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2] 参照图1至图13所示的一种刹车片与弹片的装配装置,包括弹片供料机构、铆接装配机构和链式传送带1,铆接装配机构包括用以输送铆钉15的振动上料器1b、用以承放刹车片14的定位治具1c、设置在定位治具1c周边的旋转组件2、限位组件3和抵触组件,链式传送带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龙门架和铆钉进给组件,振动上料器1b设置在链式传送带1的旁侧并且振动上料器1b的出料端位于铆钉进给组件的下方,龙门架朝向铆钉进给组件的前侧设有呈倒置的配合气缸6,配合气缸6的正下方设有铆接气缸6a,定位治具1c通过行进板6b设置在链式传送带1的输出端上。
[0033] 所述龙门架的横跨方向与链式传送带1的输送方向相平行,龙门架的下方设有导向台1a,行进板6b呈水平位于导向台1a和链式传送带1之间,并且行进板6b与导向台1a水平活动配合,定位治具1c为矩形结构,定位治具1c的底部通过若干支柱与行进板6b的顶部连接,定位治具1c的上端面开设有用以摆放刹车片14的型槽1d,人工事先在链式传送带1的上游端,将刹车片14放入至型槽1d内,链式传送带1用以驱动行进板6b带着定位治具1c以及其型槽1d内的刹车片14进入至弹片13装配领域和铆接领域。
[0034] 所述定位治具1c的四个拐角中,朝向弹片供料机构的一个拐角处开设有上料缺口1f,上料缺口1f与型槽1d连通,铆接气缸6a呈竖直装设在链式传送带1和导向台1a之间,并且还位于链式传送带1的下游处,铆接气缸6a的输出方向竖直向上,进入至弹片13装配领域后,上料缺口1f使得弹片13可以在依靠其装配到刹车片14上。
[0035] 所述旋转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板2a、下压垫板2b和下压电机2e,第一安装板2a呈竖直设置在行进板6b的顶部,第一安装板2a朝向限位组件3的前侧设有能够竖直活动的第一升降板2f,下压电机2e位于第一升降板2f的下方,并且下压电机2e的主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2k,第一升降板2f上开设有与第一齿轮2k相啮合的齿槽,第一升降板2f的顶端设有朝向限位组件3方向延伸的固定臂2m,下压垫板2b与固定臂2m朝外延伸的一端铰接,固定臂2m上设有用以驱动下压垫板2b能够在定位治具1c上方转动的伺服电机2n,刹车片14装好后,伺服电机2n工作,使得下压垫板2b转动至弹片13与刹车片14相接触的位置,然后配合限位组件3,实现对弹片13与刹车片14相接触的部分进行下压限位,伺服电机2n与下压垫板2b之间通过齿轮啮合。
[0036] 所述下压垫板2b的中段开设有通孔2c,通孔2c贯穿下压垫板2b,下压垫板2b的自由端还开设有拼接孔,固定臂2m延伸的方向与链式传送带1的输送方向构成35度的夹角,拼接孔内设有内螺纹;下压垫板2b转动至弹片13位置后,通孔2c与刹车片14、弹片13上的铆接孔处于同轴,并且直径大于二者,配合后续的铆钉15上料以及铆接工序。
[0037] 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第二安装板、螺栓杆3a和限位电机3e,第二安装板呈竖直设于行进板6b的顶部,并且第二安装板朝向定位治具1c的前侧设有能够竖直活动的第二升降板,限位电机3e位于第二升降板的下方,并且限位电机3e的主轴上套设有第二齿轮,第二升降板上开设有能够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齿槽,第二升降板的顶端设有顶板3k,顶板3k远离第二升降板的前端铰接有呈竖直的第一光杆,螺栓杆3a与第一光杆的顶端同轴连接,螺栓杆3a的顶端设有第二光杆3b,顶板3k上还设有用以驱动第一光杆能够沿自身