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张国大 > 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6-16
申请公布
申请公布指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期满时的公布或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进行的公布。
申请公布号:专利申请过程中,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之前,国家专利局《专利公报》公开专利时的编号。
申请公布日:申请公开的日期,即在专利公报上予以公开的日期。
2021-09-28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7-29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41-06-16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申请号 CN202110668172.6 申请日 2021-06-16
公开/公告号 CN113368382B 公开/公告日 2022-07-29
授权日 2022-07-29 预估到期日 2041-06-16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A61M35/00A61J1/05A61J1/14 主分类号 A61M35/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B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1
权利要求数量 2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7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CN111672020A、CN202777066U、CN209060337U、US2009/0169286A1、JP2016210427A、US2018/0353740A1、CN112807555A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1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公开、实质审查、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张国大 当前专利权人 张国大
发明人 张国大 第一发明人 张国大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松元厦社区环观中路282号厂房10栋515室 邮编 51811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广东省 申请人所在市 广东省深圳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涂抹、自动夹紧和自动存储药液的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包括有:外壳和连接块,外壳上设有连接块;海绵块,连接块外壁上安装有海绵块;橡胶块,外壳外壁两侧均设有橡胶块;第一支架,外壳内壁设有第一支架;固定管,第一支架上部设有固定管;夹紧机构,固定管上设有夹紧机构;拉动机构,夹紧机构与外壳之间连接有拉动机构。本发明通过设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与拉动机构配合,能对新布料进行夹紧,同时也能松开使用过的布料;通过存储机构与闭合机构配合,能够实现存储药液。
  • 摘要附图
    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7
    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8
    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9
    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0
    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7-29 授权
2 2021-09-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61M 35/00 专利申请号: 202110668172.6 申请日: 2021.06.16
3 2021-09-10 公开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外壳(1)和连接块(2),外壳(1)上设有连接块(2);
海绵块(3),连接块(2)外壁上安装有海绵块(3);
橡胶块(4),外壳(1)外壁两侧均设有橡胶块(4);
第一支架(5),外壳(1)内壁设有第一支架(5);
固定管(6),第一支架(5)上部设有固定管(6);
夹紧机构(7),固定管(6)上设有夹紧机构(7);
拉动机构(8),夹紧机构(7)与外壳(1)之间连接有拉动机构(8);夹紧机构(7)包括有:
第一固定块(71),外壳(1)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块(71);
第一伸缩杆(73),两块第一固定块(71)内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伸缩杆(73);
卡紧块(72),两根第一伸缩杆(73)内侧均设有卡紧块(72),两块卡紧块(72)均与外壳(1)滑动式连接;拉动机构(8)包括有:
第二支架(81),外壳(1)外壁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架(81);
第三支架(82),外壳(1)内壁两侧均设有第三支架(82);
第一拉杆(83),两根第二支架(81)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拉杆(83);
喷口(84),外壳(1)内壁滑动式设有喷口(84),两根第一拉杆(83)均与喷口(84)连接,两块卡紧块(72)均与喷口(84)配合;
第二拉杆(85),两根第三支架(82)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拉杆(85),同侧的第二拉杆(85)与同侧的第一拉杆(83)连接;
