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专利详情

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5-11-04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16-02-03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7-07-07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5-11-04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1510741692.X 申请日 2015-11-04
公开/公告号 CN105218395B 公开/公告日 2017-07-07
授权日 2017-07-07 预估到期日 2035-11-04
申请年 2015年 公开/公告年 2017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C07C245/08 主分类号 C07C245/08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7
权利要求数量 8 非专利引证数量 1
引用专利数量 2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1、全文. Raffaello Fusco等.Non conventionalsyntheses of heterocycliccompounds.3.synthesis of indazolederivatives《.J. Heterocyclic Chem.》.1987,第24卷(第3期),第773-778页. Deng, Hong 等.A Unique Alkylation ofAzobenzenes with Allyl Acetates by RhIII-Catalyzed C-H Functionalization《.OrganicLetters》.2015,第17卷(第10期),第2450−2453页.;
引用专利 GB1057360、CN104230747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5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转让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申请权转移、授权、权利转移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安徽诚强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姿杏、邹咏、陈昌龙 第一发明人 陈姿杏
地址 安徽省滁州市花园东路555号3号厂房 邮编 239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3
申请人所在省 安徽省 申请人所在市 安徽省滁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式(IV)所示偶氮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有机溶剂中,于催化剂、助剂、促进剂和碱存在下,下式(I)化合物、下式(II)化合物和下式(III)在70‑80℃下搅拌反应7‑10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从而得到所述式(IV)化合物,其中,R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素。所述方法通过合适的三组分反应底物,并使用催化剂、助剂、促进剂和碱,以及有机溶剂组成的复合反应体系,从而可以高产率得到目的产物,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工业化生产潜力。
  • 摘要附图
    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0006]
    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0008]
    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0012]
    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0034]
    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0039]
    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0044]
    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0049]
    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0060]
    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0070]
    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说明书附图:[0075]
    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3-30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1.03.17 专利权人由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安徽诚强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由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花园东路555号3号厂房变更为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徽州南路566号
2 2017-07-07 授权
3 2017-06-09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7.05.22 申请人由杨海霞变更为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由201112 上海市闵行区浦秀路598弄12号201室变更为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花园东路555号3号厂房
4 2017-06-09 著录事项变更 发明人由张妍 杨海霞变更为陈姿杏 邹咏 陈昌龙
5 2016-02-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C07C 245/08 专利申请号: 201510741692.X 申请日: 2015.11.04
6 2016-01-06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下式(IV)所示偶氮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有机溶剂中,于催化剂、助剂、促进剂和碱存在下,下式(I)化合物、下式(II)化合物和下式(III)在70-80℃下搅拌反应7-10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从而得到所述式(IV)化合物,
其中,R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素;
所述催化剂为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与有机镍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1,
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与有机镍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