轴线转动的旋转电机3c,下压垫板2b转动至弹片13位置后,并且通孔2c与刹车片14、弹片13的铆接孔对正后,此时限位电机3e工作,通过第二齿轮使得第二升降板上升,进而将顶板3k、第一光杆、螺栓杆3a以及第二光杆3b带着竖直活动,第二光杆3b率先通过拼接孔,然后旋转电机3c工作,使得第一光杆带着螺栓杆3a转动,并且第二升降板持续上升,螺栓杆3a与拼接孔内的内螺纹实现螺纹配合,然后下压电机2e依靠相同办法,使得第一升降板2f下降,并且第二升降板也随之下降,使得下压垫板2b的下端面将弹片13与刹车片14相重合即铆接部分压住,保持限位,旋转电机3c与第一光杆之间通过齿轮啮合。
[0038] 所述行进板6b的顶部设有限位板6d,限位板6d的顶端呈竖直延伸至上料缺口1f内,并且限位板6d的顶端开设有敞口朝上的容纳槽6f,限位板6d远离定位治具1c的一侧设有与容纳槽6f内相连通的敞口槽,当弹片供料机构将弹片13输送至定位治具1c上的上料缺口1f位置时,弹片13的一端与刹车片14相重合,也就是二者的铆接孔,弹片13另一端乃是悬置在外,所以装配中,弹片13的该端也就会随弹片供料机构进入至容纳槽6f内,作为限位。
[0039] 所述抵触组件包括轴承座、滚珠丝杆4a和螺母滑块,轴承座装设在行进板6b的顶部,并且与限位板6d对称设置,滚珠丝杆4a铰接在限位板6d与轴承座之间,螺母滑块套设在滚珠丝杆4a上,螺母滑块的顶部设有延伸凸块4b,延伸凸块4b朝向敞口槽的一侧上下对称设有两个抵触杆4c,螺母滑块的底部设有竖直朝下延伸的滑条,滑条的末端与行进板6b能够水平活动配合,行进板6b的顶部设有丝杆电机4d,丝杆电机4d与滚珠丝杆4a传动连接,弹片13的一端进入至容纳槽6f后,丝杆电机4d使得滚珠丝杆4a转动,螺母滑块带着延伸凸块4b,将抵触杆4c驱动朝向敞口槽移动,也就是弹片13位置,然后依靠抵触杆4c端部将弹片13背侧抵触,保证弹片13的稳定,丝杆电机4d与滚珠丝杆4a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配合。
[0040] 所述配合气缸6和铆接气缸6a的输出端上分别设有衬模块和铆接冲压模块,行进板6b上开设有铆接缺口6c,铆接缺口6c处于定位治具1c设有上料缺口1f的位置,并且定位治具1c的该位置还设有铆接冲孔1e,配合气缸6和铆接气缸6a的运动行程是上下相向的,并且分别正对各自;衬模块将铆钉15顶端抵触,铆接冲压模块用以压迫铆钉15另一端,实现铆接工作;上料缺口1f以及铆接冲孔1e设置,得以让定位治具1c带着刹车片14到达铆接气缸6a的正上方时,铆接气缸6a的输出端得以依靠上料缺口1f和铆接冲孔1e接触刹车片14上的铆钉15下端。
[0041] 所述铆钉进给组件包括工作台5a、延伸支座5b和搭设在工作台5a顶部的进给气缸5c,延伸支座5b与工作台5a水平活动配合,并且通过进给气缸5c能够朝向龙门架方向活动,延伸支座5b远离工作台5a的前端设有能够竖直活动的齿块5d,齿块5d上方设置有第一气管
5e,第一气管5e贯穿齿块5d,并且与之固定连接,第一气管5e的末端设有半球罩体5k,延伸支座5b的前端设有用以驱动齿块5d竖直活动的供给电机5m,延伸支座5b的前端还设有第一真空泵5p,第一真空泵5p与第一气管5e之间通过第一软管连通,振动上料器1b逐一的输送单个铆钉15,并且供给电机5m使得齿块5d做竖直活动,进而将第一气管5e、半球罩体5k下降至振动上料器1b出料端上的单个铆钉15处,并且依靠半球罩体5k将铆钉15顶端盖合,在依靠第一真空泵5p和第一气管5e,将该铆钉15吸紧,并且在通过供给电机5m上升复位,然后再通过进给气缸5c的行程方向,运动至刹车片14与弹片13装配处,然后在配合供给电机5m的下降,使得该铆钉15呈竖直下落的姿态进入至刹车片14和弹片13的铆接孔内,供给电机5m与齿块5d之间通过齿轮啮合。
