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0002]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通常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中药蒸煮装置。
[0003] 中国专利公开了中药蒸煮装置,其公开号为(CN208464653U),该专利技术既能进行水煮,也能进行熏蒸,且高温蒸汽二次利用,大大节约了能源的使用,并对排出的蒸汽降温,避免发生蒸汽烫伤事故,但是,该专利的数层蒸板与蒸煮罐内壁卡接,该技术方案说到根据熏蒸力度将力度大药材放置在底层蒸板,力度小的放置在顶层蒸板,药材由于自身特性会具有不同的熏蒸力度与熏蒸时间,通过蒸板进行熏蒸时,假设位于中层或者底层的药材需要提前取出时,需要将设备进行关闭后再进行拿取,进而使热量散失并且操作繁琐。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中药加工的高温蒸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药加工的高温蒸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用于中药加工的高温蒸煮装置,包括蒸煮罐,所述蒸煮罐底部设有水煮腔,所述蒸煮罐顶部设有调气扇,所述蒸煮罐一侧开设有与蒸屉配合的若干个竖直分布的蒸槽,所述蒸槽内插接有所述蒸屉,所述蒸屉包括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与后板相对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前凸起板、后凸起板,所述前凸起板与后凸起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杆,所述侧杆位于所述前凸起板、后凸起板的两端,所述前凸起板与后凸起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支撑杆,所述前凸起板、后凸起板与所述蒸槽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杆上端面放置有蒸盘,所述前板外壁通过支耳铰接有拉杆。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煮罐一侧铰接有操作门,所述操作门位于所述蒸屉的右侧。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杆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对所述蒸盘保护的防护板。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杆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两端延伸至所述前凸起板、所述后凸起板的侧壁,所述蒸槽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限位筋。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筋的形状为矩形。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盘底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煮罐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蒸屉配合的支撑筋,所述后板位于所述支撑筋的上方且与所述支撑筋接触。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蒸煮罐侧面开设有多个蒸槽,通过蒸屉与蒸盘对不同的药材进行熏蒸,开启时,通过拉杆拉动蒸屉滑出,此时由于拉杆自身具有一定长度,此时蒸汽不会影响到操作人员,并且在拉动的同时,后板顺着拉杆的拉力方向滑出,此时后凸起板对蒸槽内壁进行封堵,此时可以将药材晾凉再拿取,通过该装置可以根据不同药材的熏蒸时间快速装卸,并且在装卸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对蒸槽进行封堵,减少蒸煮罐内热能的流失,并且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