用于整形裸电芯C和裸电芯D的正极极耳外侧,所述四号柔性整形单元安装于右折极耳单元背部,用于整形裸电芯C和裸电芯D的负极极耳外侧,所述一号柔性整形单元、二号柔性整形单元、三号柔性整形单元和四号柔性整形单元具有相同的结构部件;
[0011] 所述一号安装板安装于翻折板背部,所述二号安装板安装于一号安装板侧面,所述整形伺服电机安装于二号安装板下部,所述整形伺服电机通过二号联轴器与丝杠连接,所述螺母滑块与丝杠连接,所述螺母滑块上部与直线导轨连接,所述直线导轨安装于二号安装板下部,所述柔性整形气囊模块固定于螺母滑块上;
[0012] 所述电磁阀安装于通气块右侧,所述通气块底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一号通气板、二号通气板、三号通气板和四号通气板从下往上依次安装于通气块左侧,所述一号通气板、二号通气板、三号通气板和四号通气板端部均设置有气囊,且内部设置有通气通道,通道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
[0013] 优选地,折极耳合心后,所述正极CCD正对于正极极耳侧部,用于捕获正极极耳外侧轮廓曲线,所述负极CCD正对于负极极耳侧部,用于捕获负极极耳外侧轮廓曲线。
[0014] 具体的,所述一号通气板、二号通气板、三号通气板和四号通气板长度依次降低,递减梯度5~15mm,针对不同型号电芯具体设定,用于拟合折极耳后的极耳外轮廓。
[0015] 具体的,所述一号通气板、二号通气板、三号通气板和四号通气板端部的气囊在充气膨胀后呈椭圆形,用于拟合折极耳后的极耳外轮廓。
[0016] 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的整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折极耳合心,②极耳外侧轮廓获取,③柔性整形,其详细工作过程为:所述左折极耳单元的翻折伺服电机通过一号联轴器驱动转轴顺时针旋转,所述右折极耳单元的翻折伺服电机通过一号联轴器驱动转轴逆时针旋转,因此左折极耳单元的翻折板和右折极耳单元的翻折板慢慢靠拢,直至裸电芯B和裸电芯C贴合在一起,完成折极耳合心过程;所述两个正极CCD和两个负极CCD同时拍照,正极CCD获取正极极耳外侧轮廓,负极CCD获取负极极耳外侧轮廓,完成极耳外侧轮廓获取过程;控制中心根据极耳外侧轮廓信息,确定柔性整形气囊模块需要前进的距离,所述整形伺服电机通过丝杠驱动螺母滑块往前移动,进而驱动柔性整形气囊模块慢慢靠近极耳外侧,到达设定距离后停止运动,所述电磁阀工作,切换通气块的进气口开始充气,所述一号通气板、二号通气板、三号通气板和四号通气板端部的气囊慢慢膨胀,对极耳外侧进行柔性整形,完成柔性整形过程。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8] (1)本发明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具备自适应能力,采用两个正极CCD和两个负极CCD获取极耳外侧轮廓,确定柔性整形气囊模块需要前进的距离,气囊膨胀后呈椭圆形对极耳外侧进行柔性整形,解决了锂电池制造工艺中的极耳外侧冗余,极耳插入极片导致电芯内部短路的技术难题。
[0019] (2)本发明的折极耳单元的转轴采用方形转轴,所述方形转轴安装于翻折板的方形孔内,避免旋转打滑问题,提高了旋转精度。
[0020]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实施方案

[003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0]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及方法,具备自适应能力,采用两个正极CCD和两个负极CCD获取极耳外侧轮廓,确定柔性整形气囊模块需要前进的距离,气囊膨胀后呈椭圆形对极耳外侧进行柔性整形,解决了锂电池制造工艺中的极耳外侧冗余,极耳插入极片导致电芯内部短路的技术难题。
[0041] 参见图1至图16所示,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是由裸电芯单元1、折极耳单元2和柔性整形单元3组成的,所述裸电芯单元1包括裸电芯A 101、裸电芯B 
102、正极极耳103、负极极耳104、负极转接片105、裸电芯C 106、裸电芯D 107、顶盖108和正极转接片109;所述折极耳单元2包括左折极耳单元201、顶盖固定板202和右折极耳单元
203;所述右折极耳单元203包括负极CCD 2031、一号联轴器2032、翻折伺服电机2033、翻折板2034、转轴2035、支撑轴端2036和正极CCD 2037;所述翻折板2034包括方形孔20341、支撑杆20342、侧立板20343、底板20344和吸盘20345;所述转轴2035包括圆形轴端20351和方形转轴20352;所述柔性整形单元3包括一号柔性整形单元301、二号柔性整形单元302、三号柔性整形单元303和四号柔性整形单元304;所述一号柔性整形单元301包括一号安装板3011、二号安装板3012、螺母滑块3013、直线导轨3014、整形伺服电机3015、二号联轴器3016、丝杠