滑动管(86),固定管(6)上滑动式设有滑动管(86);还包括有存储机构(9),存储机构(9)包括有:
存储箱(91),连接块(2)内壁设有存储箱(91);
瓶盖(92),存储箱(91)上转动式设有瓶盖(92);
闭合杆(93),存储箱(91)上滑动式设有闭合杆(93),闭合杆(93)与瓶盖(92)滑动式连接;
第二连接管(95),连接块(2)内壁设有第二连接管(95),第二连接管(95)的一侧位于外壳(1)内;
软管(96),第二连接管(95)上设有软管(96),第二连接管(95)与滑动管(86)连接;
第一连接管(94),第二连接管(95)与存储箱(91)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管(94);还包括有闭合机构(10),闭合机构(10)包括有:
固定框(101),外壳(1)内壁下部设有固定框(101),固定框(101)位于软管(96)的外侧;
闭合块(103),固定框(101)内壁上下两侧均滑动式设有闭合块(103);
夹紧杆(102),两块闭合块(103)上均设有夹紧杆(102),两根夹紧杆(102)与两个第二拉杆(85)配合;
第二伸缩杆(104),闭合块(103)内侧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二伸缩杆(104);还包括有上料机构(11),上料机构(11)包括有:
存料箱(111),外壳(1)外壁上部设有转动式存料箱(111);
推杆(112),存料箱(111)上滑动式设有推杆(112);
压缩弹簧(113),推杆(112)与存料箱(111)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113);还包括有挡料机构(12),挡料机构(12)包括有:
第二固定块(121),存料箱(111)内壁设有第二固定块(121);
第二旋转板(122),存料箱(111)内壁转动式设有第二旋转板(122);
推块(124),第二固定块(121)中部转动式设有推块(124);
连接杆(123),推块(124)与第二旋转板(122)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23);
挡料板(125),喷口(84)上设有挡料板(125),挡料板(125)与推块(124)转动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缩弹簧(113)的材质为合金。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主要是诊治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比如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比如脑炎、脑膜炎以及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以及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疾病,主要是以头部为主的神经系统和全身感觉以及肢体的运动感觉,以及精神情绪方面的疾病都属于神经内科的治疗范畴,患者在受到创伤时,可以采取多种形态的药物进行给药,当伤口面积较大时,往往是向伤口上涂抹药,现有内科护理用上药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功能单一,有的伤口位置没有涂抹到药液,涂抹药液不均匀,还得用棉棒慢慢涂抹药液均匀,增加了患者的疼痛,也影响了伤口的恢复效果,上药效率低。
[0003] 为此,我们设计一种便于涂抹、自动夹紧和自动存储药液的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患者在受到创伤时,可以采取多种形态的药物进行给药,当伤口面积较大时,往往是向伤口上涂抹药,现有内科护理用上药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功能单一,有的伤口位置没有涂抹到药液,涂抹药液不均匀,还得用棉棒慢慢涂抹药液均匀,增加了患者的疼痛,也影响了伤口的恢复效果,上药效率低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涂抹、自动夹紧和自动存储药液的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
[0005]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包括有:
[0006] 外壳和连接块,外壳上设有连接块;
[0007] 海绵块,连接块外壁上安装有海绵块;
[0008] 橡胶块,外壳外壁两侧均设有橡胶块;
[0009] 第一支架,外壳内壁设有第一支架;
[0010] 固定管,第一支架上部设有固定管;
[0011] 夹紧机构,固定管上设有夹紧机构;
[0012] 拉动机构,夹紧机构与外壳之间连接有拉动机构。
[0013] 作为优选,第一固定块,外壳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块;
[0014] 第一伸缩杆,两块第一固定块内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伸缩杆;
[0015] 卡紧块,两根第一伸缩杆内侧均设有卡紧块,两块卡紧块均与外壳滑动式连接。
[0016] 作为优选,拉动机构包括有:
[0017] 第二支架,外壳外壁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架;
[0018] 第三支架,外壳内壁两侧均设有第三支架;
[0019] 第一拉杆,两根第二支架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拉杆;
[0020] 喷口,外壳内壁滑动式设有喷口,两根第一拉杆均与喷口连接,两块卡紧块均与喷口配合;
[0021] 第二拉杆,两根第三支架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拉杆,同侧的第二拉杆与同侧的第一拉杆连接;
[0022] 滑动管,固定管上滑动式设有滑动管。
[0023]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存储机构,存储机构包括有:
[0024] 存储箱,连接块内壁设有存储箱;
[0025] 瓶盖,存储箱上转动式设有瓶盖;
[0026] 闭合杆,存储箱上滑动式设有闭合杆,闭合杆与瓶盖滑动式连接;
