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实施例
[0021]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读码器防护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侧面设置有箱体4,所述支撑架2侧面通过销轴与箱体4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2共有两个,且对称连接在基座1表面,所述支撑架2侧面是设置有限位机构5,所述箱体4内部设置有防护机构6,所述箱体4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8,所述伸缩杆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所述伸缩杆7共有两个,且对称连接在箱体4内壁,所述限位板9表面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限位板9表面设置有读码器本体10,所述读码器本体10表面固定连接有扫码器11,所述箱体4表面开设有通风口12,所述通风口12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3,所述箱体4表面镶嵌有玻璃窗14,所述箱体4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15,所述箱门15表面开设有连接孔16,所述箱门15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3。
[0022] 具体的,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箱501,所述限位箱501设置在支撑架2表面,所述限位箱501表面穿设有限位杆502,所述限位杆502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503,所述限位杆50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504,所述箱体4表面开设有卡槽505,所述卡块504与卡槽505相匹配,通过设置限位机构5,当人们需要转动箱体4时,人们首先拉动第二把手506带动限位杆502移动,同时可以将卡块504与卡槽505相分离,人们得以转动箱体4,然后人们松动第二把手506,同时可以将卡槽505与卡块504箱卡接,箱体4得以进行固定,从而该装置得读不同角度的码,从而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所述卡槽505共有多个,且依次开设在箱体4表面。
[0023] 具体的,所述防护机构6包括滑杆601,所述滑杆601设置在箱体4内壁,所述滑杆601表面套接有第三弹簧602,所述滑杆601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套603,所述第一滑套603侧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台604,所述第一固定台604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605,所述第一固定台604另一端通销轴与第一支撑杆605活动连接。
[0024]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杆605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台606,通过设置防护机构6,当不可控的外力对箱体4碰撞时,在第三弹簧602、第一支撑杆605和固定板607的共同作用下,减少了不可控的外力对读码器本体10的冲击力,从而得以对读码器本体10进行保护,避免了不可控的外力对读码器本体10造成伤害,所述第一支撑杆605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固定台606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台60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07,所述滑杆601表面套接有第四弹簧608,所述滑杆601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套609,所述第二滑套609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台610,所述第三固定台610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611。
[0025] 具体的,所述第三固定台610通过销轴与第二支撑杆61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611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固定台612,所述第二支撑杆611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四固定台612活动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台612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607表面,所述箱体4内壁开设有滑槽613,所述滑槽61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614,所述滑块614共有多个,且对称设置在固定板607侧面,所述滑杆601共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箱体4内部。
[002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当人们需要使用该装置时,人们首先拉动第二把手506带动限位杆502移动,同时将卡槽505与卡块504相分离,然后人们转动箱体4到合适的位置,同时人们松动第二把手506,从而可以对转动到合适位置的箱体4进行固定,读码器本体10可以读不同角度的码,当该装置进行晃动时,晃动的读码器本体10带动固定板607进行移动,受到晃动的固定板607在第三弹簧602和第一支撑杆605的配合下,从而减少了读码器本体10晃动的幅度,可以对读码器本体10进行保护,当人们需要对读码器本体10本体进行维修时,人们首先通过拉动第一把手3带动箱门15打开,然后将读码器本体10拿出箱体4内,从而可以对读码器本体10进行维修。
[002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