所述有机镍化合物为二(三苯基膦)氯化镍、二(三环己基膦)氯化镍或双(1,5-环辛二烯)镍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助剂为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镉;
所述促进剂为频哪醇硼烷与三氟化硼乙醚的混合物,其中频哪醇硼烷与三氟化硼乙醚的摩尔比为1: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为碳酸钠、碳酸铯、磷酸钠、磷酸钾、乙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叔丁醇钾、乙醇钠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为碳酸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以及所述式(I)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的摩尔比均为1:1.4-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
1:0.05-0.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与助剂的摩尔比为1:
0.1-0.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与促进剂的摩尔比为
1:0.1-0.2。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为1:1.2-1.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更尤其是涉及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过渡金属参与的催化C-H键形成的反应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是由于其在合成化学中的便捷性、高效性等。因而,开发多种适用于不同底物的新型C-H键形成的催化反应方法是十分有意义的。
[0003] 乙酸烯丙酯是一种重要的烯丙基化试剂,其常用于有机化学中的构型转换之中,但是乙酸烯丙酯及其衍生物在C-H键形成反应中往往产生烯丙基化或烯烃化的产物,并且许多现有技术均已见诸报道,例如:
[0004] Wang Honggen等(“Mild Rhodium(III)-Catalyzed Direct C-H Allylation of Arenes with Allyl Carbonates”,Angew.Chem.Int.Ed.,2013,52,5386–5389)报道了一种由Rh(III)催化的C-H烯丙基化反应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0005]
[0006] Feng Chao等(“Oxidant-Free Rh(III)-Catalyzed Direct CH Olefination of Arenes with Allyl Acetates”,Organic Letters,2013,15,3670-3673)报道了一种芳烃与醋酸烯丙酯的催化C-H烯烃化反应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0007]
[0008]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乙酸烯丙酯参与的反应,但使用乙酸烯丙酯参与的偶氮化合物的合成却少有报道。因此,对于该类偶氮化合物的合成仍存在继续研究的必要,这正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基础和动力。

发明内容

[0009] 为了寻求偶氮化合物的新型合成方法,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付出了足够的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10]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内容涉及一种下式(IV)所示偶氮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有机溶剂中,于催化剂、助剂、促进剂和碱存在下,下式(I)化合物、下式(II)化合物和下式(III)在70-80℃下搅拌反应7-10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从而得到所述式(IV)化合物,
[0011]
[0012] 其中,R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素。
[0013] 其中,Ac即为常规所指的乙酰基。
[0014]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C1-C6烷基的含义是指具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非限定性地例如可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或正己基等。
[0015]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C1-C6烷氧基的含义是指具有上述含义的C1-C6烷基与氧原子相连后得到的基团。
[0016]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卤素为卤族元素,例如可为F、Cl、Br或I。
[0017]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催化剂为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与有机镍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与有机镍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例如可为1:1、1:1.5或1:2。
[0018] 其中,所述有机镍化合物为二(三苯基膦)氯化镍(NiCl2(PPh3)2)、二(三环己基膦)氯化镍(NiCl2(PCy3)2)或双(1,5-环辛二烯)镍(Ni(COD)2)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NiCl2(PCy3)2。
[0019]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助剂为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镉。
[0020]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促进剂为频哪醇硼烷与三氟化硼乙醚的混合物,其中频哪醇硼烷与三氟化硼乙醚的摩尔比为1:2-3,例如可为1:2、1:2.5或1:3。
[0021]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碱为碳酸钠、碳酸铯、磷酸钠、磷酸钾、乙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叔丁醇钾、乙醇钠等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碳酸铯。
[0022]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有机溶剂为质量比为8:1的1,4-二氧六环与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乙酸盐的混合物(例如可将1质量份的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乙酸盐加入到8质量份的1,4-二氧六环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有机溶剂)。
