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张伙明 > 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5-14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1-09-14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8-02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1-05-14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110527766.5 申请日 2021-05-14
公开/公告号 CN113305540B 公开/公告日 2022-08-02
授权日 2022-08-02 预估到期日 2041-05-14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B23P19/02B23P19/00 主分类号 B23P19/0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1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张伙明 当前专利权人 张伙明
发明人 张伙明 第一发明人 张伙明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大稳村稳发路35号7栋3单元608室 邮编 511458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广东省 申请人所在市 广东省广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需要设计一种快速将轴套安装至胶圈内,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且不易受伤的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包括有:底座,底座一侧安装有支架;工作板,工作板安装在支架上;旋转装置,安装在底座与工作板之间,用于带动胶圈移动。本发明通过将一个胶圈放置于转动料盘前侧凹槽内,且将一个轴套稍微按压至胶圈内,启动第一电机,转动料盘正转带动胶圈和轴套正转,胶圈和轴套正转与锤料杆对应,同时,启动第二电机,锤料杆向下移动也就将轴套按压至胶圈内,如此,可快速将轴套安装至胶圈内,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 摘要附图
    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8-02 授权
2 2021-09-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23P 19/02 专利申请号: 202110527766.5 申请日: 2021.05.14
3 2021-08-27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底座(1),底座(1)一侧安装有支架(2);
工作板(3),工作板(3)安装在支架(2)上;
旋转装置(4),安装在底座(1)与工作板(3)之间,用于带动胶圈移动;
锤料装置(5),安装在工作板(3)上,用于将轴套安装至胶圈内;
旋转装置(4)包括有:
立架(41),立架(41)安装在底座(1)上;
第一电机(42),第一电机(42)安装在立架(41)上;
第一转轴(43),第一转轴(43)转动式安装在工作板(3)上,且第一转轴(43)其中一端与第一电机(4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转动料盘(44),转动料盘(44)安装在第一转轴(43)上;
锤料装置(5)包括有:
异形架(51),异形架(51)安装在工作板(3)上;
第二电机(52),第二电机(52)安装在异形架(51)上;
第二转轴(53),第二转轴(53)转动式安装在异形架(51)上,且第二转轴(53)其中一端与第二电机(5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凸轮(54),凸轮(54)安装在第二转轴(53)上;
第一转动盘(55),第一转动盘(55)转动式安装在第二转轴(53)上;
凸杆(56),凸杆(56)安装在第一转动盘(55)上,其与凸轮(54)配合;
第三转轴(57),第三转轴(57)转动式安装在第二转动盘(76)上;
铰接板(58),铰接板(58)转动式安装在第三转轴(57)上;
锤料杆(59),锤料杆(59)滑动式安装在异形架(51)上,其与铰接板(58)铰接式连接;
第一复位弹簧(510),第一复位弹簧(510)绕接在异形架(51)与锤料杆(5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下料装置(6),下料装置(6)包括有:
第一立板(61),第一立板(61)安装在工作板(3)上;
下料筒(62),下料筒(62)安装在第一立板(61)上;
固定板(69),固定板(69)安装在第一立板(61)上;
第四转轴(63),第四转轴(63)转动式安装在固定板(69)上;
转动板(64),转动板(64)安装在第四转轴(63)上;
挡料板(66),挡料板(66)滑动式安装在下料筒(62)上;
第一滑动杆(65),第一滑动杆(65)安装在挡料板(66)上,且转动板(64)套于第一滑动杆(65)上与其滑动配合;
挡料块(68),挡料块(68)滑动式安装在下料筒(62)上;
第二滑动杆(67),第二滑动杆(67)安装在挡料块(68)上,且转动板(64)套于第二滑动杆(67)上与其滑动配合;
第二复位弹簧(610),第二复位弹簧(610)安装在转动板(64)与固定板(69)之间;
接触板(611),接触板(611)安装在挡料块(68)上;
