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张少炜 > 一种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专利详情

一种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18-12-24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19-10-08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28-12-24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1822173535.5 申请日 2018-12-24
公开/公告号 CN209469548U 公开/公告日 2019-10-08
授权日 2019-10-08 预估到期日 2028-12-24
申请年 2018年 公开/公告年 2019年
缴费截止日 2023-01-23
分类号 F04B33/00F04B39/00 主分类号 F04B33/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7
权利要求数量 8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1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张少炜 当前专利权人 张少炜
发明人 张少炜 第一发明人 张少炜
地址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民主路67号 邮编 2626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山东省 申请人所在市 山东省潍坊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实用提供一种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的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包括有:底座、输送细缝、压缩筒、进气胶塞、防尘滤网、套筒、内杆、嵌入槽、螺孔、密封圈、密封塞、手杆、连接杆、卡位槽、定位榫、副杆、螺旋气管和下压手柄,底座上方通过焊接固定有圆柱状的压缩筒。内杆、手杆与副杆之间相互配合形成杠杆,通过摆动手杆上下移动,同时摆动手杆利用副杆带动内杆向下移动压缩气体对轮胎进行充气,利用杠杆原理达到省力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摘要附图
    一种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
  • 说明书附图:图5
    一种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
  • 说明书附图:图6
    一种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19-10-08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包括有:底座
(1)、输送细缝(101)、压缩筒(2)、进气胶塞(201)、防尘滤网(202)、套筒(3)、内杆(301)、嵌入槽(3011)、螺孔(3012)、密封圈(302)、密封塞(303)、手杆(4)、连接杆(401)、卡位槽(4011)、定位榫(402)、副杆(5)、螺旋气管(6)和下压手柄(7),所述底座(1)上方通过焊接固定有圆柱状的压缩筒(2),所述底座(1)上方嵌套设置有胶质的螺旋气管(6),且螺旋气管(6)一端密封设置有气嘴,所述底座(1)内部开口设置有输送细缝(101),所述压缩筒(2)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活动连接有手杆(4),所述手杆(4)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杆(401),且手杆(4)通过连接杆(401)与压缩筒(2)外壁连接,所述压缩筒(2)下端外壁贯穿设置有进气胶塞(201),所述进气胶塞(201)外侧贴合设置有防尘滤网(202),所述套筒(3)内部滑动设置有圆柱状内杆(301),且内杆(301)顶端设有矩形状顶盖,所述内杆(301)顶端中心开口设有嵌入槽(3011),所述内杆(301)顶端左右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螺孔(3012),且螺孔(3012)通过螺钉与副杆(5)连接,所述内杆(301)远离顶端的一端底部嵌套设置有密封塞(303),所述内杆(301)上方贯穿嵌套设置有密封圈(302),所述手杆(4)内侧嵌入设置有定位榫(402),所述连接杆(401)与定位榫(402)相同方向开口设置有若干个卡位槽(4011),所述内杆(301)顶部通过螺纹固定有下压手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胶塞(201)呈喇
叭状设置,且进气胶塞(201)中心开设有直径为5mm的通气孔,且与之贴合的防尘滤网(202)网格直径不大于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杆(5)两端和与之
连接的内杆(301)与连接杆(401)之间均通过螺钉呈活动连接便于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02)和密封
塞(303)外侧均与压缩筒(2)内壁之间紧密贴合,且密封圈(302)和密封塞(303)之间间距不大于3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榫(402)底部与
手杆(4)之间设有弹簧进行连接,且定位榫(402)上端形状与卡位槽(4011)大小相契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手柄(7)呈“T”字形设置,且下压手柄(7)的“T”形两端均包裹有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筒(2)内部底端
呈圆弧状设置,且压缩筒(2)内部底端形状与密封塞(303)底端形状相匹配,所述压缩筒(2)内部底端中心开设有传输用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301)上端外侧
贯穿有弹簧,且内杆(301)、手杆(4)与副杆(5)之间相互配套设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涉及维修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

