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徐品波 > 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专利详情

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11-26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1-10-29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0-11-26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022787287.0 申请日 2020-11-26
公开/公告号 CN214532755U 公开/公告日 2021-10-29
授权日 2021-10-29 预估到期日 2030-11-26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2022-12-26
分类号 E06C5/04E06C5/42 主分类号 E06C5/04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2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CN202111535989.2
专利权维持 1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徐品波 当前专利权人 徐品波
发明人 徐品波 第一发明人 徐品波
地址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古湖街道隆华路一段51号11栋1单元4楼1号 邮编 610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四川省 申请人所在市 四川省内江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转动卡设有第一救援梯,所述第一救援梯侧面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内部卡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扶杆,所述第一救援梯上表面滑动设有第二救援梯,所述第一扶杆侧面活动插设有第二扶杆,所述双头螺纹杆能够贯穿底板并螺纹卡设在限位箱内,所述双头螺纹杆端部设有第二齿轮,所述限位箱内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表面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侧面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带动移动块移动推动救援梯上升或者下降,以适应不同建筑高度要求,且升起速度快,为救援节省时间。
  • 摘要附图
    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10-29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设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内部转动卡设有第一救援梯(2),所述第一救援梯(2)侧面设有卡块(21),所述卡块(21)内部卡设有固定柱(34),所述固定柱(34)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扶杆(3),所述第一救援梯(2)上表面滑动设有第二救援梯(4),所述第一扶杆(3)侧面活动插设有第二扶杆(31),所述第二扶杆(31)与固定柱(34)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侧面螺纹插设有双头螺纹杆(5),所述底板(1)侧面设有限位箱(13),所述双头螺纹杆(5)能够贯穿底板(1)并螺纹卡设在限位箱(13)内,所述双头螺纹杆(5)端部设有第二齿轮(61),所述限位箱(13)内部设有限位块(131),所述限位块(131)上表面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侧面设有第一齿轮(52),所述第一齿轮(52)与第二齿轮(61)啮合,所述双头螺纹杆(5)外部螺纹套设有移动块(51),所述底板(1)内部设有滑杆(15),所述移动块(51)滑动卡设在滑杆(15)上,所述移动块(51)上表面设有限位板(511),所述限位板(511)侧面设有转轴(512),所述转轴(512)外部转动套设有第二转环(711),所述第二转环(711)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71),所述第一支撑杆(71)端部转动连接有升降板(7),所述升降板(7)上表面铰接有第二支撑杆(72),所述第二支撑杆(72)与第一救援梯(2)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下表面设有滚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内部设有第一转环(14),所述双头螺纹杆(5)端部与第一转环(1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杆(3)上表面活动插设有第二固定杆(33),所述第一扶杆(3)和第二扶杆(31)上表面阵列开设有第二固定孔(32),所述第二固定杆(33)能够活动插入第二固定孔(3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救援梯(4)下表面设有滑块(41),所述滑块(41)滑动卡设在第一救援梯(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救援梯(2)侧面阵列开设有第一固定孔(22),所述滑块(41)侧面活动插设有第三固定杆(411),所述第三固定杆(411)能够贯穿滑块(41)并活动插入第一固定孔(2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21)侧面开设有卡槽(211),所述固定柱(34)活动卡设在卡槽(211)内,所述卡块(21)侧面活动插设有第一固定杆(212),所述第一固定杆(212)能够贯穿卡块(21)并活动插入固定柱(34)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成为城市发展的名片,然而高层建筑出现火灾时,会造成救灾难度大,目前一般在建筑楼层的外侧设置消防楼梯,用于火灾时,人员的逃生,这样极大了浪费土地资源的同时,使用率不高,消防云梯是供消防人员进行登高扑救高层建筑、高大设施、油罐等火灾和营救被困人员的消防设备,一般由消防车上转载升降梯,进行对折叠平台的提升,实现对高楼层的消防作业,但传统救援梯升降缓慢,且面对不同高度的建筑时,通过消防车运输不太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转动卡设有第一救援梯,所述第一救援梯侧面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内部卡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扶杆,所述第一救援梯上表面滑动设有第二救援梯,所述第一扶杆侧面活动插设有第二扶杆,所述第二扶杆与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侧面螺纹插设有双头螺纹杆,所述底板侧面设有限位箱,所述双头螺纹杆能够贯穿底板并螺纹卡设在限位箱内,所述双头螺纹杆端部设有第二齿轮,所述限位箱内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表面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侧面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双头螺纹杆外部螺纹套设有移动块,所述底板内部设有滑杆,所述移动块滑动卡设在滑杆上,所述移动块上表面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侧面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外部转动套设有第二转环,所述第二转环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端部转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表面铰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救援梯转动连接,所述底板下表面设有滚轮。