[0027] 第二连接管,连接块内壁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一侧位于外壳内;
[0028] 软管,第二连接管上设有软管,第二连接管与滑动管连接;
[0029] 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存储箱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管。
[0030]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闭合机构,闭合机构包括有:
[0031] 固定框,外壳内壁下部设有固定框,固定框位于软管的外侧;
[0032] 闭合块,固定框内壁上下两侧均滑动式设有闭合块;
[0033] 夹紧杆,两块闭合块上均设有夹紧杆,两根夹紧杆与两个第二拉杆配合;
[0034] 第二伸缩杆,闭合块内侧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二伸缩杆。
[0035]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有:
[0036] 存料箱,外壳外壁上部设有转动式设有存料箱;
[0037] 推杆,存料箱上滑动式设有推杆;
[0038] 压缩弹簧,推杆与存料箱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
[0039]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挡料机构,挡料机构包括有:
[0040] 第二固定块,存料箱内壁设有第二固定块;
[0041] 第二旋转板,存料箱内壁转动式设有第二旋转板;
[0042] 推块,第二固定块中部转动式设有推块;
[0043] 连接杆,推块与第二旋转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杆;
[0044] 挡料板,喷口上设有挡料板,挡料板与推块转动式连接。
[0045] 作为优选,压缩弹簧的材质为合金。
[004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设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与拉动机构配合,能对新布料进行夹紧,同时也能松开使用过的布料;
[0047] 2、通过存储机构与闭合机构配合,能够实现存储药液,同时也能实现间隔地补充药液到新布料上;
[0048] 3、通过上料机构与挡料机构配合,能够实现间隔实现更换新布料的工作。

实施方案

[006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进行说明。
[0061] 实施例1
[0062] 一种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外壳1、连接块2、海绵块3、橡胶块4、第一支架5、固定管6、夹紧机构7和拉动机构8,外壳1后部设有连接块2,连接块2外壁上安装有海绵块3,外壳1外壁后侧左右两部均设有橡胶块4,外壳1内壁前侧设有第一支架5,第一支架5上部设有固定管6,固定管6前部设有夹紧机构7,夹紧机构7与外壳1之间连接有拉动机构8。
[0063] 当患者的伤口需要上药时,可使用本装置,首先通过夹紧机构7将上好药的布料进行夹紧,此时使用者一边托起橡胶块4一边握住海绵块3并提起到一定的位置,当使用者在一起使用海绵块3和橡胶块4会对手部起到防滑的作用,随后使用者提起橡胶块4和海绵块3向前运动,从而提起连接块2、外壳1、第一支架5、固定管6、夹紧机构7、上好药的布料和拉动机构8向前运动,当上好药的布料向前运动至与患者的伤口接触时,使用者轻微地使夹紧机构7转动,夹紧机构7带动上好药的布料转动,上好药的布料轻微地转动会将药液均匀地涂抹在伤口上,如果使用者使用手部上药,手部不卫生可能会是伤口受到进一步的感染,当使用过的布料需要更换时,使用者使拉动机构8运作,拉动机构8带动夹紧机构7运作,夹紧机构7将不会夹紧布料,当使用者再次重复以上步骤即可实现神经内科便携式防感染上药的工作。
[0064] 夹紧机构7包括有第一固定块71、卡紧块72和第一伸缩杆73,外壳1前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块71,两块第一固定块71内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伸缩杆73,两根第一伸缩杆73内侧均设有卡紧块72,两块卡紧块72均与外壳1滑动式连接。
[0065] 当需要夹紧布料时,使用者首先使第一伸缩杆73向外压缩,从而带动卡紧块72向外运动,使用者把新布料放到两块卡紧块72之间,此时使用者松开第一伸缩杆73会自动复位,第一伸缩杆73带动卡紧块72向内运动复位,卡紧块72会对新布料进行夹紧,当需要取出使用过的布料时,拉动机构8运作带动第一伸缩杆73向外压缩,从而带动卡紧块72向外运动,卡紧块72向外运动将不会夹紧布料,实现夹紧新布料和松开使用过的布料效果。
[0066] 拉动机构8包括有第二支架81、第三支架82、第一拉杆83、喷口84、第二拉杆85和滑动管86,外壳1外壁前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架81,外壳1内壁前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三支架82,两根第二支架81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拉杆83,外壳1内壁前侧滑动式设有喷口84,两根第一拉杆83均与喷口84连接,两块卡紧块72均与喷口84配合,两根第三支架82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拉杆85,同侧的第二拉杆85与同侧的第一拉杆83连接,固定管6上滑动式设有滑动管86。
[0067] 当不需要夹紧使用过的布料时,使用者向后拉动第一拉杆83,从而带动喷口84和第二拉杆85向后运动,喷口84向后运动会使卡紧块72向外运动,卡紧块72使第一伸缩杆73向外压缩,卡紧块72向外运动会将不会夹紧布料,实现使用过的布料松料工作,同时也便于后面的上新的布料,使用过的布料松料后,使用者向前推动第一拉杆83,第一拉杆83带动喷口84和第二拉杆85向前运动复位,喷口84复位至不与卡紧块72接触,第一伸缩杆73复位带动卡紧块72复位。
[0068] 实施例2