3017和柔性整形气囊模块3018;所述柔性整形气囊模块3018包括电磁阀30181、通气块
30182、进气口30183、出气口30184、气囊30185、一号通气板30186、二号通气板30187、三号通气板30188和四号通气板30189;所述裸电芯单元1放置于折极耳单元2上,所述柔性整形单元3安装于折极耳单元2的翻折板2034背部;
[0042] 参见图3至图4所示,所述裸电芯B 102放置于裸电芯A 101上面,裸电芯A 101和裸电芯B 102的正极极耳103焊接于正极转接片109上,所述裸电芯A 101和裸电芯B 102的负极极耳104焊接于负极转接片105上,所述裸电芯C 106放置于裸电芯D 107上面,裸电芯C 106和裸电芯D 107的正极极耳103焊接于正极转接片109上,所述裸电芯C 106和裸电芯D 
107的负极极耳104焊接于负极转接片105上,所述正极转接片109焊接于顶盖108上,所述负极转接片105焊接于顶盖108上,折极耳合心前,所述裸电芯A 101和裸电芯B102、裸电芯C 
106和裸电芯D 107放置于翻折板2034上,所述顶盖108固定于顶盖固定板202上;
[0043] 参见图5所示,所述左折极耳单元201安装于顶盖固定板202左侧,所述右折极耳单元203安装于顶盖固定板202右侧,所述左折极耳单元201和右折极耳单元203具有相同的结构部件;
[0044] 参见图6至图8所示,所述负极CCD 2031安装于顶盖固定板202侧部,所述翻折伺服电机2033固定于顶盖固定板202的延伸板,所述翻折伺服电机2033通过一号联轴器2032与转轴2035连接,所述转轴2035与翻折板2034连接,所述转轴2035的圆形轴端20351转动连接支撑轴端2036,所述支撑轴端2036设置于顶盖固定板202两端,所述正极CCD 2037安装于顶盖固定板202上;所述转轴2035的方形转轴20352安装于翻折板2034的方形孔20341内,所述支撑杆20342上设置有侧立板20343,所述左右两侧支撑杆20342中间设置有底板20344,所述底板20344上设置有吸盘20345,所述吸盘20345用于固定裸电芯单元1;
[0045] 参见图5所示,所述一号柔性整形单元301安装于左折极耳单元201背部,用于整形裸电芯A 101和裸电芯B 102的正极极耳103外侧,所述二号柔性整形单元302安装于左折极耳单元201背部,用于整形裸电芯A 101和裸电芯B 102的负极极耳104外侧,所述三号柔性整形单元303安装于右折极耳单元203背部,用于整形裸电芯C 106和裸电芯D 107的正极极耳103外侧,所述四号柔性整形单元304安装于右折极耳单元203背部,用于整形裸电芯C 106和裸电芯D 107的负极极耳104外侧,所述一号柔性整形单元301、二号柔性整形单元
302、三号柔性整形单元303和四号柔性整形单元304具有相同的结构部件;
[0046] 参见图12所示,所述一号安装板3011安装于翻折板2034背部,所述二号安装板3012安装于一号安装板3011侧面,所述整形伺服电机3015安装于二号安装板3012下部,所述整形伺服电机3015通过二号联轴器3016与丝杠3017连接,所述螺母滑块3013与丝杠3017连接,所述螺母滑块3013上部与直线导轨3014连接,所述直线导轨3014安装于二号安装板
3012下部,所述柔性整形气囊模块3018固定于螺母滑块3013上;
[0047] 参见图13至图14所示,所述电磁阀30181安装于通气块30182右侧,所述通气块30182底部设置有进气口30183和出气口30184,所述一号通气板30186、二号通气板30187、三号通气板30188和四号通气板30189从下往上依次安装于通气块30182左侧,所述一号通气板30186、二号通气板30187、三号通气板30188和四号通气板30189端部均设置有气囊
30185,且内部设置有通气通道,通道与进气口30183和出气口30184连通。
[0048] 参见图9至图10所示,优选地,折极耳合心后,所述正极CCD 2037正对于正极极耳103侧部,用于捕获正极极耳103外侧轮廓曲线,所述负极CCD 2031正对于负极极耳104侧部,用于捕获负极极耳104外侧轮廓曲线。
[0049] 参见图13至图14所示,具体的,所述一号通气板30186、二号通气板30187、三号通气板30188和四号通气板30189长度依次降低,递减梯度5~15mm,针对不同型号电芯具体设定,用于拟合折极耳后的极耳外轮廓。
[0050] 参见图13至图14所示,具体的,所述一号通气板30186、二号通气板30187、三号通气板30188和四号通气板30189端部的气囊30185在充气膨胀后呈椭圆形,用于拟合折极耳后的极耳外轮廓。
