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富阳电子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专利详情

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2-03-29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2-09-13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2-03-29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220725487.X 申请日 2022-03-29
公开/公告号 CN217428088U 公开/公告日 2022-09-13
授权日 2022-09-13 预估到期日 2032-03-29
申请年 2022年 公开/公告年 2022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H03F1/42H03F1/56H03F1/02H03F3/217 主分类号 H03F1/42
是否联合申请 联合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5
权利要求数量 6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0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许可 事务标签 授权、实施许可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富阳电子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专利权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富阳电子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 刘国华、林钇君、钟化棒、来泽杰、程知群 第一发明人 刘国华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银湖花苑3号楼三层 邮编 310000
申请人数量 2 发明人数量 5
申请人所在省 浙江省 申请人所在市 浙江省杭州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金肯晗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其中栅极直流偏置网络用于提供功率放大晶体管工作所需的栅极偏置电压;漏极直流偏置网络用于提供功率放大晶体管工作所需的漏极偏置电压;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包括微带线、隔直电容以及RC并联电路;输出端阻抗匹配网络包括谐波控制网络和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其中,谐波控制网络选取通带外的两个频率点进行二次谐波控制;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基于一个六阶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改进得到,在工作频带外产生两个传输零点,实现基波阻抗到二次谐波阻抗的转换。本实用新型使得功率放大器在超五倍频的工作带宽内实现高效率和高增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摘要附图
    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
  • 说明书附图:图1
    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
  • 说明书附图:图2
    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
  • 说明书附图:图3
    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
  • 说明书附图:图4
    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
  • 说明书附图:图5
    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
  • 说明书附图:图6
    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
  • 说明书附图:图7
    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
  • 说明书附图:图8
    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
  • 说明书附图:图9
    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2-12-20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 H03F 1/42 合同备案号: X2022330000719 专利号: ZL 202220725487.X 申请日: 2022.03.29 让与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受让人: 杭州苏照科技有限公司 实用新型名称: 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 授权公告日: 2022.09.13 许可种类: 普通许可 备案日期: 2022.12.04
2 2022-09-13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栅极直流偏置网络、漏极直流偏置网络、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功率放大晶体管和输出端阻抗匹配网络,其中,
所述栅极直流偏置网络用于提供功率放大晶体管工作所需的栅极偏置电压;
所述漏极直流偏置网络用于提供功率放大晶体管工作所需的漏极偏置电压;
所述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包括微带线、隔直电容以及RC并联电路;
所述输出端阻抗匹配网络包括谐波控制网络和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其中,谐波控制网络选取通带外的两个频率点进行二次谐波控制;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基于一个六阶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改进得到,在工作频带外产生两个传输零点,实现基波阻抗到二次谐波阻抗的转换;
所述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包括微带线TL16、TL17、TL18、TL19、TL20、TL21、TL22、TL23、TL24和隔直电容C3,其中,微带线TL16的一端作为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输入端与谐波控制网络的输出端相连,微带线TL16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17、TL19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17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18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18的另一端保持开路,微带线TL19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20、TL22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20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21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21的另一端保持开路,微带线TL22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23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23的另一端与隔直电容C3的一端相连,隔直电容C3的另一端与特征阻抗为50欧姆的微带线TL24相连,信号由此