[0042] 弹片供料机构包括用于输送弹片13的行进料道7、设置在龙门架前侧的动力组件、设置在行进料道7旁侧的输送组件以及设置在行进料道7上游端的摩擦传递组件,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第二真空泵7d,第二真空泵7d的输出端连接有能够转动的取料组件,行进料道7的下游端延伸至龙门架的开口内,并且位于取料组件的下方,行进料道7的上方设有防错位组件,行进料道7的上游端由人工或者机械手逐个放置弹片13至行进料道7上,在由摩擦传递组件以及输送组件将这些弹片13输送至取料组件的下方,取料组件通过动力组件将行进料道7下游端的一个弹片13吸附,并且在通过动力组件运动至此时定位治具1c上的刹车片14装配的位置,即上料缺口1f位置。
[0043]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横向电缸7b和对称设置在龙门架前侧的升降滑轨与升降电缸7a,升降电缸7a位于配合气缸6的旁侧,横向电缸7b的背侧呈水平与升降电缸7a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二者之间的输送方向呈十字型,横向电缸7b的背侧还与升降滑轨竖直活动配合,横向电缸7b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呈倒置的L型安装座7c,第二真空泵7d装设在L型安装座7c远离横向电缸7b的前侧,横向电缸7b与升降电缸7a用以驱动L型安装座7c得以做十字型的运动,满足了对弹片13的取料以及卸料工作。
[0044] 所述取料组件包括与第二真空泵7d的输出端相连通的引气管7e,引气管7e的末端竖直向下延伸,并且该端连通有能够沿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二气管7f,第二气管7f的下半段固定套接有被动齿,L型安装座7c底部的背侧设置有换向电机7k,换向电机7k的主轴上固定设有能够与被动齿相啮合的传动齿,升降电缸7a驱动横向电缸7b下降,也就是将第二真空泵7d下降至靠近行进料道7下游端的一个弹片13的上方,然后第二真空泵7d开始对该弹片13进行吸附工作,并且后续通过换向电机7k,使得该弹片13转动至能够与刹车片14装配中的适应角度。
[0045] 所述第二气管7f的末端固定设有U型结构的吸板7m,吸板7m的开口面内设有若干吸孔,吸板7m呈倒置并且其顶部与第二气管7f连接,所有吸孔均与第二气管7f连通,吸板7m开口位置的两端中,其中一端的长度大于另一端,升降电缸7a工作中,第二真空泵7d的输出端带着第二气管7f下降,吸板7m的开口面将弹片13的顶端所包裹,弹片13的顶端与该吸板7m的开口面相吻合,所以第二真空泵7d工作,利用吸孔将该弹片13吸紧,并且通过升降电缸
7a复位,将该弹片13带着上升,然后在通过横向电缸7b移动接近刹车片14位置。
[0046] 所述行进料道7的端部截面与弹片13的开口面相吻合,行进料道7的传送方向与链式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相垂直,防错位组件包括架设在行进料道7上方并且端部截面与弹片13的外形相匹配的盖合通道11,盖合通道11的上、下游端分别与行进料道7的上、下游端留有间距,盖合通道11的一侧开设有送料矩形槽12,人工或者机械手可以将单个弹片13呈竖直套在行进料道7上,得以后续的输送工作。
[0047]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U型安装座8运输带8a,U型安装座8架设在盖合通道11设有送料矩形槽12的一侧,运输带8a设于U型安装座8的开口内,并且运输带8a的传送面通过送料矩形槽12延伸至盖合通道11内,当弹片13运动至盖合通道11内后,会与输送带的传送面相接触,此时由于输送带工作,弹片13被摩擦带动,并且由于盖合通道11的设置,不会产生晃动错位等问题。
