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徐州路坤兴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1-01-29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1-07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1-01-29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120255639.X 申请日 2021-01-29
公开/公告号 CN215425865U 公开/公告日 2022-01-07
授权日 2022-01-07 预估到期日 2031-01-29
申请年 2021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A61H1/02 主分类号 A61H1/02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1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徐州路坤兴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徐州路坤兴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俐、王学兰、于琳 第一发明人 李俐
地址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泉镇工业园区 邮编 221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3
申请人所在省 江苏省 申请人所在市 江苏省徐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包括把手,座椅组件,底板,万向轮,上肢锻炼组件,下肢锻炼组件,支撑柱,电控盒和电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电机,上肢锻炼组件和下肢锻炼组件,上肢锻炼组件和下肢锻炼组件运转靠电机带动,患者康复训练无须护士或者家属全程辅助,更加省力且能加快前期恢复速度,通过设置座椅组件,松动翼型螺栓,靠背与坐板的夹角可进行手动调节,然后上紧翼型螺栓,固定靠背与坐板,患者能够更加舒适的倚靠在座椅组件上,通过设置把手和万向轮,方便锻炼装置的移动,可以适当的更换锻炼装置的位置,可以实现锻炼装置在任何有可以供电场所使用,增加了锻炼装置的适用范围。
  • 摘要附图
    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01-07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座椅组件(2),底板(3),万向轮(4),上肢锻炼组件(5),下肢锻炼组件(6),支撑柱(7),电控盒(8)和电机(9),所述的万向轮(4)采用多个,且万向轮(4)分别安装在底板(3)下面的后方四角处和前方中间处;所述的支撑柱(7)下端安装在底板(3)上后方中间处;所述的座椅组件(2)下方安装在支撑柱(7)的上端;所述的上肢锻炼组件(5)安装在座椅组件(2)上;所述的把手(1)安装在座椅组件(2)后面的上方;所述的下肢锻炼组件(6)安装在底板(3)上;所述的电机(9)安装在底板(3)上,且电机(9)位于座椅组件(2)下方;所述的电控盒(8)安装在底板(3)上,且电控盒(8)位于电机(9)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组件(2)包括座椅头枕(21),靠背(22),连杆(23),T型滑槽(24),支撑杆(25),翼型螺栓(26)和坐板(27),所述的坐板(27)下方安装在支撑柱(7)的上端;所述的T型滑槽(24)开设在坐板(27)的两侧;所述的靠背(22)下端铰链在坐板(27)的后侧上;所述的翼型螺栓(26)的螺母位于T型滑槽(24)的内部,且翼型螺栓(26)的螺母的尺寸与T型滑槽(24)内部尺寸相匹配,该翼型螺栓(26)的螺丝头部带有顶块,且翼型螺栓(26)的顶块尺寸大于翼型螺栓(26)的螺母的尺寸;所述的支撑杆(25)采用两个,且支撑杆(25)的下端用过翼型螺栓(26)安装在T型滑槽(24)内,该支撑杆(25)的上端铰链在靠背(22)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杆(23)下端安装在靠背(22)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座椅头枕(21)下方安装在连杆(23)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肢锻炼组件(5)包括第一皮带轮(51),第二皮带轮(52),第一皮带(53),连接杆(54),手杆组件(55),手臂放置块(56)和橡皮筋(57),所述的第一皮带轮(51)安装在电机(9)的输出端上;所述的第二皮带轮(52)通过轴套安装在坐板(27)内;所述的第一皮带轮(51)通过第一皮带(53)与第二皮带轮(52)相连;所述的连接杆(54)安装在第二皮带轮(52)的轴上;所述的手杆组件(55)采用两个,且手杆组件(55)安装在连接杆(54)的两端;所述的手臂放置块(56)采用两个,且手臂放置块(56)安装在手杆组件(55)的上端;所述的橡皮筋(57)采用四个,且橡皮筋(57)分别安装在手臂放置块(56)上方前后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杆组件(55)包括手杆外壳(551),曲型凸条(552),卡头(553),圆块(554)和凹槽(555),所述的