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 > 凤超 > 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专利详情

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   0    0

有效专利 查看PDF
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专利申请流程图
申请
申请号: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示号码。唯一性原则。
申请日:提出专利申请之日。
2020-06-19
授权
授权指对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发明专利权;或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
2021-06-01
预估到期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届满后法律终止保护。
2030-06-19
基本信息
有效性 有效专利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号 CN202021146148.3 申请日 2020-06-19
公开/公告号 CN213331432U 公开/公告日 2021-06-01
授权日 2021-06-01 预估到期日 2030-06-19
申请年 2020年 公开/公告年 2021年
缴费截止日
分类号 F04B33/00F04B39/00F04B39/12 主分类号 F04B33/00
是否联合申请 独立申请 文献类型号 U
独权数量 1 从权数量 6
权利要求数量 7 非专利引证数量 0
引用专利数量 0 被引证专利数量 0
非专利引证
引用专利 被引证专利
专利权维持 2 专利申请国编码 CN
专利事件 事务标签 授权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第一申请人
专利权人 凤超 当前专利权人 凤超
发明人 凤超 第一发明人 凤超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7号 邮编 230000
申请人数量 1 发明人数量 1
申请人所在省 安徽省 申请人所在市 安徽省合肥市
代理人信息
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是经省专利管理局审核,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可以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其他专利事务的服务机构。
代理人
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气筒携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包括便携式打气筒主体,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皮筋,且皮筋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卡槽和背带,背带带动滑块在限位槽内滑动,使背带从卡槽内拉出,从而便于背着便携式打气筒主体,通过第一踩板和卡勾,将第二踩板横向旋转,卡勾会卡合在第一踩板的表面,便于两只脚分别踩在第一踩板和第二踩板上,从而提高打气时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压不住打气筒的情况。
  • 摘要附图
    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
  • 说明书附图:图1
    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
  • 说明书附图:图2
    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
  • 说明书附图:图3
    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
  • 说明书附图:图4
    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
法律状态
序号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信息
1 2021-06-01 授权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他的发明创造及划定保护范围的文件。
1.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包括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2),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表面开设有滑槽(3),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表面开设有卡槽(12),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皮筋(5),且皮筋(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挂钩(4),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握把(8),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底端铰接有第一踩板(6),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管(9),且气管(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嘴(10),所述气嘴(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铁片(11),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石(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的内部插设有滑块(202),且滑块(202)与限位槽(2)组成滑动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背带(201),且背带(201)的底端连接在卡槽(12)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块(203),且推块(203)与滑槽(3)组成滑动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4)设有两组,且两组挂钩(4)之间互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踩板(6)的铰接轴顶端铰接有第二踩板(601),且第二踩板(6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勾(6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石(7)的表面开设有U形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气筒携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科学不断的发展,自行车代替了大部分人的日常出行,而自行车轮胎都是充气轮胎,这种轮胎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打气筒进行加气才能保住自行车的正常行驶。
[0003] 目前在市场上的打气筒表面有很多东西都是灵活的,在携带的过程中打气管和压杆容易来回晃动,使携带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危险性,同时部分打气筒只预留单脚踩板,一些体型较小的儿童或女生单只脚压住难以压住打气筒,会导致打气十分费劲,因此亟需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来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方便携带和单脚踩压打气筒不稳定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包括便携式打气筒主体,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皮筋,且皮筋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的底端铰接有第一踩板,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管,且气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嘴,所述气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铁片,所述便携式打气筒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石。
[0006]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插设有滑块,且滑块与限位槽组成滑动式结构。
[0007]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背带,且背带的底端连接在卡槽的底端。
[0008]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块,且推块与滑槽组成滑动式结构。
[0009] 优选的,所述挂钩设有两组,且两组挂钩之间互相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踩板的铰接轴顶端铰接有第二踩板,且第二踩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勾。
[0011] 优选的,所述磁石的表面开设有U形槽。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家具柜安全运输架设置有卡槽和背带,背带带动滑块在限位槽内滑动,使背带从卡槽内拉出,从而便于背着便携式打气筒主体,通过第一踩板和卡勾,将第二踩板横向旋转,卡勾会卡合在第一踩板的表面,便于两只脚分别踩在第一踩板和第二踩板上,从而提高打气时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压不住打气筒的情况。
[0013] (1)该装置设置有卡槽和背带,从卡槽内拉动背带,使背带带动滑块在限位槽内滑动,使背带从卡槽内拉出,从而便于背着便携式打气筒主体。
[0014] (2)该装置通过第一踩板和卡勾,将第二踩板横向旋转,卡勾会卡合在第一踩板的表面,便于两只脚分别踩在第一踩板和第二踩板上,从而提高打气时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压不住打气筒的情况。

实施方案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自行车轮胎用的便携式打气筒,包括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2,限位槽2的内部插设有滑块202,且滑块202与限位槽2组成滑动式结构,便于滑块202带动背带201收放,滑块2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块203,且推块203与滑槽3组成滑动式结构,便于推块203带动滑块
202滑动,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表面开设有滑槽3,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表面开设有卡槽
12,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皮筋5,且皮筋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挂钩4,挂钩4设有两组,且两组挂钩4之间互相连接,便于挂钩4固定住握把8,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握把8,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底端铰接有第一踩板6。
[0022] 第一踩板6的铰接轴顶端铰接有第二踩板601,且第二踩板6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勾602,便于6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架在第一踩板6上,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管9,且气管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嘴10,气嘴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铁片11,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石7,磁石7的表面开设有U形槽,便于第一踩板6卡合在磁石7内。
[0023] 工作原理:使用时,根据附图1,拉动挂钩4,使挂钩4拉动皮筋5,将挂钩4卡合在握把8的表面,使挂钩4固定住握把8,将第一踩板6转动卡入磁石7的卡槽中,将气管9缠绕在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底端,将铁片11吸附在磁石7的表面,从而使气管9固定在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的表面,从卡槽12内拉动背带201,使背带201带动滑块202在限位槽2内滑动,使背带201从卡槽12内拉出,从而便于背着便携式打气筒主体1,当不需要使用背带201时,向上滑动推块203,使推块203带动滑块202在限位槽2内向上滑动,从而使背带201收到限位槽2和卡槽12内。
[0024] 使用时,根据附图1和附图3,从磁石7内将第一踩板6和第二踩板601拔出,将第二踩板601横向旋转,当第二踩板601旋转到九十度的时候,卡勾602会卡合在第一踩板6的表面,从而便于两只脚分别踩在第一踩板6和第二踩板601上,从而提高打气时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压不住打气筒的情况。
[0025]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槽的剖面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踩板的俯视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勾的侧视示意图。
[0019] 图中:1、便携式打气筒主体;2、限位槽;201、背带;202、滑块;203、推块;3、滑槽;4、挂钩;5、皮筋;6、第一踩板;601、第二踩板;602、卡勾;7、磁石;8、握把;9、气管;10、气嘴;11、铁片;12、卡槽。