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张良山 > 一种多功能建筑用小推车专利详情

一种多功能建筑用小推车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9-11-27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09-04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29-11-27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1922081380.7 申请日 2019-11-27
公开/公告号 CN211417350U 公开/公告日 2020-09-04
授权日 2020-09-04 预估到期日 2029-11-27
申请年 2019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62B3/04B62B3/08B62B5/00 主分类号 B62B3/04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3
权利要求数量 4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1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CN202011224627.7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张良山 当前专利权人 张良山
发明人 邱春雕 第一发明人 邱春雕
地址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盖尾镇琼峰村外顶坑59号 邮编 351252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福建省 申请人所在市 福建省莆田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建筑用小推车,包括底座,底座内腔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机和蓄电池,底座底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和底座底部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底部贯穿至固定管的外侧并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固定管、活动架、滚轮、蓄电池、电机、竖管、把手、车斗、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圆杆、支撑块、伸缩杆、弹簧、滑板、连接板、螺纹套、开口和螺纹杆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部分建筑用小推车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该建筑用小推车,具备多功能的优点。
  • 摘要附图
    一种多功能建筑用小推车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多功能建筑用小推车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多功能建筑用小推车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多功能建筑用小推车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多功能建筑用小推车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09-04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多功能建筑用小推车,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腔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机(6)和蓄电池(5),所述底座(1)底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和底座(1)底部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所述固定管(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板(16),所述滑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5),所述滑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架(3),所述活动架(3)的底部贯穿至固定管(2)的外侧并活动连接有滚轮(4),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管(7),所述竖管(7)的右侧开设有开口(19),所述开口(19)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板(17),所述竖管(7)的内腔垂直活动连接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20)表面的底部套设有螺纹套(18),所述连接板(17)的左侧与螺纹套(18)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输出端的顶部贯穿底座(1)并与螺纹杆(20)固定连接,所述竖管(7)右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的左侧与连接板(17)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车斗(9),所述车斗(9)底部左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3),两个支撑块(13)相对的一侧贯穿固定连接有圆杆(12),所述伸缩杆(14)的一端活动套设于圆杆(12)的表面,所述底座(1)顶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1),所述第一支架(1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架(10),所述第二支架(10)的顶部与车斗(9)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用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3)的底部与滚轮(4)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销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0)的底部与第一支架(11)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销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用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0)的顶端和底端与竖管(7)的连接处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螺纹套(18)的表面与竖管(7)的内壁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建筑用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3)的底部与底座(1)接触,所述固定管(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板,加强板的顶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建筑用小推车。

背景技术

[0002]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0003] 在建筑方面需要使用到小推车对建筑材料进行转运,现有的建筑用小推车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具备自动卸料的功能,因此在卸料的时候,都是人工手动卸料,从而增加了劳动量,此外由于一些建筑工地,路面较为颠簸,由于现有的建筑用小推车不具备减震的功能,因此车身在移动时会产生较大的晃动,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建筑用小推车,具备多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部分建筑用小推车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建筑用小推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机和蓄电池,所述底座底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和底座底部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底部贯穿至固定管的外侧并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右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竖管的内腔垂直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的底部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连接板的左侧与螺纹套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的顶部贯穿底座并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竖管右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左侧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车斗,所述车斗底部左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相对的一侧贯穿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活动套设于圆杆的表面,所述底座顶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与车斗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0006] 优选的,所述活动架的底部与滚轮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销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与第一支架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销活动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和底端与竖管的连接处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的表面与竖管的内壁活动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底部与底座接触,所述固定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板,加强板的顶部与底座固定连接。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固定管、活动架、滚轮、蓄电池、电机、竖管、把手、车斗、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圆杆、支撑块、伸缩杆、弹簧、滑板、连接板、螺纹套、开口和螺纹杆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部分建筑用小推车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该建筑用小推车,具备多功能的优点,值得推广。
[0011]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轴承,方便螺纹杆安装并使用,通过设置第一轴销,方便活动架与滚轮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轴销,方便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活动连接,通过设置开口,方便连接板安装并使用,通过设置支撑块,起到支撑车斗的作用,同时方便圆杆进行安装,通过设置加强板,增加了固定管与底座固定安装在一起。

实施方案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9]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0] 本实用新型中的底座1、固定管2、活动架3、滚轮4、蓄电池5、电机6、竖管7、把手8、车斗9、第二支架10、第一支架11、圆杆12、支撑块13、伸缩杆14、弹簧15、滑板16、连接板17、螺纹套18、开口19和螺纹杆20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21] 请参阅图1-4,一种多功能建筑用小推车,包括底座1,底座1内腔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机6和蓄电池5,底座1底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和底座1底部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固定管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板16,滑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5,滑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架3,活动架3的底部贯穿至固定管2的外侧并活动连接有滚轮4,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管7,竖管7的右侧开设有开口19,开口19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板17,竖管7的内腔垂直活动连接有螺纹杆20,螺纹杆20表面的底部套设有螺纹套18,连接板
17的左侧与螺纹套18固定连接,电机6输出端的顶部贯穿底座1并与螺纹杆20固定连接,竖管7右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14,伸缩杆14的左侧与连接板17固定连接,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车斗9,车斗9底部左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3,两个支撑块13相对的一侧贯穿固定连接有圆杆12,伸缩杆4的一端活动套设于圆杆12的表面,底座1顶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1,第一支架1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架10,第二支架10的顶部与车斗9固定连接,底座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8;
[0022] 活动架3的底部与滚轮4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销活动连接,第二支架10的底部与第一支架11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销活动连接,螺纹杆20的顶端和底端与竖管7的连接处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螺纹套18的表面与竖管7的内壁活动连接,支撑块13的底部与底座1接触,固定管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板,加强板的顶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
[0023] 通过设置轴承,方便螺纹杆20安装并使用,通过设置第一轴销,方便活动架3与滚轮4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轴销,方便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0活动连接,通过设置开口19,方便连接板17安装并使用,通过设置支撑块13,起到支撑车斗9的作用,同时方便圆杆12进行安装,通过设置加强板,增加了固定管2与底座1固定安装在一起。
[0024] 使用时,使用者将建筑材料装进车斗9内,随后通过把手8推动该小推车,小推车利用滚轮4在地面移动,当遭遇颠簸路面后,滚轮4在凹凸路面的支撑下带动活动架3移动,活动架3移动时通过滑板16挤压弹簧15,弹簧15起到减震滤震的作用,当需要卸料时,启动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20旋转,螺纹杆20旋转时通过螺纹传动带动螺纹套18向上移动,螺纹套18移动时通过连接板17带动伸缩杆14移动,伸缩杆14通过圆杆12带动支撑块13升起,支撑块13带动车斗9的左端升起,车斗9的右侧通过第二支架10围绕第一支架11做原地旋转运动,使得车斗9呈现倾斜的状态,方便排出建筑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伸缩杆14会在圆杆12的移动下逐渐伸长。
[0025] 综上所述:该多功能建筑用小推车,通过设置底座1、固定管2、活动架3、滚轮4、蓄电池5、电机6、竖管7、把手8、车斗9、第二支架10、第一支架11、圆杆12、支撑块13、伸缩杆14、弹簧15、滑板16、连接板17、螺纹套18、开口19和螺纹杆20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部分建筑用小推车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
[002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的剖视图一;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的剖视图二。
[0016] 图中:1底座、2固定管、3活动架、4滚轮、5蓄电池、6电机、7竖管、8把手、9车斗、10第二支架、11第一支架、12圆杆、13支撑块、14伸缩杆、15弹簧、16滑板、17连接板、18螺纹套、19开口、20螺纹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