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江西省子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压缩机的级间反导叶专利详情

一种压缩机的级间反导叶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05-27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0-09-25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1-10-08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0-05-27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010460564.9 申请日 2020-05-27
公开/公告号 CN111608931B 公开/公告日 2021-10-08
授权日 2021-10-08 预估到期日 2040-05-27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F04D17/12F04D29/44 主分类号 F04D17/1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2
权利要求数量 3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7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10107539A、CN110159595A、JP2010216456A、JP2015094293A、CN109989943A、JPH10169598A、CN110397628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江西省子轩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江西省子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程俊 第一发明人 程俊
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五路899号 邮编 330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江西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西省南昌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汤东凤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级间反导叶,其包括底板(1)、多个第一导叶(2)、多个第二导叶(3),多个第一导叶、多个第二导叶沿底板的周向交错间隔排布设置,第一导叶、第二导叶的径向长度尺寸不等,第一导叶、第二导叶为弧形导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叶(2)的径向内端设有增厚弧形部(4),增厚弧形部的厚度大于第一导叶本体部的厚度,增厚弧形部的径向长度小于第一导叶本体部的径向长度,增厚弧形部为椭圆形结构或锥形“不倒翁”形结构。该反导叶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少级间反导叶流路中的压力损失,减少反导叶径向外端处的湍流,减少反导叶径向内端处的附壁层流,从而提高压缩机的性能。
  • 摘要附图
    一种压缩机的级间反导叶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压缩机的级间反导叶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压缩机的级间反导叶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10-08 授权
2 2020-09-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04D 17/12 专利申请号: 202010460564.9 申请日: 2020.05.27
3 2020-09-01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压缩机的级间反导叶,其包括底板(1)、多个第一导叶(2)、多个第二导叶(3),多个第一导叶、多个第二导叶沿底板的周向交错间隔排布设置,第一导叶、第二导叶的径向长度尺寸不等,第一导叶、第二导叶为弧形导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叶(2)的径向内端设有增厚弧形部(4),增厚弧形部的厚度大于第一导叶本体部的厚度,增厚弧形部的径向长度小于第一导叶本体部的径向长度,增厚弧形部为椭圆形结构或锥形“不倒翁”形结构;
所述增厚弧形部的厚度为第一导叶本体部厚度的3‑6倍;增厚弧形部的径向长度为第一导叶本体部径向长度的0.15‑0.4倍;所述第二导叶包括顶缘(5)、径向外缘(6)、径向内缘(7),顶缘与底板相对设置,分别位于第二导叶的两侧,顶缘呈阶梯状,阶梯状的高度尺寸从径向外缘到径向内缘逐渐脯小;所述径向内缘的高度尺寸为径向外缘的高度尺寸的0.4‑
0.65倍;所述第一导叶、第二导叶的径向外端尺寸相等,第一导叶的径向长度为第二导叶的径向长度的1.5‑3.5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的级间反导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叶与一侧的与其相邻的第一导叶之间具有第一周向间隙S1,第二导叶与另一侧的与其相邻的第一导叶之间具有第二周向间隙S2,S1=(0.35‑0.65)S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的级间反导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结构或锥形“不倒翁”形结构与第一导叶本体部弧形过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流体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的级间反导叶。