接触杆(612),接触杆(612)数量为四根,其间隔安装在转动料盘(44)上,且接触杆(612)与接触板(611)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送料装置(7),送料装置(7)包括有:
第二立板(71),第二立板(71)安装在工作板(3)上;
下料槽板(72),下料槽板(72)安装在第二立板(71)上;
竖板(73),竖板(73)安装在工作板(3)上;
第五转轴(74),第五转轴(74)转动式安装在竖板(73)上;
传动组件(75),传动组件(75)安装在第五转轴(74)上与第二转轴(53)之间;
第二转动盘(76),第二转动盘(76)安装在第五转轴(74)上;
第三滑动杆(77),第三滑动杆(77)安装在第二转动盘(76)上;
压料柱(710),压料柱(710)滑动式安装在下料槽板(72)上;
连接杆(79),连接杆(79)滑动式安装在压料柱(710)上,其与压料柱(710)固定连接;
一字槽板(78),一字槽板(78)安装在连接杆(79)上,且一字槽板(78)套于第三滑动杆(77)上与其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压料装置(8),压料装置(8)包括有:
立块(81),立块(81)安装在工作板(3)上;
第六转轴(82),第六转轴(82)转动式安装在立块(81)上;
压料轮(83),压料轮(83)安装在第六转轴(8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向装置(9),导向装置(9)包括有:
安装架(91),安装架(91)安装在工作板(3)上;
弧形板(92),弧形板(92)对称式安装在安装架(91)上;
第三复位弹簧(94),第三复位弹簧(94)对称式安装在安装架(91)上;
斜板(93),斜板(93)安装在两个第三复位弹簧(94)尾端之间,且斜板(93)位于两个弧形板(92)之间与其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锤料杆(59)材质为橡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门窗滑轮,是一种用在门窗上的滑轮,作用是省力。当人们制作滑轮时,都要将轴套按压至胶圈内。目前,大多数都是人工对胶圈进行安装轴套,首先操作人员先将胶圈固定住,然后轴套放置于胶圈凹槽内,再用橡胶锤将轴套锤入胶圈内,如此操作比较麻烦,工作效率还低,且由于人们需要用手将轴套扶住,橡胶锤容易将手砸伤。
[0003] 如何设计一种快速将轴套安装至胶圈内,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且不易受伤的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用橡胶锤将轴套锤入胶圈内,如此操作比较麻烦,工作效率还低,且由于人们需要用手将轴套扶住,橡胶锤容易将手砸伤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快速将轴套安装至胶圈内,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且不易受伤的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
[0005]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包括有:底座,底座一侧安装有支架;工作板,工作板安装在支架上;旋转装置,安装在底座与工作板之间,用于带动胶圈移动;锤料装置,安装在工作板上,用于将轴套安装至胶圈内。
[0006] 作为优选,旋转装置包括有:立架,立架安装在底座上;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安装在立架上;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转动式安装在工作板上,且第一转轴其中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料盘,转动料盘安装在第一转轴上。
[0007] 作为优选,锤料装置包括有:异形架,异形架安装在工作板上;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安装在异形架上;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转动式安装在异形架上,且第二转轴其中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凸轮,凸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第一转动盘,第一转动盘转动式安装在第二转轴上;凸杆,凸杆安装在第一转动盘上,其与凸轮配合;第三转轴,第三转轴转动式安装在第二转动盘上;铰接板,铰接板转动式安装在第三转轴上;锤料杆,锤料杆滑动式安装在异形架上,其与铰接板铰接式连接;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绕接在异形架与锤料杆之间。
[0008]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有:第一立板,第一立板安装在工作板上;下料筒,下料筒安装在第一立板上;固定板,固定板安装在第一立板上;第四转轴,第四转轴转动式安装在固定板上;转动板,转动板安装在第四转轴上;挡料板,挡料板滑动式安装在下料筒上;第一滑动杆,第一滑动杆安装在挡料板上,且转动板套于第一滑动杆上与其滑动配合;挡料块,挡料块滑动式安装在下料筒上;第二滑动杆,第二滑动杆安装在挡料块上,且转动板套于第二滑动杆上与其滑动配合;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安装在转动板与固定板之间;接触板,接触板安装在挡料块上;接触杆,接触杆数量为四根,其间隔安装在转动料盘上,且接触杆与接触板配合。