[0048] 所述摩擦传递组件包括搭设在行进料道7旁侧的机座9、呈竖直铰接在机座9顶端的活动轴和上下对称套接在活动轴上的两个摩擦推进杆9a,两个摩擦推进杆9a远离活动轴的一端构成120度的角度,机座9上还设置有用以驱动活动轴沿自身轴线转动的步进电机9b,步进电机9b工作,使得活动轴转动,依靠摩擦推进杆9a将首个放入至行进料道7上游端的弹片13摩擦带动至盖合通道11内,两个摩擦推进的设置,使得二者转动一定角度后,也就是不与行进料道7靠近,此时得以放置弹片13,步进电机9b与活动轴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0049] 工作原理:人工事先在链式传送带1的上游端,将刹车片14放入至型槽1d内,说明:型槽1d内开设多个防滑槽,所以刹车片14放入姿态是挤入的,有限位基础,链式传送带1用以驱动行进板6b带着定位治具1c以及其型槽1d内的刹车片14进入至弹片13装配领域和铆接领域,并且机械手或者人工逐个放置,套在弹片13至行进料道7的上游端上,随后步进电机9b工作,使得活动轴转动,依靠摩擦推进杆9a将首个放入至行进料道7上游端的弹片13摩擦带动至盖合通道11内,弹片13一个推一个,使得前面的也前进,并且进入至盖合通道11内,输送带的传送面与之相接触,此时由于输送带工作,弹片13被摩擦带动,朝向行进料道7的下游端方向运动,此时升降电缸7a驱动横向电缸7b下降,也就是将第二真空泵7d下降至靠近行进料道7下游端的一个弹片13的上方,并且该弹片13已经离开了盖合通道11,第二真空泵7d的输出端带着第二气管7f下降,吸板7m的开口面将弹片13的顶端所包裹,弹片13的顶端与该吸板7m的开口面相吻合,所以第二真空泵7d工作,利用吸孔将该弹片13吸紧,并且通过升降电缸7a复位,并且后续通过换向电机7k,使得该弹片13转动至能够与刹车片14装配中的适应角度,并且通过横向电缸7b驱动至定位治具1c上料缺口1f位置,然后再次通过升降电缸7a下降工作,使得弹片13下降,并且装配部分接触至刹车片14部分,然后弹片13的另一末端进入至限位板6d上的容纳槽6f内,然后丝杆电机4d使得滚珠丝杆4a转动,螺母滑块带着延伸凸块4b,将抵触杆4c驱动朝向敞口槽移动,也就是弹片13位置,然后依靠抵触杆
4c端部将弹片13背侧抵触,同时说明乃是弹片13下端的部分,此时吸板7m停止吸附,释放该弹片13,此时抵触杆4c保证了此弹片13不会后倒,刹车片14装好后,伺服电机2n工作,使得下压垫板2b转动至弹片13与刹车片14相接触的位置并且通孔2c与刹车片14、弹片13的铆接孔对正后,此时限位电机3e工作,通过第二齿轮使得第二升降板上升,进而将顶板3k、第一光杆、螺栓杆3a以及第二光杆3b带着竖直活动,第二光杆3b率先通过拼接孔,然后旋转电机
3c工作,使得第一光杆带着螺栓杆3a转动,并且第二升降板持续上升,螺栓杆3a与拼接孔内的内螺纹实现螺纹配合,然后下压电机2e依靠相同办法,使得第一升降板2f下降,并且第二升降板也随之下降,使得下压垫板2b的下端面将弹片13与刹车片14相重合即铆接部分压住,保持限位,此时振动上料器1b逐一的输送单个铆钉15,并且供给电机5m使得齿块5d做竖直活动,进而将第一气管5e、半球罩体5k下降至振动上料器1b出料端上的单个铆钉15处,并且依靠半球罩体5k将铆钉15顶端盖合,在依靠第一真空泵5p和第一气管5e,将该铆钉15吸紧,并且在通过供给电机5m上升复位,然后再通过进给气缸5c的行程方向,运动至刹车片14与弹片13装配处,然后在配合供给电机5m的下降,使得该铆钉15呈竖直下落的姿态进入至刹车片14和弹片13的铆接孔内,然后行进板6b继续前进,移动至铆接气缸6a的上方,铆接气缸6a的输出端带着铆接冲压模块依次通过上料缺口1f和铆接冲孔1e接触刹车片14上的铆钉15下端,同时,配合气缸6与之同步运动,其输出端将衬模块将铆钉15顶端抵触,最后二者实现铆接。
[005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