背景技术

[0002] 打气筒属于空气泵的一种,是通过抽拉方式将空气吸入储藏部位,然后通过推进方式注入或补充各种轮胎和一些球类所需的空气,不仅使用便利,且携带方便。
[0003] 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1500587.8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打气筒手把装置以及打气筒。该可拆卸式打气筒手把装置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一出气腔,所述出气腔连通一打气筒的联动管、用于将打气筒内部的气体排出进行充气,其中,所述出气腔至少包括一个出气口,所述打气筒内部的气体通过所述出气口向外排出;两个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出气腔外壁,且分别向所述出气腔两端延伸;两个握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每个握把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相连接。该可拆卸式打气筒手把装置以及
具有该可拆卸式打气筒手把装置的打气筒可便于运输和存储。
[0004] 再例如申请号为:CN201820156833.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自行车打气筒,此多功能打气筒由可拆卸手柄、打气筒外筒、打气筒内筒、密封胶垫和充气嘴等结构组成,可拆卸手柄内部安装有音乐播放器、可充电电池组、骑行数据控制电子模块等组成构件。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实现了一种多功能打气筒的设计优化,充分利用自行车打气筒可拆卸手柄的内部空间,对内部结构合理分区,设置不同功能模块。实现了由传统打气筒与现代电子设备的功能相结合,以实现其多功能打气筒的功能多样化、集合轻便化,骑行时携带方面,不用反复投入购买多种电子设备,经济性强的特点。
[0005] 基于上述检索发现,上述专利在使用时均存在以下弊端:
[0006] 1.在使用时,通过按压压缩部件达到充气目的,但直上直下的按压方式在轮胎较大压强时,需要更大力气去抵抗轮胎内部压强,导致了充气效率慢且十分费力。
[0007] 2.且现有的打气筒对气体的压缩效率低下,单次压缩的气体气量较小,使得人们需按压多次才能完成充气,效率过于低下。
[0008] 于是,实用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0009] 实用新型 内容
[0010] 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打气筒充气效率低且费力的问题。
[0011] 本实用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12] 一种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所述的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包括有:底座、输送细缝、压缩筒、进气胶塞、防尘滤网、套筒、内杆、嵌入槽、螺孔、密封圈、密封塞、手杆、连接杆、卡位槽、定位榫、副杆、螺旋气管和下压手柄,所述底座上方通过焊接固定有圆柱状的压缩筒,所述底座上方嵌套设置有胶质的螺旋气管,且螺旋气管一端密封设置有气嘴,所述底座内部开口设置有输送细缝,所述压缩筒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活动连接有手杆,所述手杆内部滑
动连接有连接杆,且手杆通过连接杆与压缩筒外壁连接,所述压缩筒下端外壁贯穿设置有
进气胶塞,所述进气胶塞外侧贴合设置有防尘滤网,所述套筒内部滑动设置有圆柱状内杆,且内杆顶端设有矩形状顶盖,所述内杆顶端中心开口设有嵌入槽,所述内杆顶端左右两侧
均贯穿设置有螺孔,且螺孔通过螺钉与副杆连接,所述内杆远离顶端的一端底部嵌套设置
有密封塞,所述内杆上方贯穿嵌套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手杆内侧嵌入设置有定位榫,所述连接杆与定位榫相同方向开口设置有若干个卡位槽,所述内杆顶部通过螺纹固定有下压手
柄。
[0013]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胶塞呈喇叭状设置,且进气胶塞中心开设有直径为5mm的通气孔,且与之贴合的防尘滤网网格直径不大于0.5mm。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副杆两端和与之连接的连接杆与内杆之间均通过螺钉呈活动连接便于摆动。
[0015]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和密封塞外侧均与压缩筒内壁之间紧密贴合,且密封圈和密封塞之间间距不大于3cm。
[0016]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榫底部与手杆之间设有弹簧进行连接,且定位榫上端形状与卡位槽大小相契合。
[0017]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手柄呈“T”字形设置,且下压手柄的“T”形两端均包裹有橡胶。
[0018]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筒内部底端呈圆弧状设置,且压缩筒内部底端形状与密封塞底端形状相匹配,所述压缩筒内部底端中心开设有传输用的通孔。
[0019] 进一步的,所述内杆上端外侧贯穿有弹簧,且内杆、手杆与副杆之间相互配套设置。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 1、内杆、手杆与副杆之间相互配合形成杠杆,通过摆动手杆上下移动,同时摆动手杆利用副杆带动内杆向下移动压缩气体对轮胎进行充气,利用杠杆原理达到省力的目的。
[0022] 2、通过在内杆上设置密封圈和密封塞,通过二者在压缩筒内部实现双重密封,同时利用二者同时在压缩筒内部进行气体压缩,使得压缩筒获得更高的气体压缩效率,进而
使得打气筒获得更好的充气效率。
[0023] 3、在内杆顶端设置活动连接的下压手柄,在充气前期压强较小的阶段,可通过安装下压手柄实现快速充气,降低充气时间,进一步提高充气效率。
[0024] 4、为使得手杆在使用时更加省力,可通过在手杆与连接杆之间设置配套使用的卡位槽与定位榫,通过卡位槽与定位榫的配合使用,实现手杆长度的调整,根据杠杆原理,手杆长度更长则按压的力度越小。