[0023]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并没有严格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选择与确定,例如其用量大小以方便反应进行和后处理即可,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0024]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以及所述式(I)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的摩尔比均为1:1.4-2,例如可为1:1.4、1:1.6、1:1.8或1:2。
[0025]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5-0.1,即所述式(I)化合物的摩尔用量与构成所述催化剂的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与有机镍化合物的总摩尔用量的比为1:0.05-0.1,例如可为1:0.05、1:0.07、1:0.09或1:0.1。
[0026]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助剂的摩尔比为1:0.1-0.2,例如可为1:0.1、1:0.15或1:0.2。
[0027]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促进剂的摩尔比为1:0.1-0.2,即所述式(I)化合物的摩尔用量与构成所述促进剂的频哪醇硼烷与三氟化硼乙醚的总摩尔用量的比为1:0.1-0.2,例如可为1:0.1、1:0.15或1:0.2。
[0028]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为1:1.2-1.8,例如可为1:1.2、1:1.4、1:1.6或1:1.8。
[0029]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反应结束后的后处理具体如下: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将滤液调节pH值为中性,然后用饱和食盐水充分震荡洗涤,再用二氯甲烷萃取2-3次,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浓缩,残留物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等体积比的丙酮与石油醚的混合物作为洗脱液,从而得到所述式(IV)化合物。
[0030]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合适的三组分反应底物,并使用催化剂、助剂、促进剂和碱,以及有机溶剂组成的复合反应体系,从而可以高产率得到目的产物,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工业化生产潜力。

实施方案

[0031]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0032] 实施例1
[0033]
[0034] 室温下,向适量有机溶剂(为质量比为8:1的1,4-二氧六环与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乙酸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mol上式(I)化合物、140mmol上式(II)化合物、200mmol上式(III)化合物、5mmol催化剂(为2.5mmol 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与2.5mmol NiCl2(PCy3)2的混合物)、10mmol助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镉、10mmol促进剂(为
3.3mmol频哪醇硼烷与6.7mmol三氟化硼乙醚的混合物)和120mmol碱碳酸铯,然后升温至7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10小时;
[0035] 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将滤液调节pH值为中性,然后用饱和食盐水充分震荡洗涤,再用二氯甲烷萃取2-3次,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浓缩,残留物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等体积比的丙酮与石油醚的混合物作为洗脱液,从而得到上式(IV)化合物,产率为96.8%。
[0036] 1H NMR(CDCl3,400MHz):δ7.96(d,J=7.2Hz,2H),7.72(d,J=8.0Hz,1H),7.55-7.48(m,3H),7.44-7.32(m,3H),4.17(t,J=6.4Hz,2H),3.24(t,J=7.6Hz,2H),2.10-2.04(m,5H)。
[0037] 实施例2
[0038]
[0039] 室温下,向适量有机溶剂(为质量比为8:1的1,4-二氧六环与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乙酸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mol上式(I)化合物、170mmol上式(II)化合物、170mmol上式(III)化合物、7.5mmol催化剂(为3mmol 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与4.5mmol NiCl2(PCy3)2的混合物)、15mmol助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镉、14mmol促进剂(为
4mmol频哪醇硼烷与10mmol三氟化硼乙醚的混合物)和150mmol碱碳酸铯,然后升温至75℃,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8小时;
[0040] 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将滤液调节pH值为中性,然后用饱和食盐水充分震荡洗涤,再用二氯甲烷萃取2-3次,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浓缩,残留物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等体积比的丙酮与石油醚的混合物作为洗脱液,从而得到上式(IV)化合物,产率为96.5%。
[0041] 1H NMR(CDCl3,400MHz):δ7.89(d,J=8.4Hz,2H),7.73(d,J=8.8Hz,1H),7.02(d,J=8.4Hz,2H),6.84-6.81(m,2H),4.15(t,J=6.4Hz,2H),3.89(s,3H),3.87(s,3H),3.22(t,J=7.6Hz,2H),2.09-2.02(m,5H)。
[0042] 实施例3
[0043]
[0044] 室温下,向适量有机溶剂(为质量比为8:1的1,4-二氧六环与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乙酸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mol上式(I)化合物、200mmol上式(II)化合物、140mmol上式(III)化合物、10mmol催化剂(为3.4mmol 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与6.6mmol NiCl2(PCy3)2的混合物)、20mmol助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镉、20mmol促进剂(为
5mmol频哪醇硼烷与15mmol三氟化硼乙醚的混合物)和180mmol碱碳酸铯,然后升温至8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7小时;
