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上杭县意杭民工业产品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屋顶固定装置专利详情

一种屋顶固定装置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8-12-10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9-11-26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28-12-10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1822065959.X 申请日 2018-12-10
公开/公告号 CN209686694U 公开/公告日 2019-11-26
授权日 2019-11-26 预估到期日 2028-12-10
申请年 2018年 公开/公告年 2019年
缴费截止日 2023-01-10
分类号 E04B7/18E04D13/00E04G23/03 主分类号 E04B7/18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1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上杭县意杭民工业产品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当前专利权人 上杭县意杭民工业产品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丁雷 第一发明人 丁雷
地址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江镇北环路409号 邮编 3642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福建省 申请人所在市 福建省龙岩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一种屋顶固定装置,包括顶板、缓压体、阻力板、第一主杆、压力杆、连接螺套、屋顶板、固定板、第二主杆、承压杆、嵌入体和弹簧,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压体,顶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阻力板,缓压体的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主杆和压力杆,压力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第一主杆的底部旋转连接有连接螺套。本实用新型缓压体的设置,当风吹向本装置的时候,由于缓压体设置为弧状,使得缓压体底部的气压变小,有利于顶板上方的气压向屋顶施加压力,当风吹向本装置的时候,由于阻力板表面的孔洞,使得保证空气流通的前提下可以减缓风速,风速减小,使得顶板上方的气压增加,有利于对屋顶进行固定。
  • 摘要附图
    一种屋顶固定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屋顶固定装置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屋顶固定装置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19-11-26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屋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屋顶固定装置包括有:顶板(1)、缓压体(2)、阻力板(3)、第一主杆(4)、压力杆(5)、连接螺套(6)、屋顶板(7)、固定板(8)、第二主杆(9)、承压杆(10)、嵌入体(11)和弹簧(12);
顶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压体(2),顶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阻力板(3),缓压体(2)的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主杆(4)和压力杆(5),压力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第一主杆(4)的底部旋转连接有连接螺套(6),第一主杆(4)的底端套接有屋顶板(7),第一主杆(4)的底端旋转连接有第二主杆(9),第二主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承压杆(10),第二主杆(9)的底部活动套接有嵌入体(11),嵌入体(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压体(2)设置为半球体,缓压体(2)的两端通过外部固定螺丝与顶板(1)固定连接,顶板(1)与缓压体(2)连接时呈半圆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板(3)设置在顶板(1)的顶端,阻力板(3)的表面均匀的贯穿有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杆(5)设置有两个,压力杆(5)设置在第一主杆(4)的两侧,压力杆(5)的一端与第一主杆(4)呈倾斜45°连接,且压力杆(5)与第一主杆(4)呈等腰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杆(4)和第二主杆(9)之间旋转嵌入有螺丝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杆(10)设置有两个,设置在第二主杆(9)的表面两端,且承压杆(10)的一端与第二主杆(9)呈向上倾斜45°连接,承压杆(10)与第二主杆(9)呈倒置的等腰三角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屋顶结构在受到外部强风的时候,因为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快,导致屋顶上方气压小,屋内气压大,使得屋顶易被掀翻,具有安全隐患。
[0003] 于是,本实用新型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对屋顶可以施加压力,使得屋顶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顶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强风易使得屋顶被掀翻,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对屋顶进行固定的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 一种屋顶固定装置包括有:顶板、缓压体、阻力板、第一主杆、压力杆、连接螺套、屋顶板、固定板、第二主杆、承压杆、嵌入体和弹簧;
[0007] 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压体,顶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阻力板,缓压体的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主杆和压力杆,压力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第一主杆的底部旋转连接有连接螺套,第一主杆的底端套接有屋顶板,第一主杆的底端旋转连接有第二主杆,第二主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承压杆,第二主杆的底部活动套接有嵌入体,嵌入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
[0008] 进一步的,缓压体设置为半球体,缓压体的两端通过外部固定螺丝与顶板固定连接,顶板与缓压体连接时呈半圆状。
[0009] 进一步的,阻力板设置在顶板的顶端,阻力板的表面均匀的贯穿有孔洞。
[0010] 进一步的,压力杆设置有两个,压力杆设置在第一主杆的两侧,压力杆的一端与第一主杆呈倾斜45°连接,且压力杆与第一主杆呈等腰三角形。
[0011] 进一步的,第一主杆和第二主杆之间旋转嵌入有螺丝杆。
[0012] 进一步的,承压杆设置有两个,设置在第二主杆的表面两端,且承压杆的一端与第二主杆呈向上倾斜45°连接,承压杆与第二主杆呈倒置的等腰三角形。
[0013] 进一步的,弹簧设置为金属压缩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嵌入体固定连接。
[0014]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5] 1.本实用新型缓压体的设置,当风吹向本装置的时候,由于缓压体设置为半球体,无论风从那个位置吹过来,使得缓压体底部的气压变小,有利于顶板上方的气压向屋顶施加压力。
[0016] 2.本实用新型阻力板的设置,当风吹向本装置的时候,由于阻力板表面的孔洞,使得保证空气流通的前提下可以减缓风速,风速减小,使得顶板上方的气压增加,有利于对屋顶进行固定。
[0017] 3.本实用新型压力杆的设置,当顶板和缓压体向下施加压力的时候,由于压力杆与屋顶固定连接,从而对屋顶施加来自顶板和缓压体的压力,有利于对屋顶进行固定。
[0018] 4.本实用新型承压杆的设置,当压力杆对屋顶施加压力的时候,第一主杆和第二主杆受到向下的拉力,由于承压杆与屋顶固定连接,通过承压杆配合压力杆,有利于对屋顶进行固定。

