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安徽海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车厢专利详情

一种车厢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5-11-25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7-06-23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0-02-14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5-11-25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510856430.8 申请日 2015-11-25
公开/公告号 CN106741217B 公开/公告日 2020-02-14
授权日 2020-02-14 预估到期日 2035-11-25
申请年 2015年 公开/公告年 2020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62D33/02 主分类号 B62D33/0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4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205256467U、CN2846221Y、CN201971073U、US2007222259A1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6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安徽海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安徽海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海 第一发明人 陈海
地址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经济开发区府后路3号 邮编 2363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安徽省 申请人所在市 安徽省阜阳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厢,包括车厢本体,车厢本体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挡板,车厢本体的上表面为平面。车厢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装置一和固定装置二,固定装置一和固定装置二结构相同,固定装置一和固定装置二均包括支撑柱、油缸二、导柱二和压板,两个支撑柱竖直固定安装于车厢本体的左右两侧,支撑柱内开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二,油缸二安装于导向孔二内,油缸二上端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导柱二,导柱二与导向孔二相适配,导柱二的顶部内安装有马达,压板铰接于导柱二的顶端,压板与马达传动连接。解决了现有自动装卸车在装卸长宽尺寸较大的货物时存在两侧受限和装载不稳易向后倾倒的问题。
  • 摘要附图
    一种车厢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车厢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车厢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车厢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车厢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车厢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0-02-14 授权
2 2017-06-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2D 33/02 专利申请号: 201510856430.8 申请日: 2015.11.25
3 2017-05-31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车厢,包括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的底部安装有车架,所述车架为框架结构,所述车架的底部左右并排安装有两个导轨,所述导轨的内部开有前后贯通的导向孔一,所述导轨前部的导向孔一内铰接有油缸一,所述油缸一活塞杆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导柱一,所述导柱一后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货叉,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面开有凹槽,所述导柱一、连接板、货叉和活动板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板和货叉的底部平齐,所述货叉的顶部高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所述活动板的后端与连接板的后端平齐,所述活动板的前端突出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活动板的前部延伸至车厢本体内,两所述导柱一中间的车架底面的后部左右并排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所述车厢本体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车厢本体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车厢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装置一和固定装置二,所述固定装置一和固定装置二结构相同,所述固定装置一和固定装置二均包括支撑柱、油缸二、导柱二和压板,两个所述支撑柱竖直固定安装于所述车厢本体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柱内开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二,所述油缸二安装于所述导向孔二内,所述油缸二上端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所述导柱二,所述导柱二与所述导向孔二相适配,所述导柱二的顶部内安装有马达,所述压板铰接于所述导柱二的顶端,所述压板与所述马达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一和固定装置二关于所述车厢本体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半圆形、梯形、圆形、椭圆形或半椭圆形中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其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横截面的中空结构形状为圆形、矩形、椭圆形或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导柱二的顶端,所述压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车厢本体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底面和车厢前部所述挡板的后端面均安装有压力感应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自动装卸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厢。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自动装卸机械有的需要借助其它设备装载,如自卸工程车,有的不适合较远距离运输,如叉车,对于建筑工地、砖厂等场所的货物进行中远距离运输时不够实用,不能够满足快速装卸货物和中远距离运输的要求。