[0045] 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将滤液调节pH值为中性,然后用饱和食盐水充分震荡洗涤,再用二氯甲烷萃取2-3次,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浓缩,残留物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等体积比的丙酮与石油醚的混合物作为洗脱液,从而得到上式(IV)化合物,产率为96.4%。
[0046] 1H NMR(CDCl3,400MHz):δ7.61(d,J=8.0Hz,1H),7.42-7.38(m,2H),7.31-7.28(m,1H),7.23-7.19(m,3H),4.07(t,J=6.4Hz,2H),2.91(t,J=7.6Hz,2H),2.73(s,3H),2.39(s,3H),1.97(s,3H),1.95-1.91(m,2H)。
[0047] 实施例4
[0048]
[0049] 室温下,向适量有机溶剂(为质量比为8:1的1,4-二氧六环与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乙酸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mol上式(I)化合物、150mmol上式(II)化合物、180mmol上式(III)化合物、8mmol催化剂(为4mmol 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与4mmol NiCl2(PCy3)2的混合物)、13mmol助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镉、18mmol促进剂(为7mmol频哪醇硼烷与11mmol三氟化硼乙醚的混合物)和160mmol碱碳酸铯,然后升温至75℃,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9小时;
[0050] 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将滤液调节pH值为中性,然后用饱和食盐水充分震荡洗涤,再用二氯甲烷萃取2-3次,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浓缩,残留物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等体积比的丙酮与石油醚的混合物作为洗脱液,从而得到上式(IV)化合物,产率为96.6%。
[0051] 1H NMR(CDCl3,500MHz):δ7.86-7.84(m,2H),7.67(s,1H),7.48-7.46(m,2H),7.38(d,J=8.4Hz,1H),7.30(d,J=8.0Hz,1H),4.11(t,J=6.4Hz,2H),3.18(t,J=7.6Hz,2H),2.05-1.97(m,5H)。
[0052] 实施例5-20
[0053] 实施例5-8:除将催化剂中的NiCl2(PCy3)2替换为NiCl2(PPh3)2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5-8。
[0054] 实施例9-12:除将催化剂中的NiCl2(PCy3)2替换为Ni(COD)2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9-12。
[0055] 实施例13-16:除将催化剂替换为用量为原来两种组分总用量之和的单一组分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13-16。
[0056] 实施例17-20:除将催化剂替换为用量为原来两种组分总用量之和的单一组分NiCl2(PCy3)2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17-20。
[0057] 结果见下表1。
[0058] 表1
[0059]
[0060] 由此可见,在所有的有机镍化合物中,NiCl2(PCy3)2具有最好的催化效果;也可以看出,当单独使用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或NiCl2(PCy3)2时,产物产率均有显著降低,尤其是单独使用NiCl2(PCy3)2时急剧降低至27.5-28.4%,已经失去了生产的可能和意义。还可以看出,当仅仅使用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时,其产率要低于使用其与任何有机镍化合物时的产率,这证明有机镍的存在,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率。而NiCl2(PCy3)2则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产物产率,具有最为意想不到的协同催化效果。
[0061] 实施例21-24
[0062] 除将助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镉予以省略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21-24,结果发现产物产率为91.2-92.1%。由此可见,助剂的存在,能够显著地提高产物产率,
[0063] 实施例25-36
[0064] 实施例25-28:除将促进剂替换为用量为原来两种组分总用量之和的单一组分频哪醇硼烷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25-28。
[0065] 实施例29-32:除将促进剂替换为用量为原来两种组分总用量之和的单一组分三氟化硼乙醚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29-32。
[0066] 实施例33-36:除将促进剂予以省略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33-36。
[0067] 结果见下表2。
[0068] 表2
[0069]
[0070] 由此可见,当使用单一组分作为促进剂时,产率相对于使用复合组合均有明显降低。而令人惊讶的是,当不使用任何促进剂时,其产率与仅仅使用三氟化硼乙醚时的产率相差不大,这证明当仅使用三氟化硼乙醚时并没有起到促进效果,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频哪醇硼烷与三氟化硼乙醚的混合物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促进效果。
[0071] 实施例37-44
[0072] 除使用如下的碱来代替碳酸铯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得到实施例37-44。所使用的碱、实施例对应关系和产物产率见下表3。
[0073] 表3
[0074]
[0075] 结合实施例1-4的数据可见,在所有的碱中,碳酸铯具有最好的效果,即便是与其非常类似的碳酸钠或碳酸钾,其产率也显著低于碳酸铯,而其它碱降低更为明显。
[0076] 实施例45-48
[0077] 除将有机溶剂替换为单一组分1,4-二氧六环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45-48。发现其产率为91.3-92.1%,比使用1,4-二氧六环与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乙酸盐的混合溶剂时降低了4个百分点左右。这证明当使用两者的混合溶剂时,能够取得最好的溶剂效果。
[0078]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合适的三组分反应底物,并使用催化剂、助剂、促进剂和碱,以及有机溶剂组成的复合反应体系,从而可以高产率得到目的产物,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工业化生产潜力。
[0079]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意欲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