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直流偏置网络包括微带线TL8和第一去耦电容,其中微带线TL8的一端与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连接,微带线TL8的另一端与第一去耦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去耦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包括微带线T1、T2、T3、T4、T6、T7、T9、隔直电容C1和RC并联电路;其中,微带线TL1的一端作为信号的输入端口,微带线TL1的另一端与隔直电容C1的一端相连,隔直电容C1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2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2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3、TL4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3的另一端保持开路,微带线TL4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5、TL6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5的另一端保持开路,微带线TL6的另一端与RC并联电路的一端相连,RC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7、TL9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7的另一端保持开路,微带线TL9的另一端与功率放大晶体管的栅极相连,输入信号经过上述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进入功率放大晶体管的栅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极直流偏置网络包括微带线T11、T12和第二去耦电容,其中微带线T11的一端与所述谐波控制网络连接,并联于谐波控制网络中,微带线T11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12的一端连接,微带线T12的另一端与第二去耦电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波控制网络包括微带线TL10、TL13、TL14和TL15,其中,微带线TL10的一端作为输出端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端与功率放大晶体管的漏极相连,TL10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13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13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14、TL15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14、TL15的另一端保持开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晶体管采用GaN HEMT CGH40010F晶体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

背景技术

[0002] 当今时代,随着移动通信快速发展,现已进入5G时代,各行各业都对通讯行业的技术发展提出高要求。功率放大器作为通信系统中核心的模块更是承担了技术发展的重任,再加上近些年对环保节能的倡导,使得功率放大器正朝着高效率、大带宽和高增益的方向发展。
[0003] 但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大带宽常常伴随着效率的降低,因此大部分传统的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带宽不会超过一个倍频程。虽然部分研究成果实现了大带宽的功率放大器,但是由于阻抗在基波频段高端和二次谐波频段低端之间的缓慢过渡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效率的降低。
[0004] 故针对目前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实现一种在保持高效率和高增益的前提下同时使得工作带宽超过多个倍频程且覆盖5G商用频段的功率放大器。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同与目前已存在的同类型功率放大器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功率放大器设计过程中的最优基波阻抗点扩展为由一系列点组成的阻抗设计空间,使得基波阻抗和谐波阻抗的设计范围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拓宽工作带宽的可能性。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包括栅极直流偏置网络、漏极直流偏置网络、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功率放大晶体管和输出端阻抗匹配网络,其中,
[0007] 所述栅极直流偏置网络用于提供功率放大晶体管工作所需的栅极偏置电压;
[0008] 所述漏极直流偏置网络用于提供功率放大晶体管工作所需的漏极偏置电压;
[0009] 所述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包括微带线、隔直电容以及RC并联电路;
[0010] 所述输出端阻抗匹配网络包括谐波控制网络和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其中,谐波控制网络选取通带外的两个频率点进行二次谐波控制;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基于一个六阶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改进得到,在工作频带外产生两个传输零点,实现基波阻抗到二次谐波阻抗的转换。
[0011] 优选地,所述栅极直流偏置网络包括微带线TL8和第一去耦电容,其中微带线TL8的一端与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连接,微带线TL8的另一端与第一去耦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去耦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0012] 优选地,所述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包括微带线T1、T2、T3、T4、T6、T7、T9、隔直电容C1和RC并联电路;其中,微带线TL1的一端作为信号的输入端口,微带线TL1的另一端与隔直电容C1的一端相连,隔直电容C1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2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2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3、TL4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3的另一端保持开路,微带线TL4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5、TL6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5的另一端保持开路,微带线TL6的另一端与RC并联电路的一端相连,RC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7、TL9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7的另一端保持开路,微带线TL9的另一端与功率放大晶体管的栅极相连,输入信号经过上述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进入功率放大晶体管的栅极。
[0013] 优选地,所述漏极直流偏置网络包括微带线T11、T12和第二去耦电容,其中微带线T11的一端与所述谐波控制网络连接,并联于谐波控制网络中,微带线T11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12的一端连接,微带线T12的另一端与第二去耦电容连接。