[0003] 中国专利专利号“2015209318293”公开的“一种车厢”在装卸长宽尺寸较大的货物时存在两侧受限和装载不稳易向后倾倒。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车厢,解决了现有自动装卸车在装卸长宽尺寸较大的货物时存在两侧受限和装载不稳易向后倾倒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车厢,包括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的底部安装有车架,所述车架为框架结构,所述车架的底部左右并排安装有两个导轨,所述导轨的内部开有前后贯通的导向孔一,所述导轨前部的导向孔一内铰接有油缸一,所述油缸一活塞杆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导柱一,所导柱一后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货叉,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面开有凹槽,所述导柱一、连接板、货叉和活动板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板和货叉的底部平齐,所述货叉的顶部高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所述活动板的后端与连接板的后端平齐,所述活动板的前端突出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活动板的前部延伸至车厢本体内,所述两导柱一中间的车架底面的后部左右并排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所述车厢本体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车厢本体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车厢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装置一和固定装置二,所述固定装置一和固定装置二结构相同,所述固定装置一和固定装置二均包括支撑柱、油缸二、导柱二和压板,两个所述支撑柱竖直固定安装于所述车厢本体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柱内开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二,所述油缸二安装于所述导向孔二内,所述油缸二上端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所述导柱二,所述导柱二与所述导向孔二相适配,所述导柱二的顶部内安装有马达,所述压板铰接于所述导柱二的顶端,所述压板与所述马达传动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一和固定装置二关于所述车厢本体对称。
[0008] 优选的,所述导轨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半圆形、梯形、圆形、椭圆形或半椭圆形中空结构。
[0009] 优选的,所述导轨的横截面的中空结构形状为圆形、矩形、椭圆形或三角形。
[0010]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导柱二的顶端,所述压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车厢本体一侧。
[0011]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底面和所述车厢前部挡板的后端面均安装有压力感应装置。
[001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车厢,通过在车厢本体两侧安装固定装置一和固定装置二,及车厢本体的上表面为平面结构,解决了现有自动装卸车在装卸长宽尺寸较大的货物时存在两侧受限和装载不稳易向后倾倒的问题。同时在压板和挡板上安装压力感应装置检测装载压力,避免在装载易损坏货物时压力过大损坏货物。

实施方案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 实施例
[0029] 如图1-5所示,一种车厢,包括车厢本体1,所述车厢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车架11,所述车架11为框架结构,所述车架11的底部左右并排安装有两个导轨12,所述导轨12的内部开有前后贯通的导向孔一13,所述导轨12前部的导向孔一13内铰接有油缸一14,所述油缸一14活塞杆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导柱一15,所导柱一15后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的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货叉17,所述连接板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板18,所述活动板18的顶面开有凹槽,所述导柱一15、连接板16、货叉17和活动板18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板
16和货叉17的底部平齐,所述货叉17的顶部高于所述连接板16的顶部,所述活动板18的后端与连接板16的后端平齐,所述活动板18的前端突出于所述连接板16,所述活动板18的前部延伸至车厢本体1内,所述两导柱一15中间的车架11底面的后部左右并排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所述车厢本体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挡板19,所述车厢本体1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车厢本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装置一2和固定装置二3,所述2和3结构相同,所述固定装置一2和固定装置二3均包括支撑柱21、油缸二22、导柱二23和压板24,两个所述支撑柱21竖直固定安装于所述车厢本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柱21内开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二25,所述油缸二22安装于所述导向孔二25内,所述油缸二22上端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所述导柱二23,所述导柱二23与所述导向孔二25相适配,所述导柱二23的顶部内安装有马达(图中未画出),所述压板24铰接于所述导柱二23的顶端,所述压板24与所述马达传动连接。
[0030] 所述固定装置一2和固定装置二3关于所述车厢本体1对称,所述导轨12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半圆形、梯形、圆形、椭圆形或半椭圆形中空结构。所述导轨12的横截面的中空结构形状为圆形、矩形、椭圆形或三角形。所述压板24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导柱二23的顶端,所述压板2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车厢本体1一侧,所述压板24的底面和所述车厢前部挡板19的后端面均安装有压力感应装置4。
[003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车厢,通过在车厢本体1两侧安装固定装置一2和固定装置二3,及车厢本体1的上表面为平面结构,解决了现有自动装卸车在装卸长宽尺寸较大的货物时存在两侧受限和装载不稳易向后倾倒的问题。同时在压板24和挡板19上安装压力感应装置4检测装载压力,避免在装载易损坏货物时压力过大损坏货物。
[0032]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一种车厢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车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车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车厢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车厢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车厢的透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0020] 1.车厢本体      2.固定装置一  3.固定装置二
[0021] 4.压力感应装置  11.车架       12.导轨
[0022] 13.导向孔一     14.油缸一     15.导柱一
[0023] 16.连接板       17.货叉       18.活动板
[0024] 19.挡板         21.支撑柱     22.油缸二
[0025] 23.导柱二       24.压板       25.导向孔二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