实施方案

[0032]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
[0033] 在本实用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
本实用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4] 在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0035] 实施例:
[0036]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0037] 一种省力型的手动打气筒,包括有:底座1、输送细缝101、压缩筒2、进气胶塞201、防尘滤网202、套筒3、内杆301、嵌入槽3011、螺孔3012、密封圈302、密封塞303、手杆4、连接杆401、卡位槽4011、定位榫402、副杆5、螺旋气管6和下压手柄7,底座1上方通过焊接固定有圆柱状的压缩筒2,底座1上方嵌套设置有胶质的螺旋气管6,且螺旋气管6一端密封设置有气嘴,底座1内部开口设置有输送细缝101,压缩筒2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活动连接有手杆4,手杆4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杆401,且手杆4通过连接杆401与压缩筒2外壁连接,压缩筒2下
端外壁贯穿设置有进气胶塞201,进气胶塞201外侧贴合设置有防尘滤网202,套筒3内部滑
动设置有圆柱状内杆301,且内杆301顶端设有矩形状顶盖,内杆301顶端中心开口设有嵌入槽3011,内杆301顶端左右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螺孔3012,且螺孔3012通过螺钉与副杆5连接,内杆301远离顶端的一端底部嵌套设置有密封塞303,内杆301上方贯穿嵌套设置有密封圈
302,手杆4内侧嵌入设置有定位榫402,连接杆401与定位榫402相同方向开口设置有若干个卡位槽4011,内杆301顶部通过螺纹固定有下压手柄7。
[0038] 其中,进气胶塞201呈喇叭状设置,且进气胶塞201中心开设有直径为5mm的通气孔,且与之贴合的防尘滤网202网格直径不大于0.5mm,使得内杆301在压缩筒2压缩时,进气胶塞201闭合防止漏气,而内杆301向上滑动时,则进气胶塞201内部通气孔在压缩筒2内外
压力差作用下展开,达到进气目的,同时防尘滤网202有效的将空气中的灰尘进行隔离过
滤。
[0039] 其中,副杆5两端和与之连接的内杆301与连接杆401之间均通过螺钉呈活动连接便于摆动,使得手杆4摆动时更加顺畅,有利于内杆301进行气体压缩。
[0040] 其中,密封圈302和密封塞303外侧均与压缩筒2内壁之间紧密贴合,且密封圈302和密封塞303之间间距不大于3cm,通过密封圈302和密封塞303的双重作用下提高密封性,
使得压缩筒2内部的气体压缩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0041] 其中,定位榫402底部与手杆4之间设有弹簧进行连接,且定位榫402上端形状与卡位槽4011大小相契合,通过定位榫402与卡位槽4011相互配合使用,使得手杆4得到快速调
整。
[0042] 其中,下压手柄7呈“T”字形设置,且下压手柄7的“T”形两端均包裹有橡胶,在充气前期压强较小的阶段,可通过安装下压手柄7实现快速充气,降低充气时间,进一步提高充气效率。
[0043] 其中,压缩筒2内部底端呈圆弧状设置,且压缩筒2内部底端形状与密封塞303底端形状相匹配,压缩筒2内部底端中心开设有传输用的通孔,当密封塞303向下压缩时,气体全部被压缩进通孔中,再通过输送细缝101输送至螺旋气管6中充气使用。
[0044] 其中,内杆301上端外侧贯穿有弹簧,且内杆301、手杆4与副杆5之间相互配套设置,通过将三者组合成省力杠杆,得到省力的目的。
[004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0046] 首先将螺旋气管6末端设有的气嘴与轮胎连接,随后用手控制手杆4上下摆动,通过杠杆原理利用副杆5带动内杆301向下压缩,使得内杆301上的密封圈302和密封塞303双
重密封压缩,使得压缩筒2内部的气体被压缩输送至螺旋气管6进行充气,为加快充气效率,同样可通过安装下压手柄7,通过下压手柄7控制内杆301,进行前期的快速充气,使得该装置在充气时更加省力以及具备更高的充气效率。
[0047] 综上,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实用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实用套筒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压缩筒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实用图3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实用手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为本实用图5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 图中:1-底座;101-输送细缝;2-压缩筒;201-进气胶塞;202-防尘滤网;3-套筒;301-内杆;3011-嵌入槽;3012-螺孔;302-密封圈;303-密封塞;4-手杆;401-连接杆;4011-卡位槽;402-定位榫;5-副杆;6-螺旋气管;7-下压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