[0014] 优选地,所述谐波控制网络包括微带线TL10、TL13、TL14和TL15,其中,微带线TL10的一端作为输出端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端与功率放大晶体管的漏极相连,TL10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13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13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14、TL15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14、TL15的另一端保持开路。
[0015] 优选地,所述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包括微带线TL16、TL17、TL18、TL19、TL20、TL21、TL22、TL23、TL24和隔直电容C3,其中,微带线TL16的一端作为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输入端与谐波控制网络的输出端相连,微带线TL16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17、TL19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17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18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18的另一端保持开路,微带线TL19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20、TL22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20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21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21的另一端保持开路,微带线TL22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23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23的另一端与隔直电容C3的一端相连,隔直电容C3的另一端与特征阻抗为50欧姆的微带线TL24相连,信号由此输出。
[0016] 优选地,所述功率放大晶体管采用GaN HEMT CGH40010F晶体管。
[00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功率放大器设计过程中的最优基波阻抗点扩展为由一系列点组成的阻抗设计空间,使得基波阻抗和谐波阻抗的设计范围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拓宽工作带宽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带宽为0.7‑3.7GHz(136%),覆盖了3.3‑3.6GHz的5G商用频段,漏极效率在60.7‑73.4%之间,饱和输出功率大于41dBm,增益在11‑12.7dB之间,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指标。

实施方案

[0028]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9]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结构示意图,包括栅极直流偏置网络10、漏极直流偏置网络20、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30、功率放大晶体管40和输出端阻抗匹配网络50,其中,栅极直流偏置网络10用于提供功率放大晶体管40工作所需的栅极偏置电压;漏极直流偏置网络20用于提供功率放大晶体管40工作所需的漏极偏置电压;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30包括微带线、隔直电容以及RC并联电路;输出端阻抗匹配网络50包括谐波控制网络51和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52,其中,谐波控制网络51选取通带外的两个频率点进行二次谐波控制;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52基于一个六阶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改进得到,在工作频带外产生两个传输零点,实现基波阻抗到二次谐波阻抗的转换。
[0030] 参见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栅极直流偏置网络10和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30拓扑结构图,栅极直流偏置网络10包括微带线TL8和第一去耦电容Cbypass,其中微带线TL8的一端与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30连接,微带线TL8的另一端与第一去耦电容Cbypass的一端连接,第一去耦电容的Cbypass另一端接地。
[0031] 输入信号通过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30进入功率放大晶体管40的栅极,而且50欧姆的输入阻抗通过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30匹配到功率放大晶体管40栅极的最佳源阻抗进而提高整体电路工作时的效率。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30由微带线TL1、TL2、TL3、TL4、TL5、TL6、TL7、TL9和隔直电容C1组成。微带线TL1的一端作为信号的输入端口,微带线TL1的另一端与隔直电容C1的一端相连,隔直电容C1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2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2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3、TL4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3的另一端保持开路,微带线TL4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5、TL6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5的另一端保持开路,微带线TL6的另一端与RC并联电路的一端相连,RC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7、TL9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7的另一端保持开路,微带线TL9的另一端与功率放大晶体管40的栅极相连。输入信号经过上述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30进入功率放大晶体管40的栅极。另外,输入阻抗通过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30匹配到功放管栅极的最佳源阻抗,进而提高整体电路工作时的性能。
[0032] 参见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漏极直流偏置网络20和输出端阻抗匹配网络50拓扑结构图,漏极直流偏置网络20包括微带线T11、T12和第二去耦电容Cbypass,其中微带线T11的一端与谐波控制网络51连接,并联于谐波控制网络51中,微带线T11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12的一端连接,微带线T12的另一端与第二去耦电容Cbypass连接。
[0033] 谐波控制网络51包括微带线TL10、TL13、TL14和TL15,其中,微带线TL10的一端作为输出端阻抗匹配网络50的输入端与功率放大晶体管40的漏极相连,TL10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13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13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14、TL15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14、TL15的另一端保持开路。