凹槽(555)开设在手杆外壳(551)的下方;所述的圆块(554)安装在连接杆(54)的一端;所述的手杆外壳(551)通过圆块(554)卡接在连接杆(54)两侧;所述的卡头(553)采用四个,且卡头(553)安装在圆块(554)上;所述的曲型凸条(552)采用两个,且曲型凸条(552)安装在凹槽(555)的上下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肢锻炼组件(6)包括第三皮带轮(61),第二皮带(62),第四皮带轮(63),右踏杆(64),左踏杆(65),右踏板(66),左踏板(67),松紧带(68)和支撑板(69),所述的第三皮带轮(61)安装在电机(9)输出端上;所述的支撑板(69)安装在底板(3)前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四皮带轮(63)通过轴套安装在支撑板(69)上,且第四皮带轮(63)通过第二皮带(62)与第三皮带轮(61)相连接;
所述的右踏杆(64)安装在第四皮带轮(63)的一侧;所述的左踏杆(65)安装在第四皮带轮(63)上背离右踏杆(64)的一侧;所述的右踏板(66)通过轴套安装在右踏杆(64)上背离第四皮带轮(63)的一端上;所述的左踏板(67)通过轴套安装在左踏杆(65)上背离第四皮带轮(63)的一端上;所述的松紧带(68)采用四个,且松紧带(68)分别安装在右踏板(66)上和左踏板(67)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头(553)尺寸与曲型凸条(552)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的电控盒(8)通过电线与电机(9)相连;所述的圆块(554)的尺寸与曲型凸条(552)之间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的圆块(554)位于凹槽(555)内;
所述的右踏杆(64)的方向和左踏杆(65)的方向相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而发展,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使患者早日康复,会对患者进行一些针对性训练,一些患者在护理锻炼过程中,需要对其四肢都进行锻炼,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出院。
[0003] 然而现有的四肢锻炼装置大多需要患者自己用力进行四肢锻炼,然而部分患者前期的康复锻炼无法自己进行,患者康复训练需要护士或者病人家属全程辅助进行,前期恢复较慢,耗费大量劳动力的问题。
[0004] 为此,提出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实现部分患者前期的康复锻炼可以通过锻炼装置来实现,省去了护士或者病人家属全程辅助,省去大量劳动力,加快前期恢复节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包括把手,座椅组件,底板,万向轮,上肢锻炼组件,下肢锻炼组件,支撑柱,电控盒和电机,所述的万向轮采用多个,且万向轮分别安装在底板下面的后方四角处和前方中间处;所述的支撑柱下端安装在底板上后方中间处;所述的座椅组件下方安装在支撑柱的上端;所述的上肢锻炼组件安装在座椅组件上;所述的把手安装在座椅组件后面的上方;所述的下肢锻炼组件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的电机安装在底板上,且电机位于座椅组件下方;所述的电控盒安装在底板上,且电控盒位于电机后侧。
[0007] 优选的,所述座椅组件包括座椅头枕,靠背,连杆,T型滑槽,支撑杆,翼型螺栓和坐板,所述的坐板下方安装在支撑柱的上端;所述的T型滑槽开设在坐板的两侧;所述的靠背下端铰链在坐板的后侧上;所述的翼型螺栓的螺母位于T型滑槽的内部,且翼型螺栓的螺母的尺寸与T型滑槽内部尺寸相匹配,该翼型螺栓的螺丝头部带有顶块,且翼型螺栓的顶块尺寸大于翼型螺栓的螺母的尺寸;所述的支撑杆采用两个,且支撑杆的下端用过翼型螺栓安装在T型滑槽内,该支撑杆的上端铰链在靠背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杆下端安装在靠背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座椅头枕下方安装在连杆的上端。
[0008] 优选的,所述的上肢锻炼组件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连接杆,手杆组件,手臂放置块和橡皮筋,所述的第一皮带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的第二皮带轮通过轴套安装在坐板内;所述的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二皮带轮相连;所述的连接杆安装在第二皮带轮的轴上;所述的手杆组件采用两个,且手杆组件安装在连接杆的两端;所述的手臂放置块采用两个,且手臂放置块安装在手杆组件的上端;所述的橡皮筋采用四个,且橡皮筋分别安装在手臂放置块上方前后两端。
[0009] 优选的,所述的手杆组件包括手杆外壳,曲型凸条,卡头,圆块和凹槽,所述的凹槽开设在手杆外壳的下方;所述的圆块安装在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的手杆外壳通过圆块卡接在连接杆两侧;所述的卡头采用四个,且卡头安装在圆块上;所述的曲型凸条采用两个,且曲型凸条安装在凹槽的上下两侧。