实施方案

[0022]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0023] 参见图1至附图2,一种屋顶固定装置,包括有:顶板1、缓压体2、阻力板3、第一主杆4、压力杆5、连接螺套6、屋顶板7、固定板8、第二主杆9、承压杆10、嵌入体11和弹簧12;
[0024] 顶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压体2,顶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阻力板3,缓压体2的顶端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主杆4和压力杆5,压力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第一主杆4的底部旋转连接有连接螺套6,第一主杆4的底端套接有屋顶板7,第一主杆4的底端旋转连接有第二主杆9,第二主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承压杆10,第二主杆9的底部活动套接有嵌入体11,嵌入体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2。
[0025] 其中,缓压体2设置为半球体,缓压体2的两端通过外部固定螺丝与顶板1固定连接,顶板1与缓压体2连接时呈半圆状,通过缓压体2达到减小气压的效果。
[0026] 其中,阻力板3设置在顶板1的顶端,阻力板3的表面均匀的贯穿有孔洞,通过阻力板3达到减缓风速的效果。
[0027] 其中,压力杆5设置有两个,压力杆5设置在第一主杆4的两侧,压力杆5的一端与第一主杆4呈倾斜45°连接,且压力杆5与第一主杆4呈等腰三角形,通过压力杆5达到对屋顶施加压力的效果。
[0028] 其中,第一主杆4和第二主杆9之间旋转嵌入有螺丝杆。
[0029] 其中,承压杆10设置有两个,设置在第二主杆9的表面两端,且承压杆10的一端与第二主杆9呈向上倾斜45°连接,承压杆10与第二主杆9呈倒置的等腰三角形,通过承压杆10达到对屋顶进行固定的效果。
[0030]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0031] 使用人员使用本装置的时候,先旋转连接螺套6,将第一主杆4和第二主杆9分离,然后使第一主杆4嵌入在屋顶板7中,使压力杆5接触到屋顶板7然后再使第二主杆9和第一主杆4连接,使承压杆10接触到屋顶板7的底端表面,同时将嵌入体11嵌入在墙体中,在使用的过程中,风接触到阻力板3的时候,阻力板3上的孔洞保证空气流通,减缓风速,使得顶板1上方的气压增大,由于缓压体2设置为弧状且未设置任何阻力装置,所以顶板1上方的气压大于缓压体2下方的气压,向缓压体2施加压力,再通过第一主杆和压力杆5将压力传至屋顶板7,对屋顶板7进行固定,同时第一主杆4受到压力的时候,弹簧12受到压力进行伸缩,第二主杆9受到向下的拉力,带动承压杆10产生向下的力,对屋顶板7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配合压力杆5对屋顶板7进行固定。
[0032]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1] 图中1-2:1、顶板,2、缓压体,3、阻力板,4、第一主杆,5、压力杆,6、连接螺套,7、屋顶板,8、固定板,9、第二主杆,10、承压杆,11、嵌入体,12、弹簧。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