背景技术

[0002] 多级压缩机包括多级叶轮和位于叶轮之间的级间反导叶,现有的反导叶通常为二维圆柱反导叶或三维扭曲反导叶。但现有的二维圆柱反导叶存在压力损失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缩机的级间反导叶,能够有效地减少级间反导叶流路中的压力损失,减少反导叶径向外端处的湍流,减少反导叶径向内端处的附壁层流,从而提高压缩机的性能。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压缩机的级间反导叶,其包括底板(1)、多个第一导叶(2)、多个第二导叶(3),多个第一导叶、多个第二导叶沿底板的周向交错间隔排布设置,第一导叶、第二导叶的径向长度尺寸不等,第一导叶、第二导叶为弧形导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叶(2)的径向内端设有增厚弧形部(4),增厚弧形部的厚度大于第一导叶本体部的厚度,增厚弧形部的径向长度小于第一导叶本体部的径向长度,增厚弧形部为椭圆形结构或锥形“不倒翁”形结构。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叶包括顶缘(5)、径向外缘(6)、径向内缘(7),顶缘与底板相对设置,分别位于第二导叶的两侧,顶缘呈阶梯状,阶梯状的高度尺寸从径向外缘到径向内缘逐渐减小。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增厚弧形部的厚度为第一导叶本体部厚度的3‑6倍;增厚弧形部的径向长度为第一导叶本体部径向长度的0.15‑0.4倍。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叶与一侧的与其相邻的第一导叶之间具有第一周向间隙S1,第二导叶与另一侧的与其相邻的第一导叶之间具有第二周向间隙S2,S1=(0.35‑0.65)S2。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叶、第二导叶的径向外端尺寸相等,第一导叶的径向长度为第二导叶的径向长度的1.5‑3.5倍。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径向内缘的高度尺寸为径向外缘的高度尺寸的0.4‑0.65倍。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椭圆形结构或锥形“不倒翁”形结构与第一导叶本体部弧形过渡。
[0012] 该一种压缩机的级间反导叶,能够有效地减少级间反导叶流路中的压力损失,减少反导叶径向外端处的湍流,减少反导叶径向内端处的附壁层流,从而提高压缩机的性能。

实施方案

[0016]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 如图1‑2所示,一种压缩机的级间反导叶,其包括底板1、多个第一导叶2、多个第二导叶3,多个第一导叶2、多个第二导叶3沿底板1的周向交错间隔排布设置,第一导叶2、第二导叶3的径向长度尺寸不等;第一导叶2的径向内端设有增厚弧形部4。第一导叶2、第二导叶3为弧形导叶,第一导叶2、第二导叶3的径向外端尺寸相等,第一导叶2的径向长度为第二导叶3的径向长度的1.5‑3.5倍。
[0019] 增厚弧形部4的厚度为第一导叶2本体部(除去增厚弧形部4部分)厚度的3‑6倍,优选地4.5倍;增厚弧形部4的径向长度为第一导叶2本体部径向长度的0.15‑0.4倍,优选地0.25倍。第二导叶3与一侧的与其相邻的第一导叶2之间具有第一周向间隙S1,第二导叶3与另一侧的与其相邻的第一导叶2之间具有第二周向间隙S2,S1=(0.35‑0.65)S2,优选地0.5。
该级间反导叶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少级间反导叶流路中的压力损失,减少反导叶径向外端处的湍流,减少反导叶径向内端处的附壁层流,从而提高压缩机的性能。
[0020] 进一步地,增厚弧形部4为椭圆形结构,椭圆形结构与第一导叶2本体部弧形过渡。
[0021] 进一步地,第二导叶3包括顶缘5、径向外缘6、径向内缘7,顶缘5与底板1相对设置,分别位于第二导叶3的两侧,顶缘5呈阶梯状,阶梯状的高度尺寸从径向外缘6到径向内缘7逐渐减小,且径向内缘7的高度尺寸为径向外缘6的高度尺寸的0.4‑0.65倍,优选地0.55倍。该级间反导叶结构能够进一步地地减少级间反导叶流路中的压力损失,减少反导叶径向外端处的湍流,减少反导叶径向内端处的附壁层流,从而提高压缩机的性能。
[0022] 一种压缩机,包括多级叶轮,相邻两叶轮之间设置有级间反导叶。
[0023] 该一种压缩机的级间反导叶,能够有效地减少级间反导叶流路中的压力损失,减少反导叶径向外端处的湍流,减少反导叶径向内端处的附壁层流,从而提高压缩机的性能。
[0024] 上述实施方式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发明反导叶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第二导叶结构示意图(轴向截面/P向视图)。
[0015] 图中:底板1、第一导叶2、第二导叶3、增厚弧形部4、顶缘5、径向外缘6、径向内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