[0009]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送料装置,送料装置包括有:第二立板,第二立板安装在工作板上;下料槽板,下料槽板安装在第二立板上;竖板,竖板安装在工作板上;第五转轴,第五转轴转动式安装在竖板上;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安装在第五转轴上与第二转轴之间;第二转动盘,第二转动盘安装在第五转轴上;第三滑动杆,第三滑动杆安装在第二转动盘上;压料柱,压料柱滑动式安装在下料槽板上;连接杆,连接杆滑动式安装在压料柱上,其与压料柱固定连接;一字槽板,一字槽板安装在连接杆上,且一字槽板套于第三滑动杆上与其滑动配合。
[0010]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压料装置,压料装置包括有:立块,立块安装在工作板上;第六转轴,第六转轴转动式安装在立块上;压料轮,压料轮安装在第六转轴上。
[0011]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包括有:安装架,安装架安装在工作板上;弧形板,弧形板对称式安装在安装架上;第三复位弹簧,第三复位弹簧对称式安装在安装架上;斜板,斜板安装在两个第三复位弹簧尾端之间,且斜板位于两个弧形板之间与其滑动配合。
[0012] 作为优选,锤料杆材质为橡胶。
[0013]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4] 1、通过将一个胶圈放置于转动料盘前侧凹槽内,且将一个轴套稍微按压至胶圈内,启动第一电机,转动料盘正转带动胶圈和轴套正转,胶圈和轴套正转与锤料杆对应,同时,启动第二电机,锤料杆向下移动也就将轴套按压至胶圈内,如此,可快速将轴套安装至胶圈内,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0015] 2、通过下料装置,可将胶圈放置转动料盘内,如此,无需人们反复放置胶圈至转动料盘上。
[0016] 3、通过导向装置作用,弧形板起到导向作用,如此,可避免轴套与胶圈产生偏移。

实施方案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进行说明。
[0027] 实施例1
[0028] 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胶圈安装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架2、工作板3、旋转装置4和锤料装置5,底座1顶部固接有支架2,支架2顶部固接有工作板3,底座1与工作板3之间设有旋转装置4,工作板3上设有锤料装置5。
[0029] 旋转装置4包括有立架41、第一电机42、第一转轴43和转动料盘44,底座1顶部后侧中间固接有立架41,立架41前侧面上部固接有第一电机42,工作板3中间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43,第一转轴43底端与第一电机4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43上部周向固接有转动料盘44。
[0030] 锤料装置5包括有异形架51、第二电机52、第二转轴53、凸轮54、第一转动盘55、凸杆56、第三转轴57、铰接板58、锤料杆59和第一复位弹簧510,工作板3顶部后侧中部固接有异形架51,异形架51外顶部固接有第二电机52,异形架51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53,第二转轴53后端与第二电机5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转轴53前部周向固接有凸轮54,第二转轴53前部周向转动式设有第一转动盘55,第一转动盘55位于凸轮54后侧,第一转动盘55前侧面下部固接有凸杆56,凸轮54与凸杆56配合,第一转动盘55下部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57,第三转轴57前部周向转动式设有铰接板58,异形架51前部滑动式设有锤料杆59,锤料杆59上部与铰接板58下部铰接式连接,异形架51内部与锤料杆59下部之间绕接有第一复位弹簧510。
[0031] 首先操作人员将一个胶圈放置于转动料盘44前侧凹槽内,再将一个轴套稍微按压至胶圈内,启动第一电机42,第一电机42带动第一转轴43正转,第一转轴43正转带动转动料盘44正转,转动料盘44正转带动胶圈和轴套正转,胶圈和轴套正转与锤料杆59对应,同时,启动第二电机52,第二电机52带动第二转轴53正转,第二转轴53正转带动凸轮54正转,凸轮54正转与凸杆56接触,凸轮54带动凸杆56正转,凸杆56正转带动第一转动盘55正转,第一转动盘55正转带动铰接板58正转,铰接板58正转通过第一复位弹簧510带动锤料杆59上下移动,锤料杆59向下移动将轴套按压至胶圈内,如此反复,可不断将轴套安装至胶圈内,当全部胶圈安装完成后,关闭第一电机42,第一转轴43停止带动转动料盘44正转,且关闭第二电机52,第二转轴53停止通过凸轮54带动凸杆56正转,锤料杆59也就停止上下移动。
[0032] 实施例2
[003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还包括有下料装置6,下料装置6包括有第一立板61、下料筒62、第四转轴63、转动板64、第一滑动杆65、挡料板66、第二滑动杆67、挡料块68、固定板69、第二复位弹簧610、接触板611和接触杆612,工作板3顶部前侧中部固接有第一立板61,第一立板61后部固接有下料筒62,第一立板61后侧面左部下侧固接有固定板69,固定板69右侧面转动式设有第四转轴63,第四转轴63后部周向固接有转动板
64,下料筒62下部滑动式设有挡料板66,挡料板66左部固接有第一滑动杆65,转动板64套于第一滑动杆65上与其滑动配合,下料筒62下部滑动式设有挡料块68,挡料块68位于挡料板