[0010] 优选的,所述的下肢锻炼组件包括第三皮带轮,第二皮带,第四皮带轮,右踏杆,左踏杆,右踏板,左踏板,松紧带和支撑板,所述的第三皮带轮安装在电机输出端上;所述的支撑板安装在底板前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四皮带轮通过轴套安装在支撑板上,且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三皮带轮相连接;所述的右踏杆安装在第四皮带轮的一侧;所述的左踏杆安装在第四皮带轮上背离右踏杆的一侧;所述的右踏板通过轴套安装在右踏杆上背离第四皮带轮的一端上;所述的左踏板通过轴套安装在左踏杆上背离第四皮带轮的一端上;所述的松紧带采用四个,且松紧带分别安装在右踏板上和左踏板上。
[0011] 优选的,所述的卡头尺寸与曲型凸条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的电控盒通过电线与电机相连;所述的圆块的尺寸与曲型凸条之间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的手杆组件内的圆块位于凹槽的两端;所述的右踏杆的方向和左踏杆的方向相反。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上肢锻炼组件和下肢锻炼组件,电机通电运行,电机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同时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圆块转动,圆块上的卡头与曲型凸条尺寸配合,卡头拨动曲型凸条运动,使得手杆外壳相对于座椅组件做前后往复运动,手杆外壳前后往复运动带动手臂放置块前后往复运动,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带动第四皮带轮转动,第四皮带轮转动带动左踏杆转动和右踏杆转动,左踏杆转动和右踏杆转动分别带动左踏板和右踏板做圆周运动,上肢锻炼组件和下肢锻炼组件运转靠电机带动,患者康复训练无须护士或者家属全程辅助,更加省力且能加快前期恢复速度;
[0014]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座椅组件,松动翼型螺栓,靠背与坐板的夹角可进行手动调节,然后上紧翼型螺栓,固定靠背与坐板,患者能够更加舒适的倚靠在座椅组件上,使得患者身心愉悦,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0015]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把手和万向轮,方便锻炼装置的移动,可以适当的更换锻炼装置的位置,可以实现锻炼装置在任何有可以供电场所使用,增加了锻炼装置的适用范围。

实施方案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康复科用四肢锻炼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把手1,座椅组件2,底板3,万向轮4,上肢锻炼组件5,下肢锻炼组件6,支撑柱7,电控盒8和电机9,所述的万向轮4采用多个,且万向轮4分别安装在底板3下面的后方四角处和前方中间处;所述的支撑柱7下端安装在底板3上后方中间处;所述的座椅组件2下方安装在支撑柱7的上端;所述的上肢锻炼组件5安装在座椅组件2上;所述的把手1安装在座椅组件2后面的上方;所述的下肢锻炼组件6安装在底板3上;所述的电机9安装在底板3上,且电机9位于座椅组件2下方;所述的电控盒8安装在底板3上,且电控盒8位于电机9后侧。
[0024]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座椅组件2包括座椅头枕21,靠背22,连杆23,T型滑槽24,支撑杆25,翼型螺栓26和坐板27,所述的坐板27下方安装在支撑柱7的上端;所述的T型滑槽24开设在坐板27的两侧;所述的靠背22下端铰链在坐板27的后侧上;所述的翼型螺栓26的螺母位于T型滑槽24的内部,且翼型螺栓26的螺母的尺寸与T型滑槽24内部尺寸相匹配,该翼型螺栓26的螺丝头部带有顶块,且翼型螺栓26的顶块尺寸大于翼型螺栓26的螺母的尺寸;所述的支撑杆25采用两个,且支撑杆25的下端用过翼型螺栓26安装在T型滑槽24内,该支撑杆25的上端铰链在靠背22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杆23下端安装在靠背22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座椅头枕21下方安装在连杆23的上端。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松动翼型螺栓26,靠背22的与坐板27的角度可进行手动调节,然后上紧翼型螺栓26,固定靠背22的与坐板27的角度,患者能够更加舒适的倚靠在座椅组件2上,使得患者身心愉悦,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0026]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的上肢锻炼组件5包括第一皮带轮51,第二皮带轮52,第一皮带53,连接杆54,手杆组件55,手臂放置块56和橡皮筋57,所述的第一皮带轮51安装在电机9的输出端上;所述的第二皮带轮52通过轴套安装在坐板27内;所述的第一皮带轮51通过第一皮带53与第二皮带轮52相连;所述的连接杆54安装在第二皮带轮52的轴上;所述的手杆组件55采用两个,且手杆组件55安装在连接杆54的两端;所述的手臂放置块56采用两个,且手臂放置块56安装在手杆组件55的上端;所述的橡皮筋57采用四个,且橡皮筋57分别安装在手臂放置块56上方前后两端。