[0005] 优选的,所述第一救援梯侧面阵列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滑块侧面活动插设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能够贯穿滑块并活动插入第一固定孔内。
[0006] 优选的,所述底板内部设有第一转环,所述双头螺纹杆端部与第一转环转动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扶杆上表面活动插设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扶杆和第二扶杆上表面阵列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杆能够活动插入第二固定孔内,所述底板下表面设有滚轮。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二救援梯下表面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卡设在第一救援梯上。
[0009] 优选的,所述卡块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柱活动卡设在卡槽内,所述卡块侧面活动插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能够贯穿卡块并活动插入固定柱内。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 1、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带动移动块移动推动救援梯上升或者下降,以适应不同建筑高度要求,且升起速度快,为救援节省时间;
[0012] 2、设置可滑动的第一救援梯和第二救援梯,可及时调整救援梯长度,以适应不同救援要求,不用时可折叠,节省体积;
[0013] 3、在底板下表面设有滚轮,待救援梯折叠完毕后可通过滚轮移动,待消防车不便于进入时,可通过滚轮移动,节省时间。

实施方案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请参阅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消防快速逃生救援梯,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设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内部转动卡设有第一救援梯2,使得第一救援梯2可以不同角度转动,所述第一救援梯2侧面设有卡块21,所述卡块21内部卡设有固定柱34,所述固定柱34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扶杆3,所述第一救援梯2上表面滑动设有第二救援梯4,可延长救援梯长度,所述第一扶杆3侧面活动插设有第二扶杆31,所述第二扶杆31与固定柱34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侧面螺纹插设有双头螺纹杆5,所述底板1侧面设有限位箱13,所述双头螺纹杆5能够贯穿底板1并螺纹卡设在限位箱13内,所述双头螺纹杆5端部设有第二齿轮61,所述限位箱13内部设有限位块131,所述限位块131上表面设有电机6,以固定电机6,所述电机6侧面设有第一齿轮52,所述第一齿轮52与第二齿轮61啮合,所述双头螺纹杆5外部螺纹套设有移动块51,若发生大火需要使用救援梯时,连接电机6电源,电机6转动带动第二齿轮61转动,第二齿轮61与第一齿轮52啮合,第二齿轮61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2转动,第一齿轮52侧面固定连接有双头螺纹杆5,第一齿轮52转动带动双头螺纹杆5转动,双头螺纹杆5转动带动两个移动块51同时往外或往内移动,移动块51上表面转动设有第一支撑杆71,第一支撑杆71端部转动连接有升降板7,移动块51滑动推动升降板7上升或下降,所述底板1内部设有滑杆15,所述移动块51滑动卡设在滑杆15上,所述移动块51上表面设有限位板511,所述限位板511侧面设有转轴512,所述转轴512外部转动套设有第二转环711,所述第二转环
711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71,所述第一支撑杆71端部转动连接有升降板7,所述升降板7上表面铰接有第二支撑杆72,所述第二支撑杆72与第一救援梯2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下表面设有滚轮11。
[0021] 所述底板1内部设有第一转环14,所述双头螺纹杆5端部与第一转环14转动连接,方便双头螺纹杆5转动。
[0022] 所述第一扶杆3上表面活动插设有第二固定杆33,所述第一扶杆3和第二扶杆31上表面阵列开设有第二固定孔32,所述第二固定杆33能够活动插入第二固定孔32内,以连接第一扶杆3与第二扶杆31。
[0023] 所述第二救援梯4下表面设有滑块41,所述滑块41滑动卡设在第一救援梯2上,方便第二救援梯4滑动。
[0024] 所述第一救援梯2侧面阵列开设有第一固定孔22,所述滑块41侧面活动插设有第三固定杆411,所述第三固定杆411能够贯穿滑块41并活动插入第一固定孔22内以此固定第二救援梯4。
[0025] 所述卡块21侧面开设有卡槽211,所述固定柱34活动卡设在卡槽211内,所述卡块21侧面活动插设有第一固定杆212,所述第一固定杆212能够贯穿卡块21并活动插入固定柱
34内,以固定固定柱34。
[0026] 工作原理:在平时救援梯呈压缩状态,若发生大火需要使用救援梯时,连接电机6电源,电机6转动带动第二齿轮61转动,第二齿轮61与第一齿轮52啮合,第二齿轮61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2转动,第一齿轮52侧面固定连接有双头螺纹杆5,第一齿轮52转动带动双头螺纹杆5转动,双头螺纹杆5外部螺纹套设有移动块51,移动块51滑动卡设在滑杆15上,双头螺纹杆5转动带动两个移动块51同时往外或往内移动,移动块51上表面转动设有第一支撑杆71,第一支撑杆71端部转动连接有升降板7,移动块51滑动推动升降板7上升或下降,升降板
7上表面铰接有第二支撑杆72,第二支撑杆72与第一救援梯2转动连接,升降板7上升推动第一救援梯2转动,可推动第一救援梯2呈现不同角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着火情况,在第一救援梯2端部滑动设有第二救援梯4,若第一救援梯2长度不够时,滑动第二救援梯4可延长长度,待延长到合适长度时,可通过第三固定杆411插入滑块41内固定,在底板1下表面设有滚轮11,方便救援梯移动,缩短移动时间。
[002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另一种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另一种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内部示意图;
[0018] 图中:1、底板;11、滚轮;12、固定块;13、限位箱;14、第一转环;15、滑杆;131、限位块;2、第一救援梯;21、卡块;22、第一固定孔;211、卡槽;212、第一固定杆;3、第一扶杆;31、第二扶杆;32、第二固定孔;33、第二固定杆;34、固定柱;4、第二救援梯;41、滑块;411、第三固定杆;5、双头螺纹杆;51、移动块;52、第一齿轮;511、限位板;512、转轴;6、电机;61、第二齿轮;7、升降板;71、第一支撑杆;72、第二支撑杆;711、第二转环。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