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实施例:
[0019]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方便清洗茶垢的茶具,包括:茶壶上身1和茶壶下身2,茶壶上身1和茶壶下身2为螺纹连接,茶壶下身2顶端固定焊接有连接块3,连接块3上表面贯穿设有出水口4,茶壶上身1和茶壶下身2侧面分别设有上把手5和下把手 6,上把手5和下把手6之间螺纹连接有固定块7,茶壶上身1顶端活动设有密封塞8,密封塞8下方螺纹连接有内胆9,内胆9表面贯穿设有排水孔10,密封塞8顶端贯穿设有进水管11,进水管11侧面贯穿设有密封孔12,内胆9底部贯穿设有通孔13,通孔13下方固定设有密封棒14。
[0020] 其中,茶壶上身1和茶壶下身2为两个半圆形,且通过连接块3 螺纹连接后茶壶上身1和茶壶下身2之间间隔5mm,需要对茶壶内壁进行清洗时,只需将茶壶上身1和茶壶下身2分离即可,茶壶上身1 和茶壶下身2之间留有间隙,茶水可通过间隙流出。
[0021] 其中,连接块3横截面为三角形,在大气压作用下,当茶壶位于水平面时,连接块3内部储存的茶水与茶壶上身1底端保持相平。
[0022] 其中,茶壶上身1和茶壶下身2连接后出水口4高于茶壶上身1 底端,防止平放的茶壶内的茶水沿着出水口流出。
[0023] 其中,上把手5和下把手6为L状,且通过固定块7螺纹连接为一体,对茶壶上身1和茶壶下身2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同时便于拆卸。
[0024] 其中,密封孔12位于进水管11侧面底部,当茶壶内进入足量水后,可通过拧动进水管11将密封孔12旋入密封塞8内部,可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茶壶内部。
[0025] 其中,排水孔10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内胆侧面顶端,可将进水管11进入的少部分水存储在内胆9内进行泡茶,其余水通过排水孔10进入茶壶内。
[0026] 其中,通孔13和密封棒14为匹配设置,且通过螺纹连接,当内胆9内部茶水泡好后,可通过密封棒14旋出通孔13将茶水排放至茶壶内部,也可通过密封棒14旋入通孔13对茶水排放量进行控制,可灵活控制茶壶内茶水浓度。
[0027] 工作原理,首先,将密封塞8连同内胆9一同旋出茶壶上身1,接着内胆9与密封塞8分离,茶叶放入内胆9内,将内胆9于密封塞 8螺纹连接为一体,继而将密封塞8于茶壶上身1螺纹连接为一体,然后,将进水管11外接水源,水通过密封孔12进入到内胆9内,内胆9内储存一定水后,剩余水由排水孔10排入茶壶内部,待茶壶内部装满一定水量时,可通过旋转进水管11将密封孔12旋入密封塞8 内部,即可切断外界水源进入茶壶内,内胆9内部茶水泡好后,通过拧松密封塞8使密封棒14旋出通孔,即可将内胆9内部茶水排放至茶壶内部,通过拧紧密封塞8也能够将密封棒14旋入通孔,达到控制内胆9茶水排放量的作用,从而达到控制茶壶内部茶水浓度的作用,最后,需要对茶壶内部进行清洗时,将茶壶上身1旋出与茶壶下身2 固定焊接的连接块3,即可将茶壶一分为二,方便茶壶内壁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