[0069]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5‑10所示,还包括有存储机构9,存储机构9包括有存储箱91、瓶盖92、闭合杆93、第一连接管94、第二连接管95和软管96,连接块2内壁后部设有存储箱91,存储箱91后部转动式设有瓶盖92,存储箱91上滑动式设有闭合杆93,闭合杆93与瓶盖92滑动式连接,连接块2内壁设有第二连接管95,第二连接管95的一侧位于外壳1内,第二连接管95前部设有软管96,第二连接管95与滑动管86连接,第二连接管95后部与存储箱91前部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管94。
[0070] 使用者首先向后转动瓶盖92至不与存储箱91接触,接着把药液灌进存储箱91内,向前转动瓶盖92,存储箱91内的药液将不会漏出,当新布料需要上药液时,使用者向后拉动闭合杆93,闭合杆93将不会堵住存储箱91,随后使用者提起海绵块3,从而带动存储箱91、瓶盖92、闭合杆93、第一连接管94、第二连接管95和软管96向上提起,存储箱91内的药液依次流至第一连接管94、第二连接管95、软管96和滑动管86上,滑动管86上的药液通过喷口84滴至布料上,当新布料不需要上药液时,使用者向下滑动闭合杆93至到堵住存储箱91,存储箱91内的药液将不会流出。
[0071] 还包括有闭合机构10,闭合机构10包括有固定框101、夹紧杆102、闭合块103和第二伸缩杆104,外壳1内壁下部设有固定框101,固定框101位于软管96的外侧,固定框101内壁上下两侧均滑动式设有闭合块103,两块闭合块103上均设有夹紧杆102,两根夹紧杆102与两个第二拉杆85配合,闭合块103内侧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设有第二伸缩杆104。
[0072] 当需要更换使用过的布料时,为了避免在更换使用过的布料过程中存储箱91内的药液会滴至布料上,使用者向后拉动第一拉杆83,第一拉杆83使卡紧块72向外运动,进而使第一伸缩杆73向外压缩,卡紧块72向外运动将不会夹紧使用过的布料,同时第一拉杆83使第二拉杆85向后运动,第二拉杆85向后运动会使夹紧杆102向内运动,从而带动闭合块103向内运动,闭合块103向内运动会使第二伸缩杆104向内压缩,闭合块103向内运动堵住软管96,软管96内的药液将不会流至喷口84上,在更换布料时,药液将不会滴到布料上或者地面造成污染,随后使用者把新布料换上,换上布料后,使用者推动第一拉杆83向前运动至不与卡紧块72接触,第一伸缩杆73复位带动卡紧块72向内运动,卡紧块72向内运动会夹紧新布料,同时第一拉杆83带动第二拉杆85向前运动至不与夹紧杆102接触,第二伸缩杆104复位带动闭合块103和夹紧杆102向上运动复位,夹紧杆102向上运动复位将不会堵塞住软管96,软管96内的药液将会通过喷口84滴至到新布料上,随后使用者将上药好的布料在患者的伤口上涂抹即可。
[0073] 还包括有上料机构11,上料机构11包括有存料箱111、推杆112和压缩弹簧113,外壳1外壁上部设有转动式设有存料箱111,存料箱111上滑动式设有推杆112,推杆112左侧与存料箱111左侧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113。
[0074] 使用者向上转动存料箱111,使用者把多点布料放到存料箱111内,存料箱111内新布料会推动推杆112向后运动,当需要上新布料时,使用者向前推动推杆112,压缩弹簧113适应性地复位一点,使一个新布料落至到卡紧块72上,当后面还需要更换的新布料时,使用者重复以上的步骤即可。
[0075] 还包括有挡料机构12,挡料机构12包括有第二固定块121、第二旋转板122、连接杆123、推块124和挡料板125,存料箱111内壁前侧设有第二固定块121,存料箱111内壁前侧左部转动式设有第二旋转板122,第二固定块121中部转动式设有推块124,推块124与第二旋转板122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23,喷口84后部设有挡料板125,挡料板125与推块124转动式连接。
[0076] 喷口84向后运动带动挡料板125向后运动,挡料板125向后运动带动推块124摆动,推块124摆动带动连接杆123向前运动,从而带动第二旋转板122旋转,第二旋转板122旋转将不会堵住新布料,新布料会落至第二旋转板122上,第二旋转板122上的新布料会推动挡料板125上的布料落至到卡紧块72上,喷口84向前运动带动推块124反向摆动,从而带动连接杆123向前运动复位,从而带动第二旋转板122反向旋转,第二旋转板122反向旋转将会卡住其上新布料,实现一块新布料的上料工作。
[0077]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49]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0]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1] 图3为本发明夹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2] 图4为本发明拉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3] 图5为本发明存储机构第一种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4] 图6为本发明存储机构第二种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5] 图7为本发明闭合机构第一种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6] 图8为本发明闭合机构第二种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7] 图9为本发明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8] 图10为本发明挡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9] 附图标号:1_外壳,2_连接块,3_海绵块,4_橡胶块,5_第一支架,6_固定管,7_夹紧机构,71_第一固定块,72_卡紧块,73_第一伸缩杆,8_拉动机构,81_第二支架,82_第三支架,83_第一拉杆,84_喷口,85_第二拉杆,86_滑动管,9_存储机构,91_存储箱,92_瓶盖,93_闭合杆,94_第一连接管,95_第二连接管,96_软管,10_闭合机构,101_固定框,102_夹紧杆,103_闭合块,104_第二伸缩杆,11_上料机构,111_存料箱,112_推杆,113_压缩弹簧,12_挡料机构,121_第二固定块,122_第二旋转板,123_连接杆,124_推块,125_挡料板。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