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 排气扇主要是由电动机带动风叶旋转驱动气流,使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一类空气调节电器,又称通风扇,排气的目的就是要除去室内的污浊空气,调节温度、湿度和感觉效果,排气扇广泛应用于家庭及公共场所,并因其良好的排气性能,深受人们的喜爱。
[0003]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排气扇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0004] (1)现有的此类排气扇不便于进行防倒灌处理,导致扇叶易产生反向旋转的现象,进而使得外部气体流入至室内;
[0005] (2)现有的此类排气扇不便于对上壳体与下壳体进行快速拆卸处理,导致其检修维护时有所不便,还需加以改善;
[0006] (3)现有的此类排气扇不便于对转轴部位进行润滑处理,导致其易因磨损产生钝化的现象,进而影响其传动效果。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倒灌排气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排气扇不便于进行防倒灌处理、不便于对上壳体与下壳体进行快速拆卸处理以及不便于对转轴部位进行润滑处理的问题。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倒灌排气扇,包括下壳体、扇叶、转轴、电机和排风口,所述下壳体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排风口,排风口的底端延伸至下壳体的外部,且下壳体一侧的内壁上安装有气缸,并且气缸的一端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表面铰接有两组挡板,挡板远离拉杆的一端贯穿排风口并延伸至下壳体的外部,且拉杆下方的挡板两外侧壁上皆固定有轴承,轴承远离挡板的一端与下壳体的内壁相铰接,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安装有上壳体,且上壳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扇叶,并且上壳体顶部的一侧设有润滑结构,所述上壳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安置腔,且安置腔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电机,并且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延伸至上壳体的内部并与扇叶的顶端固定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顶部的两外侧壁上皆固定有第二夹块,且第二夹块上方的上壳体外壁上皆固定有第一夹块,以便对下壳体与上壳体进行安装处理。
[0010] 优选的,所述润滑结构的内部依次设有注液口、推柄、复位弹簧、活塞板、蓄液室以及滴嘴,所述上壳体顶部的一侧固定有蓄液室,且蓄液室内部的一侧设有活塞板,以便对润滑液进行存储处理。
[0011] 优选的,所述蓄液室位置处的上壳体外壁上设有推柄,推柄的一端延伸至蓄液室的内部并与活塞板的外壁固定连接,且蓄液室内部的推柄表面缠绕有复位弹簧,以便对转轴进行润滑处理。
[0012] 优选的,所述蓄液室靠近转轴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滴嘴,滴嘴的一端延伸至蓄液室的内部,且活塞板一侧的蓄液室顶部设有注液口,注液口的顶端延伸至上壳体的外部,以便将润滑液注入与注出至蓄液室的内部。
[0013]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块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锁紧螺母,第一夹块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夹块以及第二夹块并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使得下壳体的顶部与上壳体的底部紧密贴合。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防倒灌排气扇不仅避免了排气扇使用时产生回流的现象,提高了排气扇使用时的便捷性,而且确保了排气扇使用时的传动效果;
[0015] (1)通过设置有气缸、拉杆、挡板以及轴承,通过操作外部开关控制气缸,使其带动拉杆向左平移,因挡板的一端铰接于拉杆的外壁,且拉杆一侧的挡板表面经轴承与下壳体的内壁相铰接,此时挡板则会以轴承为中心进行旋转,以便对排风口进行遮挡处理,以降低其产生反向旋转的现象,从而避免了排气扇使用时产生回流的现象;
[0016] (2)通过设置有锁紧螺母、第一夹块、锁紧螺栓以及第二夹块,通过旋转锁紧螺栓,使其旋出至锁紧螺母的内部,再而向上拉动锁紧螺栓,使得锁紧螺栓的底端拆离于第二夹块以及第一夹块的内部,此时上壳体与下壳体则不再紧密贴合,向上拉动上壳体,即可对其进行快速拆卸处理,从而提高了排气扇使用时的便捷性;
[0017] (3)通过设置有注液口、推柄、复位弹簧、活塞板、蓄液室、滴嘴以及,通过注液口将润滑液注入至蓄液室的内部进行存储,手动推动推柄,使其带动活塞板位于蓄液室的内部向左移动,使得蓄液室内部的气压值发生变化,进而蓄液室内部的润滑液则会经滴嘴滴落至转轴的外壁,同时因复位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作用,使得活塞板复位至原处,以便对转轴进行润滑处理,降低其因磨损产生钝化的现象,从而确保了排气扇使用时的传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