[0051] 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基本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16进行工作过程说明,一种动力电池用自动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的整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折极耳合心,②极耳外侧轮廓获取,③柔性整形,其详细工作过程为:所述左折极耳单元201的翻折伺服电机2033通过一号联轴器2032驱动转轴2035顺时针旋转,所述右折极耳单元203的翻折伺服电机2033通过一号联轴器2032驱动转轴2035逆时针旋转,因此左折极耳单元201的翻折板
2034和右折极耳单元203的翻折板2034慢慢靠拢,直至裸电芯B 102和裸电芯C 106贴合在一起,完成折极耳合心过程;所述两个正极CCD 2037和两个负极CCD 2031同时拍照,正极CCD 2037获取正极极耳103外侧轮廓,负极CCD 2031获取负极极耳104外侧轮廓,完成极耳外侧轮廓获取过程;控制中心根据极耳外侧轮廓信息,确定柔性整形气囊模块3018需要前进的距离,所述整形伺服电机3015通过丝杠3017驱动螺母滑块3013往前移动,进而驱动柔性整形气囊模块3018慢慢靠近极耳外侧,到达设定距离后停止运动,所述电磁阀30181工作,切换通气块30182的进气口30183开始充气,所述一号通气板30186、二号通气板30187、三号通气板30188和四号通气板30189端部的气囊30185慢慢膨胀,对极耳外侧进行柔性整形,完成柔性整形过程。
[0052]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21] 下列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0022] 图1为本发明的折极耳合心前的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等轴测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的折极耳合心前的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的折极耳合心前的配对裸电芯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的折极耳合心后的配对裸电芯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发明的折极耳合心前的折极耳单元和柔性整形单元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为本发明的本发明的折极耳合心前的右折极耳单元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发明的翻折板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为本发明的转轴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0] 图9为本发明的折极耳合心后的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等轴测图;
[0031] 图10为本发明的折极耳合心后的折极耳柔性整形装置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1为本发明的折极耳合心后的折极耳单元和柔性整形单元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2为本发明的一号柔性整形单元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3为本发明的柔性整形气囊模块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4为本发明的柔性整形气囊模块剖视图;
[0036] 图15为本发明的折极耳合心后的极耳外侧柔性整形主视图;
[0037] 图16为图15极耳外侧柔性整形的局部放大图。
[0038] 图中:1裸电芯单元,101裸电芯A,102裸电芯B,103正极极耳,104负极极耳,105负极转接片,106裸电芯C,107裸电芯D,108顶盖,109正极转接片,2折极耳单元,201左折极耳单元,202顶盖固定板,203右折极耳单元,2031负极CCD,2032一号联轴器,2033翻折伺服电机,2034翻折板,20341方形孔,20342支撑杆,20343侧立板,20344底板,20345吸盘,2035转轴,20351圆形轴端,20352方形转轴,2036支撑轴端,2037正极CCD,3柔性整形单元,301一号柔性整形单元,3011一号安装板,3012二号安装板,3013螺母滑块,3014直线导轨,3015整形伺服电机,3016二号联轴器,3017丝杠,3018柔性整形气囊模块,30181电磁阀,30182通气块,30183进气口,30184出气口,30185气囊,30186一号通气板,30187二号通气板,30188三号通气板,30189四号通气板,302二号柔性整形单元,303三号柔性整形单元,304四号柔性整形单元。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