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7] 实施例1
[0028]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硬度轴承的截面图。
[0029]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硬度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滚球2、轴承内圈3,轴承外圈1的滚道和轴承内圈3的滚道均为双滚道结构;在径向截面中,两个滚道的圆心间距为84mm;任一滚道的曲率半径为30.8mm,滚球2的半径为29.6mm,轴承接触角为50°。
[0030] 轴承外圈1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0.74%,Si:0.5%,V:0.5%,W:0.4%,Mo:0.15%,Nb:0.14%,Al:0.3%,Cr:6.3296%,B:0.12%,La:0.07%,S≤0.015%,P≤
0.02%,余量为Fe。
[0031] 轴承外圈1的制备工艺包括:熔炼,浇注和热处理;热处理包括:奥氏体化处理,等温淬火,回火。
[0032] 其中奥氏体化处理的具体操作如下:将浇注得到的外圈坯体升温至630℃,保温2h,接着升温至700℃,保温1h,再升温至750℃,保温1h,接着升温至800℃,保温1h,再升温至850℃,保温1h,然后升温至900℃,保温2.7h;
[0033] 等温淬火的具体操作如下:将奥氏体化处理后的外圈坯体风冷至520℃,然后置于硝酸盐盐浴中保温60min,硝酸盐盐浴的温度为320℃,然后空冷;
[0034] 回火的具体操作如下:将等温淬火后的外圈坯体升温至240℃,保温2h。
[0035] 实施例2
[0036]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硬度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滚球2、轴承内圈3,轴承外圈1的滚道和轴承内圈3的滚道均为双滚道结构;在径向截面中,两个滚道的圆心间距为84mm;任一滚道的曲率半径为30.8mm,滚球2的半径为29.6mm,轴承接触角为50°。
[0037] 轴承外圈1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0.76%,Si:0.8%,V:0.6%,W:0.3%,Mo:0.2%,Nb:0.1%,Al:0.4%,Cr:6.36%,B:0.09%,La:0.1%,S≤0.015%,P≤0.02%,余量为Fe。
[0038] 轴承外圈1的制备工艺包括:熔炼,浇注和热处理;热处理包括:奥氏体化处理,等温淬火,回火。
[0039] 其中奥氏体化处理的具体操作如下:将浇注得到的外圈坯体升温至600℃,保温3h,接着升温至670℃,保温2h,再升温至720℃,保温2h,接着升温至770℃,保温2h,再升温至820℃,保温2h,然后升温至870℃,保温3h;
[0040] 等温淬火的具体操作如下:将奥氏体化处理后的外圈坯体风冷至500℃,然后置于硝酸盐盐浴中保温80min,硝酸盐盐浴的温度为290℃,然后空冷;
[0041] 回火的具体操作如下:将等温淬火后的外圈坯体升温至250℃,保温1h。
[0042] 实施例3
[004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硬度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滚球2、轴承内圈3,轴承外圈1的滚道和轴承内圈3的滚道均为双滚道结构;在径向截面中,两个滚道的圆心间距为84mm;任一滚道的曲率半径为30.8mm,滚球2的半径为29.6mm,轴承接触角为50°。
[0044] 轴承外圈1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0.7%,Si:0.6%,V:0.5625%,W:0.35%,Mo:0.16%,Nb:0.13%,Al:0.35%,Cr:6.3369%,B:0.11%,La:0.08%,S≤0.015%,P≤0.02%,余量为Fe。
[0045] 轴承外圈1的制备工艺包括:熔炼,浇注和热处理;热处理包括:奥氏体化处理,等温淬火,回火。
[0046] 其中奥氏体化处理的具体操作如下:将浇注得到的外圈坯体升温至620℃,保温2.2h,接着升温至690℃,保温1.3h,再升温至740℃,保温1.4h,接着升温至790℃,保温
1.2h,再升温至840℃,保温1.3h,然后升温至890℃,保温2.8h;
[0047] 等温淬火的具体操作如下:将奥氏体化处理后的外圈坯体风冷至515℃,然后置于硝酸盐盐浴中保温65min,硝酸盐盐浴的温度为310℃,然后空冷;
[0048] 回火的具体操作如下:将等温淬火后的外圈坯体升温至245℃,保温1.8h。
[0049] 实施例4
[0050]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硬度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滚球2、轴承内圈3,轴承外圈1的滚道和轴承内圈3的滚道均为双滚道结构;在径向截面中,两个滚道的圆心间距为84mm;任一滚道的曲率半径为30.8mm,滚球2的半径为29.6mm,轴承接触角为50°。
[0051] 轴承外圈1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0.8%,Si:0.7%,V:0.5156%,W:0.32%,Mo:0.18%,Nb:0.12%,Al:0.36%,Cr:6.3521%,B:0.1%,La:0.09%,S≤0.015%,P≤0.02%,余量为Fe。
[0052] 轴承外圈1的制备工艺包括:熔炼,浇注和热处理;热处理包括:奥氏体化处理,等温淬火,回火。
[0053] 其中奥氏体化处理的具体操作如下:将浇注得到的外圈坯体升温至610℃,保温2.8h,接着升温至680℃,保温1.7h,再升温至730℃,保温1.6h,接着升温至780℃,保温
1.8h,再升温至830℃,保温1.7h,然后升温至880℃,保温2.9h;
[0054] 等温淬火的具体操作如下:将奥氏体化处理后的外圈坯体风冷至505℃,然后置于硝酸盐盐浴中保温75min,硝酸盐盐浴的温度为300℃,然后空冷;
[0055] 回火的具体操作如下:将等温淬火后的外圈坯体升温至248℃,保温1.5h。
[005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