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进行说明。
[0027] 实施例1
[0028] 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架2、工作板3、旋转装置4和锤料装置5,底座1顶部固接有支架2,支架2顶部固接有工作板3,底座1与工作板3之间设有旋转装置4,工作板3上设有锤料装置5。
[0029] 旋转装置4包括有立架41、第一电机42、第一转轴43和转动料盘44,底座1顶部后侧中间固接有立架41,立架41前侧面上部固接有第一电机42,工作板3中间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43,第一转轴43底端与第一电机4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43上部周向固接有转动料盘44。
[0030] 锤料装置5包括有异形架51、第二电机52、第二转轴53、凸轮54、第一转动盘55、凸杆56、第三转轴57、铰接板58、锤料杆59和第一复位弹簧510,工作板3顶部后侧中部固接有异形架51,异形架51外顶部固接有第二电机52,异形架51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53,第二转轴53后端与第二电机5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转轴53前部周向固接有凸轮54,第二转轴53前部周向转动式设有第一转动盘55,第一转动盘55位于凸轮54后侧,第一转动盘55前侧面下部固接有凸杆56,凸轮54与凸杆56配合,第一转动盘55下部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57,第三转轴57前部周向转动式设有铰接板58,异形架51前部滑动式设有锤料杆59,锤料杆59上部与铰接板58下部铰接式连接,异形架51内部与锤料杆59下部之间绕接有第一复位弹簧510。
[0031] 首先操作人员将一个胶圈放置于转动料盘44前侧凹槽内,再将一个轴套稍微按压至胶圈内,启动第一电机42,第一电机42带动第一转轴43正转,第一转轴43正转带动转动料盘44正转,转动料盘44正转带动胶圈和轴套正转,胶圈和轴套正转与锤料杆59对应,同时,启动第二电机52,第二电机52带动第二转轴53正转,第二转轴53正转带动凸轮54正转,凸轮54正转与凸杆56接触,凸轮54带动凸杆56正转,凸杆56正转带动第一转动盘55正转,第一转动盘55正转带动铰接板58正转,铰接板58正转通过第一复位弹簧510带动锤料杆59上下移动,锤料杆59向下移动将轴套按压至胶圈内,如此反复,可不断将轴套安装至胶圈内,当全部胶圈安装完成后,关闭第一电机42,第一转轴43停止带动转动料盘44正转,且关闭第二电机52,第二转轴53停止通过凸轮54带动凸杆56正转,锤料杆59也就停止上下移动。
[0032] 实施例2
[003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还包括有下料装置6,下料装置6包括有第一立板61、下料筒62、第四转轴63、转动板64、第一滑动杆65、挡料板66、第二滑动杆67、挡料块68、固定板69、第二复位弹簧610、接触板611和接触杆612,工作板3顶部前侧中部固接有第一立板61,第一立板61后部固接有下料筒62,第一立板61后侧面左部下侧固接有固定板69,固定板69右侧面转动式设有第四转轴63,第四转轴63后部周向固接有转动板
64,下料筒62下部滑动式设有挡料板66,挡料板66左部固接有第一滑动杆65,转动板64套于第一滑动杆65上与其滑动配合,下料筒62下部滑动式设有挡料块68,挡料块68位于挡料板
66下侧,挡料块68左部固接有第二滑动杆67,转动板64套于第二滑动杆67上与其滑动配合,固定板69右侧面下部后侧与转动板64左侧面下部之间固接有第二复位弹簧610,挡料块68底部左侧固接有接触板611,转动料盘44顶部间隔固接有四根接触杆612,接触杆612与接触板611配合。
[0034] 还包括有送料装置7,送料装置7包括有第二立板71、下料槽板72、竖板73、第五转轴74、传动组件75、第二转动盘76、第三滑动杆77、一字槽板78、连接杆79和压料柱710,工作板3顶部左侧前部固接有第二立板71,第二立板71外右侧面固接有下料槽板72,工作板3顶部左侧后部固接有竖板73,竖板73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五转轴74,第五转轴74后部与第二转轴53后部周向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75,第二转轴53前部周向固接有第二转动盘76,第二转动盘76前侧面下部固接有第三滑动杆77,下料槽板72内后部滑动式设有压料柱710,下料槽板72后部滑动式设有连接杆79,连接杆79前端与压料柱710后侧面上部固定连接,连接杆79后端固接有一字槽板78,一字槽板78套于第三滑动杆77上与其滑动配合。
[0035] 首先操作人员将适量的胶圈内放入下料筒62内,挡料块68对胶圈限位,当第一电机42启动时,转动料盘44前侧凹槽与下料筒62对应,且转动料盘44正转带动接触杆612正转,接触杆612正转与接触板611接触,接触杆612带动接触板611向左移动,接触板611向左移动带动挡料块68向左移动,挡料块68向左移动通过第一滑动杆65带动转动板64下部向左摆动,第二复位弹簧610被压缩,挡料块68向左移动停止对胶圈,最下方也就掉落至转动料盘44内,同时,转动板64下部向左摆动使得上部向右摆动,转动板64上部向右摆动通过第二滑动杆67带动挡料板66向右移动,挡料板66向右移动对剩余胶圈进行限位,接触杆612继续正转与接触板611脱离,因第二复位弹簧610作用,转动板64带动挡料块68向右移动复位对胶圈限位,且挡料板66向左移动复位,当全部胶圈安装完成后,转动料盘44停止带动接触杆612正转。如此,无需人们反复放置胶圈至转动料盘44上。
[0036] 首先操作人员将适量的轴套放入下料槽板72内,压料柱710对轴套限位,当第二电机52启动时,第二转轴53正转带动传动组件75正转,传动组件75正转带动第五转轴74正转,第五转轴74正转带动第二转动盘76正转,第二转动盘76正转带动第三滑动杆77正转,第三滑动杆77正转带动一字槽板78上下移动,一字槽板78上下移动带动连接杆79上下移动,连接杆79上下移动带动压料柱710上下移动,压料柱710向上移动停止对轴套进行限位,一个轴套也就掉落至胶圈内,且压料柱710向下移动将轴套稍微按压至胶圈内,当全部胶圈安装完成后,关闭第二电机52,第二转轴53停止通过传动组件75带动第五转轴74正转,压料柱710也就停止上下移动,如此,无需人们事先反复将轴套按压至轴套内,更加方便。
[0037] 实施例3
[0038]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7和图8所示,还包括有压料装置8,压料装置8包括有立块81、第六转轴82和压料轮83,工作板3顶部前侧左部固接有立块81,立块81上部转动式设有第六转轴82,第六转轴82右部周向固接有压料轮83。
[0039] 还包括有导向装置9,导向装置9包括有安装架91、弧形板92、斜板93和第三复位弹簧94,工作板3顶部左部后侧固接有安装架91,安装架91右部左右对称固接有弧形板92,斜板93顶部与安装架91内顶部右侧之间前后对称固接有第三复位弹簧94,前后两侧第三复位弹簧94尾端之间固接有斜板93,斜板93位于左右两侧弧形板92之间与其滑动配合。
[0040] 当胶圈掉落至转动料盘44内时,转动料盘44带动胶圈正转,胶圈正转与压料轮83接触对其进行挤压,如此,可避免胶圈位于转动料盘44凹槽内不到位,影响后续安装。
[0041] 当轴套稍微按压至胶圈内时,转动料盘44正转带动胶圈与轴套正转,弧形板92起到导向作用,且因第三复位弹簧94的作用,斜板93始终与轴套接触,如此,可避免轴套与胶圈产生偏移。
[0042]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