66下侧,挡料块68左部固接有第二滑动杆67,转动板64套于第二滑动杆67上与其滑动配合,固定板69右侧面下部后侧与转动板64左侧面下部之间固接有第二复位弹簧610,挡料块68底部左侧固接有接触板611,转动料盘44顶部间隔固接有四根接触杆612,接触杆612与接触板611配合。
[0034] 还包括有送料装置7,送料装置7包括有第二立板71、下料槽板72、竖板73、第五转轴74、传动组件75、第二转动盘76、第三滑动杆77、一字槽板78、连接杆79和压料柱710,工作板3顶部左侧前部固接有第二立板71,第二立板71外右侧面固接有下料槽板72,工作板3顶部左侧后部固接有竖板73,竖板73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五转轴74,第五转轴74后部与第二转轴53后部周向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75,第二转轴53前部周向固接有第二转动盘76,第二转动盘76前侧面下部固接有第三滑动杆77,下料槽板72内后部滑动式设有压料柱710,下料槽板72后部滑动式设有连接杆79,连接杆79前端与压料柱710后侧面上部固定连接,连接杆79后端固接有一字槽板78,一字槽板78套于第三滑动杆77上与其滑动配合。
[0035] 首先操作人员将适量的胶圈内放入下料筒62内,挡料块68对胶圈限位,当第一电机42启动时,转动料盘44前侧凹槽与下料筒62对应,且转动料盘44正转带动接触杆612正转,接触杆612正转与接触板611接触,接触杆612带动接触板611向左移动,接触板611向左移动带动挡料块68向左移动,挡料块68向左移动通过第一滑动杆65带动转动板64下部向左摆动,第二复位弹簧610被压缩,挡料块68向左移动停止对胶圈,最下方也就掉落至转动料盘44内,同时,转动板64下部向左摆动使得上部向右摆动,转动板64上部向右摆动通过第二滑动杆67带动挡料板66向右移动,挡料板66向右移动对剩余胶圈进行限位,接触杆612继续正转与接触板611脱离,因第二复位弹簧610作用,转动板64带动挡料块68向右移动复位对胶圈限位,且挡料板66向左移动复位,当全部胶圈安装完成后,转动料盘44停止带动接触杆612正转。如此,无需人们反复放置胶圈至转动料盘44上。
[0036] 首先操作人员将适量的轴套放入下料槽板72内,压料柱710对轴套限位,当第二电机52启动时,第二转轴53正转带动传动组件75正转,传动组件75正转带动第五转轴74正转,第五转轴74正转带动第二转动盘76正转,第二转动盘76正转带动第三滑动杆77正转,第三滑动杆77正转带动一字槽板78上下移动,一字槽板78上下移动带动连接杆79上下移动,连接杆79上下移动带动压料柱710上下移动,压料柱710向上移动停止对轴套进行限位,一个轴套也就掉落至胶圈内,且压料柱710向下移动将轴套稍微按压至胶圈内,当全部胶圈安装完成后,关闭第二电机52,第二转轴53停止通过传动组件75带动第五转轴74正转,压料柱710也就停止上下移动,如此,无需人们事先反复将轴套按压至轴套内,更加方便。
[0037] 实施例3
[0038]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7和图8所示,还包括有压料装置8,压料装置8包括有立块81、第六转轴82和压料轮83,工作板3顶部前侧左部固接有立块81,立块81上部转动式设有第六转轴82,第六转轴82右部周向固接有压料轮83。
[0039] 还包括有导向装置9,导向装置9包括有安装架91、弧形板92、斜板93和第三复位弹簧94,工作板3顶部左部后侧固接有安装架91,安装架91右部左右对称固接有弧形板92,斜板93顶部与安装架91内顶部右侧之间前后对称固接有第三复位弹簧94,前后两侧第三复位弹簧94尾端之间固接有斜板93,斜板93位于左右两侧弧形板92之间与其滑动配合。
[0040] 当胶圈掉落至转动料盘44内时,转动料盘44带动胶圈正转,胶圈正转与压料轮83接触对其进行挤压,如此,可避免胶圈位于转动料盘44凹槽内不到位,影响后续安装。
[0041] 当轴套稍微按压至胶圈内时,转动料盘44正转带动胶圈与轴套正转,弧形板92起到导向作用,且因第三复位弹簧94的作用,斜板93始终与轴套接触,如此,可避免轴套与胶圈产生偏移。
[0042]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旋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锤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下料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下料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发明送料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为本发明压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为本发明导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标号:1_底座,2_支架,3_工作板,4_旋转装置,41_立架,42_第一电机,43_第一转轴,44_转动料盘,5_锤料装置,51_异形架,52_第二电机,53_第二转轴,54_凸轮,55_第一转动盘,56_凸杆,57_第三转轴,58_铰接板,59_锤料杆,510_第一复位弹簧,6_下料装置,61_第一立板,62_下料筒,63_第四转轴,64_转动板,65_第一滑动杆,66_挡料板,67_第二滑动杆,68_挡料块,69_固定板,610_第二复位弹簧,611_接触板,612_接触杆,7_送料装置,
71_第二立板,72_下料槽板,73_竖板,74_第五转轴,75_传动组件,76_第二转动盘,77_第三滑动杆,78_一字槽板,79_连接杆,710_压料柱,8_压料装置,81_立块,82_第六转轴,83_压料轮,9_导向装置,91_安装架,92_弧形板,93_斜板,94_第三复位弹簧。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