[0034] 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52包括微带线TL16、TL17、TL18、TL19、TL20、TL21、TL22、TL23、TL24和隔直电容C3,其中,微带线TL16的一端作为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52的输入端与谐波控制网络51的输出端相连,微带线TL16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17、TL19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17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18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18的另一端保持开路,微带线TL19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20、TL22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20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21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21的另一端保持开路,微带线TL22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23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23的另一端与隔直电容C3的一端相连,隔直电容C3的另一端与特征阻抗为50欧姆的微带线TL24相连,信号由此输出。
[0035] 参见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输出端阻抗匹配网络50的模块化示意图,由谐波控制网络51和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52组成。谐波控制网络51由微带线TL10、TL13、TL14和TL15组成,其中TL10的一端作为输出端阻抗匹配网络50的输入端与功率放大晶体管40的漏极相连,TL10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13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13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L14、TL15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L14、TL15的另一端保持开路。其中微带线TL14、TL15的电长度为λ/4,它们将在两个选定的二次谐波频点对信号进行抑制。该谐波控制网络51的输入阻抗ZOMN的计算公式为:
[0036]
[0037]
[0038] 其中Z10、Z13、Z14和Z15分别为微带线TL10、TL13、TL14和TL15的特征阻抗,θ10、θ13、θ14和θ15分别为微带线TL10、TL13、TL14和TL15的电长度,而ZLPR为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52的输入阻抗,其值等于最佳基波阻抗的实部。经过负载牵引可以确定最佳负载阻抗ZOMN的值为23+j*10.6欧姆。
[0039] 另外,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52的设计步骤如下:首先根据所需的阻抗转换比设计如图5所示的六阶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然后将电容C1和电容C2转化为电容和电感的串联电路从而在工作频带附近产生两个传输零点。而转化得到的电容C4、C5和电感L7、L8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0040]
[0041]
[0042]
[0043]
[0044] 其中fTZ1和fTZ2是选定的两个传输零点对应的频率点,fH为截止频率点。到此可以得到一个改进的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52,该网络不仅可以提供阻抗在基频高端到二次谐波频段低端的快速转换,还起到了将50欧姆的负载阻抗变换到最佳基波阻抗的实部的功能。最后还要用微带线替代电容和电感,微带线的特征阻抗和电长度可以由下列公式计算得到:
[0045]
[0046]
[0047] 其中lL和lC分别表示替换电感和电容的微带线长度,ZL和ZC分别表示替换电感和电容的微带线的特征阻抗,β和vp分别表示微带线的传播常数和相速度,L和C分别表示所以替换的电感值和电容值。
[0048] 参见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设计功率放大器时的阻抗的设计空间示意图。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压和电流波形表达式中引入更多的自由设计因子拓展了阻抗的设计空间,拓展后的电压和电流波形表达式如下所示:
[0049]
[0050]
[0051] 其中vDC表示功率放大器的漏极偏置电压,iMAX表示晶体管的最大漏极电流,A、B、δ和γ是引入的自由设计因子。通过拓展后的电压和电流波形表达式可以得到基波、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导纳的表达式:
[0052]
[0053] Y2=δ(A‑B)+jγ(δ‑A‑B)   (12)
[0054] Y3=∞   (13)
[0055] 参见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输出端阻抗匹配网络50的阻抗轨迹仿真结果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仿真结果与图6展示的阻抗理论设计空间相符合,达到预期目标。
[0056] 参见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宽带高效率逆F类功率放大器的整体电路图,与图2和图3中各微带线、电容和电阻位置和连接关系对应,不再赘述。
[0057] 参见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52的超宽带高效率逆F类功率放大器经过模拟和测量得到漏极效率、输出功率和增益结果图。从结果可以看出,所设计的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带宽为0.7‑3.7GHz(136%),覆盖了3.3‑3.6GHz的5G商用频段,漏极效率在60.7‑73.4%之间,饱和输出功率大于41dBm,增益在11‑12.7dB之间,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指标。
[0058]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中栅极直流偏置网络和输入端阻抗匹配网络拓扑结构图;
[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中漏极直流偏置网络和输出端阻抗匹配网络拓扑结构图;
[0022]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中输出端阻抗匹配网络的模块化示意图;
[0023]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所涉及的六阶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和在此基础改进的椭圆低通滤波器;
[0024]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的阻抗设计空间;
[0025]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输出端阻抗匹配网络的阻抗轨迹仿真结果示意图;
[0026]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的整体电路图;
[0027]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椭圆低通滤波匹配网络的超宽高效逆F类功率放大器经过模拟和实物测量得到的输出功率、漏极效率和增益仿真结果图。
版权所有:盲专网 ©2023 zlpt.xyz  蜀ICP备2023003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