[0027]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的手杆组件55包括手杆外壳551,曲型凸条552,卡头553,圆块554和凹槽555,所述的凹槽555开设在手杆外壳551的下方;所述的圆块554安装在连接杆54的一端;所述的手杆外壳551通过圆块554卡接在连接杆54两侧;所述的卡头553采用四个,且卡头553安装在圆块554上;所述的曲型凸条552采用两个,且曲型凸条552安装在凹槽555的上下两侧。
[0028]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的下肢锻炼组件6包括第三皮带轮61,第二皮带62,第四皮带轮63,右踏杆64,左踏杆65,右踏板66,左踏板67,松紧带68和支撑板69,所述的第三皮带轮61安装在电机9输出端上;所述的支撑板69安装在底板3前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四皮带轮63通过轴套安装在支撑板69上,且第四皮带轮63通过第二皮带62与第三皮带轮61相连接;所述的右踏杆64安装在第四皮带轮63的一侧;所述的左踏杆65安装在第四皮带轮63上背离右踏杆64的一侧;所述的右踏板66通过轴套安装在右踏杆64上背离第四皮带轮63的一端上;所述的左踏板67通过轴套安装在左踏杆65上背离第四皮带轮63的一端上;所述的松紧带68采用四个,且松紧带68分别安装在右踏板66上和左踏板67上。
[002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9通电运行,电机9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51和第三皮带轮61同时转动,第一皮带轮通51过第一皮带53带动第二皮带轮52转动,第二皮带轮52带动连接杆54转动,连接杆54转动带动圆块554转动,圆块554上的卡头553与曲型凸条552尺寸配合,卡头553拨动曲型凸条552运动,使得手杆外壳551相对于座椅组件2做前后往复运动,手杆外壳551前后往复运动带动手臂放置块56前后往复运动,第三皮带轮61通过第二皮带62带动第四皮带轮63转动,第四皮带轮63转动带动左踏杆65转动和右踏杆64转动,左踏杆65转动和右踏杆64转动分别带动左踏板67和右踏板66做圆周运动,上肢锻炼组件5和下肢锻炼组件6运转靠电机9带动,患者康复训练无须护士或者家属全程辅助,更加省力且能加快前期恢复速度。
[0030] 具体的,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的卡头553尺寸与曲型凸条552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的电控盒8通过电线与电机9相连;所述的圆块554的尺寸与曲型凸条552之间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的手杆组件55内的圆块554位于凹槽555的两端;所述的右踏杆64的方向和左踏杆65的方向相反。
[00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锻炼装置的移动,可以适当的更换锻炼装置的位置,可以实现锻炼装置在任何有可以供电场所使用,增加了锻炼装置的适用范围。
[0032] 工作原理:在使用前,将锻炼装置推到合适的环境,松动翼型螺栓26,调节靠背22和坐板27的角度,使患者倚靠在座椅组件2上更加的舒适,上紧翼型螺栓26,固定靠背22和坐板27的角度,将患者移送至座椅组件2上,将患者的前臂放在手臂放置块56上,然后通过橡皮筋57将患者的手臂固定在手臂放置块56上,将患者的左脚放在左踏板67上,并且通过松紧带68将患者的左脚固定在左踏板67上,将患者的右脚放在右踏板66上,并且通过松紧带68将患者的右脚固定在右踏板66上,然后将电控盒8接通市电,为系统供电,电机9通电运行,通过电机9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51和第三皮带轮61同时转动,第一皮带轮51转动通过第一皮带53带动第二皮带轮52转动,第二皮带轮52转动带动连接杆54转动,连接杆54转动带动圆块554转动,圆块554上的卡头553与曲型凸条552尺寸配合,卡头553拨动曲型凸条552运动,使得手杆外壳551相对于座椅组件2做前后往复运动,手杆外壳552做前后往复运带动手臂放置块56做前后往复移动,手臂放置块56做前后往复移动带动患者的前臂做前后往复运动,第三皮带轮61转动通过第二皮带62带动第四皮带轮63转动,第四皮带轮63转动带动左踏杆65和右踏杆64转动,左踏杆65和右踏杆64转动带动左踏板67和右踏板66做圆周运动,左踏板67和右踏板66做圆周运动带动患者的双脚做圆周运动,上肢锻炼组件5和下肢锻炼组件6运转靠电机9带动,患者康复锻炼无须护士或者家属全程辅助进行,更加省力且能加快前期恢复速度。
[003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肢锻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肢锻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把手;2、座椅组件;21、座椅头枕;22、靠背;23、连杆;24、T型滑槽;25、支撑杆;26、翼型螺栓;27、坐板;3、底板;4、万向轮;5、上肢锻炼组件;51、第一皮带轮;52、第二皮带轮;53、第一皮带;54、连接杆;55、手杆组件;551、手杆外壳;552、曲型凸条;553、卡头;554、圆块;555、凹槽;56、手臂放置块;57、橡皮筋;6、下肢锻炼组件;61、第三皮带轮;62、第二皮带;63、第四皮带轮;64、右踏杆;65、左踏杆;66、右踏板;67、左踏板;68、松紧带;69、支撑板;7、支撑柱;8、电控盒;9、电机。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